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貝尼奧夫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貝尼奧夫帶是生態學一個名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英文:Benioff zones,位于海溝處平行于海溝的震源帶。曾譯作畢烏夫帶。日本地球物理學家和達清夫在20世紀30年代首先發現這一震源帶,50年代美國地震學家H.貝尼奧夫進一步研究予以確定。故也稱為和達-貝尼奧夫帶。該帶連續分布着淺源地震(震源深度 0~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公里),海溝附近為淺源地震,趨向島弧、大陸依次為中源、深源地震。該帶傾角平均為45°左右,但沿島弧延長方向傾角有變化,約在15°~90°之間。

深源地震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922年。後來的工作表明,在許多島弧地區,中源和深源地震帶都具有特徵的傾斜幾何形態。1954年,Hugo Benioff把太平洋中的傾斜地震帶解釋為大洋塊沖入上復大陸塊的一個斜面,在後來提出的板塊構造中,這種解釋被發展成系統的板塊俯衝概念。這個傾斜地震帶也就開始叫做貝尼奧夫帶。

貝尼奧夫帶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在湯加-克馬德克島弧發現的。在這個地區,貝尼奧夫帶傾角大約為45°,並且延伸達700公里。地震的分布幾乎是連續的。貝尼奧夫帶的傾角,形態和下傾探度依區域而變化。由子確定地震位置的準確度的提高,現已弄清這個地震帶的厚度只有20公里。對貝尼奧夫帶進行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研究表明,在相同深度下,貝尼奧夫帶的地幔比周圍的地幔,其地震波速度要高(一般高10-15%),而地震波的吸收要低(高Q)。這就意味着貝尼奧夫帶就是尚未加熱到周圍地幔溫度的俯衝大洋岩石圈(有時叫板塊),因為其它條件相同時,溫度較低的岩石中地震波速度和Q值都較高`新近對島弧構造的研究表明,貝尼奧夫帶中的大多數地震發生在俯衝板塊內部,而不是它的邊界。最近一次高分辨分析揭示,在日本北部存在雙貝尼奧夫帶妥其中一個帶限於板塊的上部邊界,而另一個帶在板塊內部。整個貝尼奧夫帶中地震的分布並不總是連續的。在某些俯衝帶(如智利,新赫布里底,伊豆-小笠原和千島)震源的空間分布為無震區所中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