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賜予,指常賜以外的特殊恩賜;賞賜;賜給。語出《周禮·天官·大府》:"幣餘之賦,以待賜予。"

賜予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賜予 [1]

拼音 cì yǔ

意義2 作為一項恩惠而授予,恩賜。

意義1 恩賜,賞給 [2]

基本信息

詞目:賜予

拼音:cì yǔ

注音:ㄘㄧˋ ㄧㄩˇ

基本解釋

1. [grant]∶作為一項恩惠而授予,恩賜。

2. [vouchsafe;bestow]∶恩賜,賞給。

引證解釋

1. 指常賜以外的特殊恩賜。

《周禮·天官·大府》:"幣餘之賦,以待賜予。"" 鄭玄 注:"賜予,即好用也。"

孫詒讓 正義:"凡賜有常賜,有好賜。常賜者,歲時頒賜,著於秩籍者;好賜則常賜之外,以恩澤特受賜,非恆典也……此賜予專據好賜言也。凡經雲賜予者,並為好賜。"

2. 賞賜;賜給。

《荀子·大略》:"賜予其宮室,猶用慶賞於國家也。"

《漢書·食貨志上》:"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

宋司馬光 《交趾獻奇獸賦》:"賜予簡而功無所遺,刑罰清而奸無所漏。"

冰心《南歸》:"對於這些無情的自然,如陽光,如花卉,在她的病的靜息中,也是加倍的溫煦馨香。這是上天賜予,惟有她配接受享用的一段恩福!"

3. 指所賜予的東西。

《新唐書·隱逸傳·武攸緒》:"賜予無所受,親貴來謁,道寒溫外,默無言。"

宋 蘇軾《論高麗買書利害札子》:" 高麗 所得賜予,若不分遺 契丹 ,則 契丹 安肯聽其來貢。"

賦予與賜予的區別

區別: 1.給予:常表示不含感情色bai彩的、du或雙方平等狀態下的是對zhi方得到各種幫助、各種物質,也可以dao是精神上的付出(關心、愛護等)。 2.賦予:一般表示主觀的,常用於非物質的形式,如:賦予意義、象徵等。 讀音: 賦予 fù yǔ 給予  jǐ yǔ 造句: 賦予

1. 國家幹部要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 2. 只爭朝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3. 他決定通過光怪陸離的顏色來賦予那些樹木熱烈的外觀。 4. 建設繁榮富強的國家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任務。 5. 看到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賦予高度的榮譽,他不禁喜形於色。 6. 作為大學生,我們不能養尊處優,而應該履行義務,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給予 1) 小王在報刊上發表文章鳴謝我給予他的幫助。 2) 對社會上的醜惡現象,新聞報道給予了有力的鞭撻。 3) 人民對黨的好幹部焦裕祿給予很高的評價。 4) 昨天我把一個字的字音讀錯了,今天給予更正。 5) 對同學微小的進步,老師也給予肯定和鼓勵。 6) 對擾亂社會治安的人要依法給予制裁。 7) 對那些製造假冒偽劣商品的人,應該給予重罰,要罰得他們傾家蕩產才對。 8) 她這種推己及人的行為應該給予嘉許。

賦予:是指不參加任何感情色彩的,一般表示主觀的,常用於非物質的形式,如:賦予意義、象徵等。比如,只爭朝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賜予:是指賞賜性的給予,比如感謝上蒼賜予我一對兒女,是帶有感情色彩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