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赠朱推》是北宋官员胡寅作品之一。
胡寅(一〇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
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复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1],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 |
净绿环城亦何有,跳锦潜银不容取。 尚余翠盖拥红妆,两两三三早秋后。 秋官公廨临池傍,结筠为筏开轩窗。 落日轻风泛船好,欢呼取笑徒相望。 忽闻报予酒初熟,亟往从之倾白玉。 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 君才岂合州县劳,前云后晖家世高。 一经不但有遗训,千古记注谈滔滔。 新州州土丞岚瘴,从来只是居流放。 於今多住四方人,况复为官气条畅。 山肴野蔌应时须,真率相期久已渝。 君今满秩稍淹此,牛刀又欲将鸡屠。 嗟予衰谢人所去,晚交幸作年家遇。 浮生聚首安得常,一笑倾怀亦难屡。 莫辞瓶罄烛再然,异日重逢歌此篇。 岁时岂忍无记述,明朝仲朔青龙年。 |
” |
— [北宋]胡寅 |
理学影响
胡寅独特的理学体系构成尤其是气学和心学的影响,使他对诗歌的态度从北宋程颐的“作文害道”素不作诗,转变成主动用理学提升诗歌的宽容。胡寅不仅注重诗歌情感的抒发,而且注意将理趣浑然融人诗歌意境之中。
可以看出,胡寅独特的理学体系构成尤其是气学和心学的影响,使他对诗歌的态度从北宋程颐的“作文害道”[2]素不作诗,转变成主动用理学提升诗歌的宽容。胡寅不仅注重诗歌情感的抒发,而且注意将理趣浑然融人诗歌意境之中。他渴望“心共春山远,诗凭淡墨传”(《石峰春蔼》),追慕沈谢风流,君诗也得池塘梦,沈谢风流尚可寻”(《和汝霖三首》),并一再为自己诗句不佳而惭愧“已愧名邦忝,仍无秀句传”(《和贾陶二老二首》)“少时文墨已非工,渐老才情更觉蒙”(《郭伟求鄙文》)。希望自己诗句能“笔端六出更尖新”(《谢诸友见和》)。他对诗句秀丽者总是心向往之,并承认“彼有敏慧秀爽之资,玩心于载籍,驰骛乎见闻,以记诵精博为功词华藻丽为能,独步儒林而擅名当代者,非不足贤也”(《东安县重建学记》)。
胡寅在朱熹、张等南宋理学大家崛起之前,率先提供了一种试图协调诗歌中情理关系的独特方式,揭开了理学提升诗歌思潮的序幕。这对南宋理学家的文学态度产生了巨大影响。朱熹就对胡寅赞不绝口:“胡侍郎《万言书》好,令后生读。……上殿札子论元老》好《无逸解》好《请行三年丧》札子极好。诸奏议、外制皆好。”南宋理学家对诗歌普遍不再如程颐那样极端否定,例如朱熹就说:“作诗间以数句适怀亦不妨,但不用多作盖多便是溺尔。当其不应事时平淡自摄,岂不胜如思量诗句。至其真味发溢,又却与寻常好吟者不同。”总之,胡寅不仅促进了理学提升诗歌的意识自觉而且以其独特的诗学实践,为后学提供了理学提升诗歌的范例。忽视胡寅在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是不公允的。
视频
赠朱推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礼部侍郎介绍_历史知识,词典网
- ↑ 程颐“作文害道”辨析,道客巴巴,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