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赤崁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赤嵌楼
图片来自view.boch.gov.tw

赤嵌楼闽南语Tshiá-Khàm-Lâu),前身为1653年荷治时期于赤崁行省兴建之欧式城塞,今日又被称为“普罗民遮城”(Provintia,意谓省城),在地人称为“番仔楼”(闽南语Huan-á-lâu),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曾为全台湾岛的商业中心,至清代已倾圮,仅留部分残迹。今日所见的赤嵌楼,又作赤崁楼,大部分是汉人在荷兰城堡之上,陆续兴建完成的。

历史沿革

当时早期有一些倭寇海盗,以台南为基地,为祸附近海域,中国东南沿海居民与台湾原住民皆深受其骚扰,那时的台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称之台江内海,内海西缘沙洲环绕,台江东岸则是平原区,是平埔族新港社的领地。明代中叶。明朝廷几次派兵讨伐,与原住民有了接触。一带陆续有居民因为逃荒渔业商业等目的而移居到台南,在一鲲鯓、北线尾沙洲一带逐渐形成聚落。赤崁一带早在荷兰人来到之前就有汉人聚集,明代张燮在《霏云居续集》记载,明朝水师军官赵秉鉴意图谋反,他当时以台湾为根据地,并约在前1617年于赤崁首次筑城。后来的西班牙地图标注此地为“汉人渔民与贼仔”的5000人聚落。

荷兰统治

赤崁城是荷兰人在台湾发展时修筑的,他们先向西拉雅族新港社取得土地,规划了赤崁市街,后来在市街北修筑同名的小堡垒,可容100人。后来才扩大规模,最终于1653年完工。

荷兰人在大员兴筑商馆并拓展其规模成为西式水岸堡垒,即为台江西岸的一鲲鯓沙洲上的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稍后又在城堡东方,分别兴建了“台湾市街”(于今安平延平街一带)与“赤崁市街”(今民权路)。前者因为历史久远,又曾是一条繁盛的商业街,故素有“台湾第一街”之称。至于后者,则是台湾第一条有计画兴建的欧式街道。

郑成功时期

1661年4月,郑成功[1] 通过鹿耳门港道,越渡台江内海,首先攻下普罗民遮城。之后郑氏将台湾赤崁定为东都明京,于普罗民遮城设承天府衙门,并颁布谕告:“东都明京,开国立家,可为万世不拔基业”,设一府二县。9个月后,郑成功再攻下热兰遮城,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38年的经营。

随后,郑成功改热兰遮城安平城,做为延平郡王府邸,人称“延平王城”。然而不到半年,郑成功即病逝。其世子郑经厦门起兵返台,打败了其叔父郑世袭即位,在1664年废东都,改称东宁承天府裁废后,赤崁楼便成为储藏火药的场所。

清代

1721年,朱一贵起义反清,赤崁楼的铁铸门额被拆去镕铸武器。以后再加上人为的残损,台风飘蚀、地震颠摇,到后来,赤崁楼只馀下四周的颓兀城墙,呈现一片凄清荒凉的景象。

1786年乾隆晚年平定林爽文事件清朝政府把福康安将军平定过程刻成十块长方形石碑,取“石全石美”之意。。后来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后移到今新荣路三商百货附近,之后再移到嘉义公园内存放。其馀九座立于今南门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1935年日方移往大南门瓮城,民国49年后移到赤崁楼安置。又当年制作承载石碑的赑屃底座运抵台湾府城时,其中一座不慎掉入港内,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即运往诸罗县城),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发现,以白莲圣母的名义供奉在南厂保安宫内 。

19世纪后半叶,大士殿海神庙蓬壶书院文昌阁五子祠等建筑,先后盖在赤崁楼的原址上。这五座建筑物,巍峨高耸,为破落的赤崁城址平添了壮伟气派。

日治时期

1921年,日本人在拆除大士殿重整该址时,又重新发现了普罗民遮城的旧堡门,然后又发掘到东北角的荷兰炮台残迹,以及通到堡垒地下室的门户,因此将之为历史馆。战后重加修缮,成为台南市立历史博物馆。1974年又重修一次,而成今貌。事实上今赤崁楼仅有海神庙、文昌阁下方之城基为荷治时期原物,而更多的旧城址埋藏于城基下方地底中,至今仍有待发掘和重现。

民国以后

战后,原本防空地一度成为摊贩聚集地,随后由市政府整顿环境后,将出入口改至防空空地侧,即今民族路的售票处与广场。而赤崁楼著名的地标:9块赑屃碑,是在1960年由大南门迁来。

参考文献

  1. 国姓爷的历史与传说,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200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