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崁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赤嵌樓
圖片來自view.boch.gov.tw

赤嵌樓閩南語Tshiá-Khàm-Lâu),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於赤崁行省興建之歐式城塞,今日又被稱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意謂省城),在地人稱為「番仔樓」(閩南語Huan-á-lâu),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曾為全台灣島的商業中心,至清代已傾圮,僅留部分殘蹟。今日所見的赤嵌樓,又作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完成的。

歷史沿革

當時早期有一些倭寇海盜,以臺南為基地,為禍附近海域,中國東南沿海居民與臺灣原住民皆深受其騷擾,那時的臺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稱之台江內海,內海西緣沙洲環繞,臺江東岸則是平原區,是平埔族新港社的領地。明代中葉。明朝廷幾次派兵討伐,與原住民有了接觸。一帶陸續有居民因為逃荒漁業商業等目的而移居到臺南,在一鯤鯓、北線尾沙洲一帶逐漸形成聚落。赤崁一帶早在荷蘭人來到之前就有漢人聚集,明代張燮在《霏雲居續集》記載,明朝水師軍官趙秉鑑意圖謀反,他當時以台灣為根據地,並約在前1617年於赤崁首次築城。後來的西班牙地圖標註此地為「漢人漁民與賊仔」的5000人聚落。

荷蘭統治

赤崁城是荷蘭人在臺灣發展時修築的,他們先向西拉雅族新港社取得土地,規劃了赤崁市街,後來在市街北修築同名的小堡壘,可容100人。後來才擴大規模,最終於1653年完工。

荷蘭人在大員興築商館並拓展其規模成為西式水岸堡壘,即為臺江西岸的一鯤鯓沙洲上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稍後又在城堡東方,分別興建了「臺灣市街」(於今安平延平街一帶)與「赤崁市街」(今民權路)。前者因為歷史久遠,又曾是一條繁盛的商業街,故素有「臺灣第一街」之稱。至於後者,則是臺灣第一條有計畫興建的歐式街道。

鄭成功時期

1661年4月,鄭成功[1] 通過鹿耳門港道,越渡臺江內海,首先攻下普羅民遮城。之後鄭氏將臺灣赤崁定為東都明京,於普羅民遮城設承天府衙門,並頒佈諭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設一府二縣。9個月後,鄭成功再攻下熱蘭遮城,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38年的經營。

隨後,鄭成功改熱蘭遮城安平城,做為延平郡王府邸,人稱「延平王城」。然而不到半年,鄭成功即病逝。其世子鄭經廈門起兵返臺,打敗了其叔父鄭世襲即位,在1664年廢東都,改稱東寧承天府裁廢後,赤崁樓便成為儲藏火藥的場所。

清代

1721年,朱一貴起義反清,赤崁樓的鐵鑄門額被拆去鎔鑄武器。以後再加上人為的殘損,颱風飄蝕、地震顛搖,到後來,赤崁樓只餘下四周的頹兀城牆,呈現一片淒清荒涼的景象。

1786年乾隆晚年平定林爽文事件清朝政府把福康安將軍平定過程刻成十塊長方形石碑,取「石全石美」之意。。後來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後移到今新榮路三商百貨附近,之後再移到嘉義公園內存放。其餘九座立於今南門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1935年日方移往大南門甕城,民國49年後移到赤崁樓安置。又當年製作承載石碑的贔屭底座運抵臺灣府城時,其中一座不慎掉入港內,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即運往諸羅縣城),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發現,以白蓮聖母的名義供奉在南廠保安宮內 。

19世紀後半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先後蓋在赤崁樓的原址上。這五座建築物,巍峨高聳,為破落的赤崁城址平添了壯偉氣派。

日治時期

1921年,日本人在拆除大士殿重整該址時,又重新發現了普羅民遮城的舊堡門,然後又發掘到東北角的荷蘭砲台殘蹟,以及通到堡壘地下室的門戶,因此將之為歷史館。戰後重加修繕,成為臺南市立歷史博物館。1974年又重修一次,而成今貌。事實上今赤崁樓僅有海神廟、文昌閣下方之城基為荷治時期原物,而更多的舊城址埋藏於城基下方地底中,至今仍有待發掘和重現。

民國以後

戰後,原本防空地一度成為攤販聚集地,隨後由市政府整頓環境後,將出入口改至防空空地側,即今民族路的售票處與廣場。而赤崁樓著名的地標:9塊贔屭碑,是在1960年由大南門遷來。

參考文獻

  1. 國姓爺的歷史與傳說,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