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片“金海”(刘世芬)
作品欣赏
走进一片“金海”
——长篇报告文学《初心与使命》读后
张亚明是个作家,却跟煤、矿、石油摽上了。
说这话,不无根据——《张亚明地矿报告文学集》《探秘第三极》《中国牌矿工》《圣火与锁链》《卑微与崇高》……他多年的笔耕不辍,大多与中国能源、资源有关,笔下的每一颗汉字,自然都呈现着“黑色”,散发着“煤气”,漂浮着“油星”。事实上,尽管煤、矿、地质,无论内容多么高大上,倘若让人们直面黑魆的煤、险象环生的矿、荒凉孤寂的地质环境,估计又有不少人退避三舍了——“煤黑子”“煤老板”“卖炭翁”,论“形象”,都有点“卑微”吧?
可是,若给地球切断这一切呢?
地球上的每个人,谁也不敢拍着胸膛说自己不消耗能源。张亚明的这部长篇《初心与使命》,恰恰刮起了一场能源化工革命的飓风。对于局外人来说,走进这本书,会认识一个陌生的名词——煤制油,同时认识一个并不陌生的民营企业——伊泰集团。随之,费托合成、煤化工、煤液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烯烃……这本书的专业决定了许多陌生拗口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又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头脑风暴”。书中考证之仔细,材料之翔实,描写之形象,在我所见过的众多作品中,具有鲜见的权威性。形象不佳的煤,经过伊泰人的双手,变成了“黑色的泉、工业的血、黑色的金子、地下的太阳、黑玫瑰、万物之魂……”看,同为煤,在伊泰,就成了带有生命意象的黑色精灵,这时,谁还敢说它们的形象“卑微”吗?
打开这部书稿,高原的古朴苍莽、雄浑之气扑面而来,通篇都是伊泰人艰苦卓绝的搏击、煤制油突破的追忆、创新转型的状写,反映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前行的时代大主题。作品围绕国家能源战略纵横捭阖地泼洒笔墨,涉猎资料卷轶浩繁,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科学的、地理的、生态的,引经据典,追根溯源,来有来路,去有去脉。作者在弘扬时代主义主旋律的同时,写历史,写当下,写忧患,写变迁,摆脱了常人要么纯褒扬,要么单揭露的偏激,有褒有贬,褒贬相间,轻重有度,恰到好处,给人饱满的气韵,给人沉重的思考,增加了报告的可近、可信、可爱、可读度。洋洋三十多万字,瑰奇而不失其实,华丽而不坠其真,字里行间散发着西北高原的高古雄浑味,故事情节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曾几何时,石油不停地撩拨着全世界的敏感神经,“谁占有了石油,谁就占有了世界。”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就共同陷入了一场能源焦虑,当初担心煤炭还能支撑人类多久,20世纪石油替代煤炭后,人类又开始担心石油能支撑人类多久。而在中国,能源吃紧也由来已久,富煤少油,油田枯竭,是不争的事实,1996年首度成为原油净进口国。而运输渠道更是细思极恐——四分之三的石油都依靠狭窄的马六甲海峡,“油路”万一发生短路,后果不堪设想。在全球石油“去美元化”愈演愈烈之际,国内的能源生产远远难以满足对石油高速增长的需求,造成对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过度依赖。为此,寻找原油替代能源日趋重要,迫在眉睫。
这时,“煤制油”登场了。煤制油,被寄托了强烈而复杂的民族感情,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需求,也是一场以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新业态为主的企业转型变革,伊泰人要用最好的材料,表现最佳的状态,甚至以不计成本的代价,为共和国奉献出一个高品位、高质量的煤制油间接液化示范样板。科学的基因就这样悄悄地注入了亿万斯年的高原,煤海变油海,浴火与新生,似乎已不遥远。当一个国家因战争、资源、地缘政治或经济因素导致油品短缺时,煤制油技术便成了突破瓶颈的第一突破口。铁人王进喜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被他和他的战友们扔到太平洋的“缺油大国”的帽子,几十年后再度戴回中国人的头上。现在,是伊泰人,誓把这顶帽子狠狠地扔回太平洋。
张亚明以一个作家的视觉和情怀,带领我们走进了这片蓝天白云下的“黑海”。这片黑海,实为“蓝海”、“金海”。从冷冰冰、脏兮兮的煤,魔术一样,变成叫做石油的金色液体,其间经历了怎样的物理的、化学的、科技的蜕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张亚明不紧不慢地为我们推出了一个个诗意的画面:“一车车乌金满怀久被压抑的情绪波澜,爱恨交加、难舍难分地跳进了沸腾的液化罐,黑色的煤泥涡流在飞旋,高温气化的流程被穿越,千年的沧桑沉疴在抖落,铁基的催化元素在烈焰中爆响,柴油、石脑油、液体石蜡、液化气……一个个被高科技催生的产品犹如一个个崭新的生命”。假如煤会说话,它将对这一变化,报以怎样的心情?
张亚明对没有生命的煤、矿、石油等静物饱含一种特别的情感,更对围着这些静物“较劲”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充满欣赏的膜拜和激情。他以人文的视觉和深沉的思考,写出了中国煤制油的喜与忧,利与弊,成功塑造了充满冒险精神并最终改写煤制油历史的张双旺、李永旺,也赋予那些怀揣梦想的人物以生命的张力,伊泰总裁张东海、副总裁张晶泉,中科合成油公司总工程师曹立仁……而骨髓里永远流淌着大高原血脉的张双旺,则是张亚明笔下的理想主义者“唐吉诃德”。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成王败寇”仿佛就是给伊泰人预备的:一张白纸,筚路蓝缕。倘若项目成功,他们对企业,对地区,对国家,都是胸佩红花、敲锣打鼓的功臣;一旦失败了,无论付出了多大努力,领头羊都要背上好大喜功、被胜利冲昏头脑、盲目蛮干等等的罪名。所以,张亚明读懂了人物内心那不为人知的世界,他从张双旺身上看到的镇静、纵容、谈笑风生,都是表面的,并不能掩饰主人翁内心的焦灼。何况在利益成为唯一价值、信仰成为稀缺奢谈的大环境中,只因他是“只有企业没有家”的企业家,唯有向前,向前,别无选择。作者用人文的镜像,推出了张双旺最成熟、最精彩、也不乏悲壮的生命绽放。在伊泰起步创业时,张双旺因为过度劳累而吐血,在应对一次次风波时,忙到深更半夜忘记了吃饭;在质疑不断、挫折无数征战中,张双旺始终乐观地“举着长矛迎战风车”,去寻找着他所认可的“信仰”意义,而他身后那一帮忠诚的伊泰人,则义无反顾地迎着嘲讽跟着张双旺向前冲。那四处奔波的身影,那一个个不眠之夜,诠释了他们对追求的执著,对信仰的虔诚,对科学的崇敬,也见证了他们置个人荣辱于度外、以“时间就是生命”演绎中国煤制油的经典传奇。
成功的文学精品,深刻的思想性无不依靠强大的艺术性来实现。作品紧紧抓住事件的移情换景讲述故事,以具象化的情与理代替说教,精准地刻画出了“创二代”张东海的翩然风度和思想人格的魅力,实现了作品思想意义上的突破。伊泰煤制油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牵动了全国化工领域的人才神经。张东海将生活的情感注入生命的脉络,以中国同行业所罕见的力度与广度,挖下人才的“深坑”,引来了人才之水,一时间,从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大型国企,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批人才开始朝这个西部的小城市涌来,形成“孔雀西北飞”、“一江春水流高原”的动人局面。煤制油的“创新军团”就这样逐渐形成了。“引人引智”是开始,“留人留心”是关键,对于一个个博导、博士、硕士、学士来说,伊泰搭建了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一个人能翻多大跟头,就有多大的舞台等着他。
星空和哲学的思考,让少帅张东海解决了人才瓶颈,“费托合成催化剂”则属于科研“狂人”李永旺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费托合成催化剂是煤制油工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催化剂属于前沿技术,原料的配方、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煤间接液化工艺的效益与成败。李永旺、曹立仁们公然向“洋人”叫板。他们尊重权威、借鉴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又敢于超越权威,站上巨人的肩膀,又勇于把巨人“踩”在脚下,终于打破了“高温”与“低温”的“催化”纠结,形成全新的“中温费托合成技术”。这项催化剂犹如一个魔方,给人们留下了神秘的想象空间,它催化的并不仅仅是煤制油,而是催动了中国新型煤化工的工业化进程。
《初心与使命》里呈现了一座风雨兼程躬身前行的人物群雕,每个人物都是煤制油之梦的实践者、时光的见证者。在全世界能源白热化争夺的最尖端、最前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大西北汉子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形象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朴素,那样的感人至深。他们都是21世纪的“王进喜”,他们用心灵的博大、思想的光芒、灵魂的通透和智慧的闪光,实现了实业与科技握手的成功。在这里,世间万物形成一个意味深长的循环,那些毫无生气的煤炭矿石,在这一群具有高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灵性之人面前,骤然活了起来,迸发出生命的光焰。他们使它们,在人类社会遭遇能源危机时,为推动世界发展进步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被这个世界认识和崇敬。
值得一提的是,激情之作来自改变人类能源基因的伟大事业,更来自作者和人物灵魂的高度耦合。张亚明始终用那种前倾的、自审的、沉重的、真挚的姿势攀爬文学这座山,身处红尘滚滚的烟波,他“不上影院,不打麻将,不甩扑克,不去卡拉0K”,嗜咖啡,爱抽烟,夜半孤灯,笔耕不辍。近乎清教徒式的虔敬死守,成为他文学生涯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符号、一种生命仪式、一种生活境界,乃至一种终极托付。他善用直入心灵的“激情”基调,极富煽情性的个性语言,诗意化的排比对偶,营造出酣畅淋漓的浓郁气场,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有真相有根基地亢奋抒写,有温度有高度的人物灵魂对话,蕴含着耐人咀嚼的哲理思辨,应和时代的精神内涵,不仅显现了作家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也让作品拥有了独具的语言魅力、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整部作品高蹈超然,雄健宛曲,笔法宏丽,如黄钟大吕,势如山海,如激流涌动。伊泰的激情与作者的激情交融跌宕,便翻起了绚丽多姿的时代浪花,也便有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浩瀚“金海”。[1]
作者简介
刘世芬,笔名水云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某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