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赵太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太侔
出生 1898年3月12日
逝世 1968年
别名 原名赵海秋,曾用名赵畸
职业 山东大学校长
知名于 中国戏剧家
现代教育学家

生平简介

赵太侔曾于1932—1936年,1946—1949年两度任山东大学校长。

1930年6月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工作完成并正式组建。经蔡元培先生推荐,杨振声出任校长,赵太侔辞去省立一中校长的职务,专职任文学院教授,后任教务长、校长。时年41岁。

1932年春,教育部同意杨振声辞职,任命赵太侔为校长,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后,将文理两院合并为文理学院(不久又分开),取消教育学院,在济南设立农学院(暂不招生),并筹建工学院(1933年成立)。

任命杜光埙任教务长,其他教学组织负责人基本未变。赵太侔认为,办好大学,教师的力量和科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他在原有基础上,“遵循仿效”前任校长杨振声治校成规,更加重视广聘专家学者,充实教师阵容,致使国立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就形成了阵容整齐、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生平经历

清末,他先后毕业于青州东关小学青州中学。在中学时加入同盟会。后到烟台实艺学馆学英文,1909年毕业。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胡瑛在烟台成立山东军政府。他在政府中任科员。1913年,袁世凯屠杀国民党人,他却在这时加入国民党。191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18年毕业后,回济南任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教师,并在省立第一师范兼英语课。他教学认真,很受学生尊重。不久,他又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当研究生,专攻戏剧。

1925年回国,应聘为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兼戏剧系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大学讲师,主讲戏剧课。第二年,直奉军阀合流,北京政局混乱。而由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广州成为革命策源地,他南去广州,担任中央学术院学务委员和国民党青年部秘书。1926年,他随国民革命军北伐,进驻武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参与了收复汉口和九江外国租界的活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外交部秘书工作中止。翌年1月,他出任宁汉合流的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秘书长。

北伐军进入山东后,南京政府决定筹建山东大学,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任筹备委员会主任,赵太侔与王近信为常务委员,傅斯年等8人为委员。1929年5月,国民党军进入济南后,他被任命为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和省立实验剧院院长,仍兼任山大筹委。省立实验剧院虽存在不过一年,经费也很少,但由于他的努力,成绩可观。他聘请了他的学生王泊生、吴瑞燕和一些著名的戏剧、舞蹈、音乐专家作教师,并聘请洪深、徐志摩、梁实秋等任通讯导师,演出了丁西林和田汉编写的现代话剧和传统京剧,培养了陶金、崔嵬、魏鹤龄、田烈等许多后起之秀、江青(时名李云鹤)也是这个剧院的学员。这年6月,南京政府决定改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定校址于 青岛原私立青岛大学处。1930年9月21日青岛大学开学,他任文学院教授,一年后,任教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校长杨振声辞职,他暂代校长职务。1932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决定改青岛大学为国立山东大学,调整院系。9月30日,正式任命他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他非常重视聘请教师,他有一本小册子,专记中国知名学者,或自聘,或托聘。延聘不遗余力。在他任校长期间,闻一多梁实秋张煦洪深李达老舍游国恩沈从文吴伯箫萧涤非丁西林童第周王普博鹰王恒守任之恭王淦昌王统照等都在山大任职。山大的经费来源绝大部分为山东省和胶济铁路协款,1930年,仅为48万元。尽管经费不足,但他还是尽量用来购置图书、仪器,兴建科学馆,以改善教学条件。1936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为了镇压山东大学的爱国学生运动,以停拨协款相威胁,并无理干预学校人事调整,他愤而辞去校长职务。

他离开山东,改任北平艺专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学校内迁湖南,辗转至重庆。从1939年1月起,他先后任教育部教科用书编纂委员会委员,兼剧本整理组主任。国立编译馆编纂、中央训练委员会处长、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参事等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大学于1946年1月复校,国民党政府复令赵太侔为校长。成立文、理、工、农、医五学院,规模扩大。但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占据着原校址,虽经多次交涉。仍拒不交还。更由于国民党政府积极内战,教育经费不足,而币值又狂跌不止,学校左支右绌,极度艰难。他聘请了王普杨肇熑刘次箫周钟岐老舍丁西林丁履德童第周李士伟等著名学者协力相助,师生自己动手办工厂、农场、补助经费,自制仪器教具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多种项目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1948年9月,济南解放,青岛成了国民党在山东的孤城。山东大学有南迁之议,也有人劝他弃职离青,他都拒不采纳。1949年5月,国民党决定弃守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刘安琪曾逼他同乘军舰南逃。后来他躲在医院内,使刘再没有找到。这年6月2日,青岛解放,他向人民解放军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代表王哲办理了山东大学的交接事宜。

1949年9月,山东大学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学,他应聘为外文系教授。秋,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8年,山东大学迁往济南,他留在青岛海洋学院任教,兼任学院的学务委员。他还是政协山东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他对汉字研究造诣很深。写出了《汉字改革方案》、《汉字新法打字机拟议》等学术论文。他擅长草书,曾将草体偏旁分门别类编列体系,给汉字改革增添了新方案。

与近代教育

赵太侔曾于1932—1936年,1946—1949年两度在山东大学任校长。1930年6月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工作完成并正式组建。经蔡元培先生推荐,杨振声出任校长,赵太侔辞去省立一中校长的职务,专职任文学院教授,后任教务长、校长。时年41岁。

1932年春,教育部同意杨振声辞职,任命赵太侔为校长,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后,将文理两院合并为文理学院(不久又分开),取消教育学院,在济南设立农学院(暂不招生),并筹建工学院(1933年成立)。任命杜光埙任教务长,其他教学组织负责人基本未变。

赵太侔认为,办好大学,教师的力量和科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他在原有基础上,“遵循仿效”前任校长杨振声治校成规,更加重视广聘专家学者,充实教师阵容,致使国立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就形成了阵容整齐、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当时文科不但有梁实秋黄敬思张煦洪深等知名教授,理科也有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如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黄际遇教授,早年留学日本和美国,回国后曾任中山大学教授、河南教育厅长、河南中山大学校长。物理系主任蒋德寿教授是留学英国的物理学家,任之恭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化学系主任汤滕汉教授,是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德国政府特许优等药化学师。生物系主任曾省教授,是法国里昂大学博士,著名寄生虫学专家;刘咸教授是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博士,在国际上也负声誉;童第周教授是比利时比京大学动物学博士,著名的组织胚胎学专家。当时的师资力量使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同时,赵太侔严抓学校学风。1934年4月,教育部派员到各国立大学视察,对国立山东大学教学中的严谨,研究中的创新,建设学校中的勤俭节约,培养人才中的质量等甚为满意,并发出表扬训令,使国立山东大学在中国范围内获得良好声誉。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教育部批准国立山东大学仍在青岛复校,任命赵太侔为校长,再次主持学校工作。复校后,赵太侔收回校舍,设立文、理、工、农、医5个学院共16个学系,以广育人才,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复校后的学校有了很大发展。

1947年到1948年,赵太侔对在爱国民主运动中两次被逮捕的200多名学生,采取营救措施。亲自修改营救学生的文稿,通过校务委员会作出决议,被关押学生一律不作旷课论,保留他们的学籍。[1]

与山东大学

赵太侔,1889年生于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一个农民家庭,原名赵海秋,后改名赵畸,又改名赵太侔。1907年毕业于益都中学之后,进入烟台实益学馆学习英文,1909年又转到济南陆军小学。当时的陆军小学已开革命风气,年轻的赵太侔很受影响,并秘密参加过一些反对封建帝制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之后,他曾到烟台、益都和临淄任军政府科员、小学教员。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18年毕业后回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任英语教员。第二年考取官费留美,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此后又考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与当时留学美国的梁实秋、余上沅、闻一多等人来往密切,他们还一起组织了中国京剧在美公演,赵太侔任道具和舞台布置。1925年结业后回国,曾先后任北京大学讲师,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和戏剧系主任,广州国民党青年秘书,广州中央美术学院筹建委员会委员。其后参入军界,1927年随北伐军到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参加收回九江英国租界的谈判。1928年任南京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秘书长,主管军事教材的编写审定事宜。

1928年5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受其影响,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不得不随之关门。时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的何思源,在山大停办不久,报请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拟重新组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被提名为筹委会委员,他随即离开南京返回山东。

1932年2月初任山大校长,引进人才,提高办学水平。国立山东大学进入正式的操办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对筹备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增聘蔡元培、袁家普为筹委委员。蔡元培主张应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他认为济南四通八达,兵家必争,乱世之世,不宜办学。青岛地处半岛,可避战乱,是理想的办学之地。教育部接受了蔡元培的建议,决定将校址改设青岛,同时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1930年6月筹备工作完成,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创办于1926年的私立青岛大学停办,校舍整体划归国立青岛大学。校长由蔡元培推荐的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长杨振声出任,赵太侔被委任为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三省。青岛大学师生组成请愿团远赴南京,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出兵抗日。校长杨振声在受到教育部斥责之后,以“惩之学生爱国锐气受挫,顺之则校纪国法无系”为由,电请辞职,1932年初,教育部指令青岛大学进行整改,同意杨振声辞职,同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任命赵太侔为校长。

赵太侔出任校长之后,进行了一些符合当时山东大学实际的变动,他在继续坚持杨振声提出的“兼容并包,学术民主”的办学方针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各方面建设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并克服种种困难予以实施。

赵太侔有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各门学科的优秀人才,在掌握情况,了解动态后,他亲自出面聘请,或者托人代请。自他第一次出任校长以后,山东大学聘请的教师有50多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有学问、有专长、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其中文科有:丁山、老舍(舒舍予)、洪深、孙大雨、萧涤非、张煦、郑成坤、水天同、周学普等。理科有: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任之恭、王恒守、李达、陈传璋等。工科有:赵涤之、李良训、吴柳生、周承佑等。还引进了两名体育教师郝更生、宋君复。当时的师资力量,虽不及清华和北大,但与其他国立大学相比,是比较强的。

赵太侔校长把学风看作是学校的精神支柱,而好的学风的形成,又必须是校长、教授的以身作则,带动全校员工自我严格、自我追求的结果。为了确保毕业生的质量,学校设立毕业试验委员会,办理毕业考试和审核成绩。如1935年的毕业试验委员会,由北平研究院副院长李书华、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凌宵、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昭抡、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郑衍芬、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等专家,以及校内8位教授组成。看学生五年总的积分和考试成绩,确定可否准予毕业。这一举措,使学生只有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才能顺利走出山大的校门。因此,山东大学毕业的学生很受欢迎。

1934年4月,教育部派员到各国立大学巡查,对山大在学校建设、学术研究、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为此,教育部向中国发出训令,使国立山东大学在中国范围内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进入1936年,山大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赵太侔校长受到来自教育部的指责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办学经费越来越少。在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之下,赵太侔校长感到“力不从心”,于1936年8月辞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职务。结束了他在山大4年零5个月的第一个任职期。

1946年2月再任山大校长,收复失地,重振学校雄风。

国立山东大学在抗战爆发后,内迁四川万县,不久奉教育部之令并入国立中央大学,山东大学实际不存在了。

抗战结束后,1946年2月国立山东大学被批准复校,赵太侔在时隔10年之后再次被任命为校长。停办长达8年之久的山东大学,教师走散,学生没有,教学设备仪器不知去向,校舍也先后被日军和美军占用。可谓千头万绪,百废待兴。赵太侔抓重点,一切围绕复校展开,解决燃眉之急的难点、难题。

首先是收回校舍,争取早日开学。日军占领青岛以后,山大校舍被日本人占用,抗战胜利后又被占领青岛的美国军队接收改为军营。收回校舍是复校中最紧迫、复杂、棘手的工作。赵太侔首先任命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8年之久、抗战前任山大教授的周锺歧为总务长,并命他先期赶到青岛,与美军谈判,办理收回校舍事宜。周总务长到达青岛之后,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争取主动权,并在青岛的《民言报》上发表“山东大学复校工作已筹备就绪,一俟美军让出校舍,即可开学上课”的消息。美军迫于各方面压力,先交出了一部分校舍。1946年8月,赵太侔抵达青岛,亲自与驻青岛美军司令柯可谈判,又陆陆续续收回一批校舍,勉强开学。直到1948年底美军从青岛全部撤走时,校舍才得以全部收回。

其次是广揽人才,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就像第一次任山大校长一样,赵太侔依然把引进人才、建立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抗战胜利不久,各大学都在恢复时期,优秀人才成为争夺对象。赵太侔接手山大校长之后,立即向曾经在山大任教的教师发出复聘邀请,希望他们尽快返校。同时向未在山大任教的著名教授、学者发出邀请,加盟山大。在赵太侔积极而诚心诚意的邀请之下,当时应聘的著名教授、学者有几十人,如:朱光潜、老舍、游国恩、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椽、刘遵宪等,这些教师除朱光潜因病、老舍出国中途辞聘之外,其他均在1946年秋和1947年春到校。如此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全国各高校中名列前茅,这为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山东大学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停办之前的山东大学设有文、理、工三个学院共8个系。赵太侔考虑到抗战胜利不久,国家亟需实用的各专业人才,经报教育部备案同意,决定在已有的文、理、工三院的基础上,再设农、医两个学院,形成5院16系的办学规模。

赵太侔的观点是大学没有地域的界线,山大并不是山东的大学,学生来源面广,能够起到各种不同地域文化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人才流动的作用。1946年秋天,山大在北平、南京、上海、成都、西安、重庆等六个中国中心城市,以及济南、青岛两地设立招生办事处。当年中国报考的学生共计5871人,经过严格的初试、复试,录取本科学生518名,先修班学生185人。

1946年10月,国立山东大学举行时隔10年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1949年4月,青岛即将解放。经过几年努力,山东大学已经形成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同类大学中名列前茅。赵太侔深爱自己亲手建设起来的山大,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山大紧紧连在一起。当接到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密电,令其随南下的国民党军队逃往广州时,他偷偷住进对外不开放的山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病房。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赵太侔校长和山大师生迎来新的黎明,赵太侔把一个完整的山东大学交到人民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任命华岗为新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先生任山大外文系教授。晚年致力于文字改革的研究工作,有《汉字新法打字机拟议》、《汉字改革方案》等文稿。 1

966年“文革”开始之后,赵太侔先生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受到江青等人的迫害。1968年4月,不堪忍受迫害之苦的赵太侔在青岛含冤投海自杀,数天以后,赶海的人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许多文稿也在“文革”中丢失。[2]

文献来源

  1. 赵太侔青州当代人物
  2. 赵太侔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