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赵敬侯 | |
---|---|
概要 | |
姓名 | 赵章 |
谥号 | 敬侯 |
陵墓 | 不明 |
政权 | 赵国 |
在世 | ?—前375年 |
在位 | 前386年─前375年 |
赵敬侯 赵章 在位12年 (前386年——前375年)
赵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1]
公元前386年,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汤阴)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规划成两大区域,宫城区(行政中心)与大北城(商业中心),邯郸迅速繁荣。此后数年相继对齐、魏、卫、中山等国用兵。公元前376年,与魏、韩二国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残余领地。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其子赵成侯即位。
即位迁都
赵敬侯,嬴姓,赵氏,名章,是赵烈侯之子。赵烈侯在位时,将赵章立为太子。赵烈侯九年(公元前400年),赵烈侯去世,因太子赵章年幼,于是赵国群臣拥立赵烈侯之弟、赵章叔父赵武侯(亦称赵武公)即位。
赵武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赵武公去世,赵国群臣再度拥立赵章即位,是为赵敬侯。
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堂兄弟、赵武公之子赵朝(一作赵朔)作乱,因没有获胜,于是出逃投奔魏国。魏国国君魏武侯出兵协助赵朝一同袭击赵国的邯郸(今河北邯郸),魏军遭赵军击败后撤兵而回。同年,赵敬侯将都城从中牟(今河南汤阴)迁到邯郸。
交战齐魏
赵敬侯三年(公元前384年),赵敬侯派兵到廪丘援救魏国,大败齐军。
赵敬侯四年(公元前383年),魏军在兔台打败赵军。 同年,赵敬侯下令在刚平筑城作为侵掠卫国的据点。
赵敬侯五年(公元前382年),齐国和魏国为卫国进攻赵国,夺取赵国的刚平城。
赵敬侯六年(公元前381年),赵敬侯向楚国借兵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棘蒲。
赵敬侯七年(公元前380年),齐国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桑兵。赵敬侯联合魏国、韩国攻打齐国,兵至桑丘。
赵敬侯八年(公元前379年),赵敬侯派兵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黄城。 赵敬侯派兵袭击卫国,但未能攻克。
赵敬侯九年(公元前378年),赵敬侯派兵攻打齐国。同年,齐国攻打燕国,赵敬侯联合魏国、韩国攻打齐国以救援燕国 ,兵至灵丘。
分地去世
赵敬侯十年(公元前377年),赵敬侯派兵与中山国在房子县交战。
赵敬侯十一年(公元前376年),赵敬侯与魏武侯、韩哀侯共同将晋靖公废黜为平民,正式灭掉晋国,瓜分晋国的残余领地。同年,赵敬侯派兵攻打中山国,在中人与中山军交战。
赵敬侯十二年(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其子赵种即位,是为赵成侯。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2]。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3]。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4]。
《资治通鉴·卷一》[5]。
视频
上下五千年春秋战国人物篇之-赵敬侯
参考资料
- 沉长云,《赵国史稿》,中国,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