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跨季节的雨(吴延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跨季节的雨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跨季节的雨》中国当代作家吴延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跨季节的雨

凌晨不到六点,起床时依然听到窗外雨声潺潺。昨晚夜半醒转时就已听到最后一场秋雨的淅沥碎语,今儿立冬,没想到这一场秋雨跨越季节,从秋一直下到了冬。

早自习必须去的,从教以来,没有特殊情况,如出差、重病起不了床等,我一定到校看看孩子们,这是我当班主任以来给每一届学生的承诺。不是为了标榜什么,而是给学生一种意识——责任在身,不可懈怠;另外就是牵挂,牵挂学生在路上的情况,如果不到校,学生发个短信就放心,不发短信就得打电话问问,以免出现交通事故什么的,不能及时处理而成巨患。近三十年了,重病没有过,除非出差,每早必到,从未爽诺。

今天早自习没课,我便打算走着去,为锻炼计。撑一把伞,闯进寒风裹挟的冷中。雨下的并不大,但足以打湿衣裤,地上已经积了雨水,看来雨下得时间够长。突然记起宋代刘敞的诗,“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真是写活了立冬风雨的景况;又想及吕本中的诗句,“参差寒叶树,林鸟独依栖。发变心同素,年迟日向西”,虽天寒叶陨,发素年迟,我尚不觉日暮呢!我穿了一双老北京布鞋,须得躲避着水洼,跳来转去,像极了玩“跳房子”游戏的孩子。想起孩提时,心里不禁暖暖的。出了北家属院向南的几百米路,路灯没有亮,黑漆漆的,不辨雨水深浅。不走大道吧,不时有机动车,上学的孩子又多骑电动车,下着雨,视线受阻,有安全之患。我便踅上了马路牙子,路牙子红砖铺就,虽不甚平整,但相对安全。法桐叶子上的雨珠集聚够多,不胜其重了,落下来,像暴的雨点,急促而有力,打在伞背上,“嘭嘭”有声,还真有点儿闻隐隐战鼓的况味。学生宿舍楼靠道,起床灯光颇映亮了一片绿化带,依稀能看清马路牙子上的水洼。路牙子上的水洼多且深,须时时在意,处处小心,便影响了走路的速度,还是转到正道上吧,正道上没有水洼的。转上正道,我像往常一样挺胸大踏步走,竭尽步幅之大,竭尽速度之快,以期到校后身上能微微出汗。可不一会儿,便觉得布鞋前头湿透,雨水已浸入鞋中,原来路上虽没有水洼,但雨水还是有的,快走撩起的雨水甩到鞋面上,不几步路便浸透了鞋子。只好又转到马路牙子上,跳来转去,转来跳去,像一只猴子。想象快五十的人了,在路上蹦跳,如在白天,肯定会遭人讥笑的。

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闪闪烁烁的,提醒着行人: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而因是早晨,机动车少,上学的孩子,赶早市的小贩,锻炼的行人便无视信号指示,加之细雨蒙蒙,路口便乱纷纷的,无秩无序。蓦地想起电影里街道景象的快速镜头——饮食男女,匆匆忙忙,东来西往,接踵摩肩,如此纷纷扰扰,浮浮躁躁,又怎么将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校门口拥挤着各种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喇叭声、刹车声、叮嘱声、不时因擦碰发出的尖叫声,混合着冷漠的雨水,在初冬的萧肃里凌乱而张皇。一个孩子读书,一家人不安生,真是道尽了中国式家庭,中国式教育的无奈与悲凉。可是又有哪一个家长能坦然孩子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呢?这种几十年司空见惯的景象依然让我感慨万端,唏嘘不已。回想曾经的一个学生在大学给他室友说,我三年早自习没缺过,室友都很惊讶,现在想来,我的每早必到又何尝不是放不下啊!如此的无法放手,不知我们的孩子何时能独立前行。

爬上五楼,到了教室门口,身上的汗便出来了。六点十分,孩子们已基本到齐,他们对我的出现已见怪不怪,各自将头埋进书堆里苦读。还有几个未到的,一摸口袋,手机忘家里了。我曾经给学生说过,如果遇上恶劣天气,可以晚到几分钟,安全第一;如果特别恶劣,可以不来,在家学习。这几个孩子应该都在家学习呢。

走出教学楼,这场跨季节的雨还没有停的意思,看来今天无法去德兴街散步了。在路口的红绿灯左转,跳来跃去,迤逦而行,那是家的方向……[1]

作者简介

吴延彩,男,山东省夏津县人,中学高级教师,任教语文学科。曾参加过全国诗歌大奖赛获二等奖,零星文字曾在《意林》杂志刊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