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踏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踏伞》,川剧《踏伞》又名《抢伞》。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剧目介绍

高腔传统戏折戏

《幽闺记》之一折。北宋时,金兵入侵汴梁,王尚书之女瑞兰与母亲于逃难途中失散。书生蒋世隆和妹妹瑞莲也在中途走失,偶与王瑞兰相逢,同病相怜,互诉不幸,乃结伴而行,风雨共伞,逐渐滋生情爱。

《踏伞》俗名《蒋世隆抢伞》。以抒情喜剧格调表现离乱年代的悲剧插曲,情节发展流畅自如,语言通俗风趣,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为川剧折戏中常演剧目之一。

有多种传统木刻本、艺人流传手抄本、口述本。整理本刊《川剧》、《川剧选集》等丛刊。

中国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1]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2]"、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视频

踏伞 相关视频

罗玉中,彭琳唱--川剧《踏伞》--老录像
莆仙戏《踏伞行》将参演中国戏剧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