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车桑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车桑子

中文学名:车桑子

别称:坡柳、明油子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

目:无患子目

科:无患子科

属:车桑子属

车桑子(学名:Dodonaea viscosa (L.) Jacq.)是无患子科车桑子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或更高,小枝扁,有狭翅或棱角,单叶,纸质,形状和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匙形、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花序顶生或在小枝上部腋生,比叶短,密花,主轴和分枝均有棱角,蒴果倒心形或扁球形,连翅宽1.8-2.5厘米,种皮膜质或纸质,有脉纹,种子每室1或2颗,透镜状,黑色,花期秋末,果期冬末春初。 [1]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常生长于干旱山坡、旷地或海边的沙土上。 车桑子耐干旱,萌生力强,根系发达,又有丛生习性,是一种良好的固沙保土树种;种子油供照明和做肥皂;全株含微量氢氰酸,叶尚含生物碱和皂苷,食之可引起腹泻等症状。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或更高;小枝扁,有狭翅或棱角,覆有胶状粘液。单叶,纸质,形状和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匙形、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0.5-4厘米,顶端短尖、钝或圆,全缘或不明显的浅波状,两面有粘液,无毛,干时光亮;侧脉多而密,甚纤细;叶柄短或近无柄。 花序顶生或在小枝上部腋生,比叶短,密花,主轴和分枝均有棱角;花梗纤细,长2-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萼片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钝;雄蕊7或8,花丝长不及1毫米,花药长2.5毫米,内屈,有腺点;子房椭圆形,外面有胶状粘液,2或3室,花柱长约6毫米,顶端2或3深裂。蒴果倒心形或扁球形,2或3翅,高1.5-2.2厘米,连翅宽1.8-2.5厘米,种皮膜质或纸质,有脉纹;种子每室1或2颗,透镜状,黑色。花期秋末,果期冬末春初。

生长环境

常生于干旱山坡、旷地或海边的沙土上。车桑子是喜光、耐旱、耐瘠薄,萌生性强的灌木,能在石灰岩裸露的荒山生长。车桑子适应的气候范围比较广,从热带至亚热带都有生长。中心分布区平均温度14.7-22.1℃,最冷月平均温度8.4-15.2℃,活动积温5280℃以上,极端低温-4.3至0.1℃,年降雨量540-75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50-67%,水热系数0.6-1.5。 车桑子能耐干热气候,又耐瘠薄土壤,在表土流失、岩石裸露的石砾土壤或石头缝隙都能生长。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干燥山坡、河谷或稀疏的灌木林中生长良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分布范围

分布于热带非洲太平洋群岛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金沙江中部河谷两岸,如丽江、中甸、鹤庆、保山、景谷等地)、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省区。

栽培技术

车桑子造林在中国云南主要用于飞播和人工撒播,也有挖穴直播和撒播。时间以雨季来临之前(5月中旬)为宜,待雨水下透后,种子很快发芽。在干旱地区,飞机播种也可与思茅松、云南松混播。由于车桑子生长快,对松树幼苗起庇荫作用,有利于松幼苗生长。播种用种每亩100克。 人工撒播在缓坡地可用牛犁整地或在地被覆盖小的地方撒播,效果也好,每亩用种250克,最后每平方米保存2-5株。穴播造林,株行距0.4米×0.4米,每穴放种子5-10粒。造林后严禁开荒、割草、放牧,严防山火,2-4年便可利用。

药用价值

这种植物耐干旱,萌生力强,根系发达,又有丛生习性,是一种良好的固沙保土树种。全株含微量氢氰酸,叶尚含生物碱和皂苷,食之可引起腹泻等症状。其种子含油量15.7%,种子油可供制肥皂,民间还用于点灯。叶研细可治烫伤和咽喉炎。枝干可作燃料、豆架等。根有大毒,可杀虫。全株用于治风湿。   全株药用。叶:性味辛、苦,平,具清热渗湿、消肿解毒功效,主治小便淋沥,癃闭,肩部漫肿,疮痒疔疖,会阴部肿毒,烫、烧伤。根:具消肿解毒功效,主治牙痛、风毒流注。全株:外用于疮毒、湿疹、瘾疹、皮疹。花、果实:主治顿咳。煎服15-30克,外用适量。

参考来源

  1. 车桑子, 药素网,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