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寄子由·七年来往我何堪
《过岭寄子由·七年来往我何堪》是苏轼的作品。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2]”;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3]》、《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 |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
” |
— [北宋]苏轼 |
目录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4]。
苏词: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文和苏诗[5]。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书法: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赋[6]》、《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