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著作之任宣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是北宋诗人王禹偁之作。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30卷、《五代史阙文》[1]。
“ |
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槛外澄江练不收,窗中远岫眉初印。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遥相望。谢公向此凭熊轼,白傅曾为鹿鸣客。 江楼山寺多赋诗,往往题名在僧壁。皇家早岁平吴后,翰林贾公为太守。 至今清话玉堂中,夸诧江山不离口。吾君御极初选艺,东枢贰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为历试。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乌台为察视。迩来通倅少名流,云泉竹树应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学术纵横才磊落。当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岁献文重召试,新恩始上芸香阁。未教修史未演纶,宣城奉使聊亲民。 且忻彩服得就养,莫叹朱衣未即真。旧游应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车布政民休休,高吟浅酌谁献酬。夜深红烛在何处,绮霞阁通叠嶂楼。 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撰碑书碑即三载,眼看征诏在丹墀。 却愁未尽江南兴,闲坐蓬瀛挥玉柄。黄枢侍臣两制官,待君同说宣城景。 |
” |
— [北宋]王禹偁 |
作者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2]、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文学主张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3]"、"西昆体"、"晚唐体"三家。王禹偁属"白体"。
古文: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来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的优秀作家之一。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答张扶书》),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4]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北宋初期,文坛上沿袭唐末五代颓靡纤丽文风。
其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5]写于贬官黄州时期。文中极力渲染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幽趣盎然,含蓄地表现出一种忿懑不平的心情。文章多用排比,音调优美,富于诗味。
诗歌:在诗歌方面,王禹偁推崇杜甫和白居易。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卷三二)显然这种说法稍嫌夸张,但宋初诗风确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之分,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重要的白体诗人[6]。然而,王禹偁的诗风与李昉、徐铉等白体诗人却是同中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