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湖山主人玉堂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湖山主人玉堂客》是北宋诗人李廌的作品之一。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先生、太华逸民,又以垄西匹夫自称,谥号超旷文子。祖先从郓州(今山东郓城县郓州)迁徙华州(今陕西华县),故为华州人。李廌出生在一个士大夫[1]家庭,祖父为乾州使君,祖母名边。父亲李惇(宪仲)与苏轼同年,而且还是同科进士,母亲名叫马。但是李廌的亲人去世都比较早,在宋英宗治平元年,李廌六岁的时候父亲也离他而去,所以李廌寄居在叔父家里,并跟从叔父学习,叔母王氏对李廌照顾得很周到,李廌深为感激。

李廌家从祖先便传以家法,家教比较严格。李廌从小便能自觉刻苦学习,年龄稍大一点,就因为有学问在乡里小有名气。十九岁的时候写《题郭功甫诗卷后》七言六十韵,洋洋千言纵论当代诗坛,笔锋凌厉,不受任何依傍,具有一种开拓的性质,对了解欧阳修以后的诗坛,很有意义。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湖山主人玉堂客

治世思想

李廌才华横溢,名称当时,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并素称有经世之策。“胸中经纶策,偃蹇未获试”“平生经世策,寄食不资身。”并且有很强烈报国之心,“著书十万余言,常怀忠愤。谋已甚拙,许国唯坚。”甚至泥固到了“痴”的地步,“有客性不羁,谓我何泥固。太上立德次立功,痴儿乃为功名误。”喜论古今治乱,《兵法奇正论》《将才论》《将心论》或论用兵之术,或谈选将之标准、将之高下,辨而中理,见解深刻。《圣学论》劝君主学《诗》、《书》、《礼》、《易》、《春秋》劝君主学圣人之学以治国家,而心非新经义学说。《荐举论》论荐举赏罚分明,客观公正,严而可行。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李廌的治世思想,《慎兵论》认为用兵当慎,以民为本,体恤民情,达情达理。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朝廷擒羌酋鬼章,将致法,廌深论利害,以为杀之无益,愿加宽大,当时韪其言。

李廌以文受知于苏轼,成为苏门骨干,并一生对恩师推崇备至,受苏轼影响很深。推崇苏门之学[2],对当时盛行的新经义学说很不满,其诗,其文,及笔记小说《师友谈记》多有论及。

李廌怀经世之志,渴望建功立业,年少时频游巨公之门,亦多闻罢黜。元祐三年和元祐六年两次应试不第,加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独善其身的思想便逐渐占了上风,再加上年华早衰,贫病相伴,“运乖生事拙,贫病壮心远”与很多北宋典型的文人一样,从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转向内心自我人格的修炼。“一落功名想,误落尘土污。华颠发先缟,黧面颜色故。惟有炯炯心,从昔常自悟。”秉一生才华,中年即绝进取意,归耕颍川。以孟浩然相比类,将致仕之怀寄托在山水之间,以求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视频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湖山主人玉堂客 相关视频

宋之韵第八集 苏门学士
8.宋代文学常识(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