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
宋英宗 | |
---|---|
概要 | |
姓名 |
趙宗實(本名) 趙曙(過繼仁宗時更名) |
廟號 | 英宗 |
諡號 |
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初諡) 體乾應曆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神宗年間加諡) |
陵墓 | 永厚陵 |
政權 | 宋朝(北宋) |
在世 | 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34歲) |
在位 | 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3年) |
年號 | 治平:1064年—1067年 |
宋英宗 | |
---|---|
宋朝皇帝 | |
在位 | 1063年–1067年 |
前任 | 宋仁宗 |
繼任 | 宋神宗 |
趙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即宋英宗(1063一1067在位),原名趙宗實,後改名趙曙,宋太宗趙光義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宋仁宗趙禎養子。宋朝第五位皇帝。
趙曙幼年時被無子的仁宗接入皇宮撫養,賜名為趙宗實。擔任左監門衛率府副率,後歷任右羽林軍大將軍、宜州刺史、岳州團練使、秦州防禦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為皇子,改名趙曙,封巨鹿郡公。
嘉祐八年(1063年),趙曙即帝位。趙曙為帝之後,任用舊臣韓琦等人,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治平三年(1066年),趙曙命司馬光設局專修《資治通鑑》。
治平四年(1067年),趙曙因病駕崩於宮中福寧殿,享年三十六歲,在位五年,諡號為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廟號英宗,葬於永厚陵(今河南鞏義孝義堡)。元豐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諡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目錄
[隱藏]生平
早年
趙曙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堂兄趙允讓的第十三子,是宋太宗第四子趙元份的後裔,生母為仙遊縣君任氏。天聖十年(明道元年)壬申年正月三日甲戌(1032年2月15日)生於宣平坊宅第〔嘉祐八年(1063年),英宗把這天定為「壽聖節」〕,最初,濮王夢兩龍與太陽一起掉落下來,用衣服裝住了它們,到英宗出生時,赤光滿室,有黃龍在赤光中遊走。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宮撫養,賜名為宗實。1050年為岳州團練使,後為秦州防禦使。1055年立趙曙為嗣[1]。
登基
宋仁宗所生的三名兒子皆幼年夭折,而仁宗的兄弟也早逝(早於仁宗登基時逝世),故在嘉祐七年(1062年)立趙曙為皇太子,封鉅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紀: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百官入,哭盡哀。韓琦宣遺制。帝御東楹見百官。癸酉,大赦,賜百官爵一等,優賞諸軍,如乾興故事。遣王道恭告哀於契丹。帝欲亮陰三年,命韓琦攝冢宰,宰臣不可,乃止。乙亥,帝不豫。遣韓贄等告即位於契丹。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己卯,詔請皇太后同聽政。壬午,皇太后御小殿垂簾,宰臣覆奏事。乙酉,作受命寶。丁亥,以皇子右千牛衛將軍仲針為安州觀察使、光國公。。
朝政
濮議之爭
宋英宗時代對生父尊禮濮安懿王趙允讓的討論,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2]。
宋英宗趙曙原是濮王趙允讓的兒子,過繼給宋仁宗為皇子。宋英宗即位後,討論崇奉濮王的典禮。治平元年(1064年),韓琦、歐陽修等奏請尊禮濮安懿王為皇考。尊禮之事引起與王珪、司馬光、呂誨、范純仁、呂大防等台諫大臣的不滿,主張稱濮王為皇伯。史稱濮議。呂誨、范純仁、呂大防等人被貶黜,治平三年(1066年),由於宋英宗強烈意願,使曹太后認可尊濮安懿王為皇考濮安懿皇。但是,趙允讓始終沒有獲得明確的皇帝尊號,隨着英宗的去世,事情不了了之[3]。
執政經歷
英宗即位不久即病,無法處理朝政,由曹太后於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待英宗病情好轉後,曹太后即撤簾歸政。
英宗雖然多病,行事甚至有些荒唐,但剛即位時,還是表現出了一個有為之君的風範。仁宗暴亡,醫官應當負有責任,主要的兩名醫官便被英宗逐出皇宮,送邊遠州縣編管。其他一些醫官,唯恐也遭貶謫。顯然,英宗行事很有些雷厲風行的風格,與濫施仁政的仁宗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僅如此,英宗也是一個很勤勉的皇帝。當時,輔臣奏事,英宗每每詳細詢問事情始末,方才裁決,處理政務非常認真。
英宗繼續任用仁宗時的改革派重臣韓琦、歐陽修、富弼等人,面對積弱積貧的國勢,力圖進行一些改革。
宋英宗治平三年任命司馬光設局專修《資治通鑑》,經費由政府資助,更准借閱秘閣藏書,並自選助手(劉恕、范祖禹、劉攽、司馬康),並提供筆硯文具、撥款、水果、糕點等,讓司馬光無後顧之憂的從事史書撰述。於神宗元豐七年成書,神宗並親自為此書作序。司馬光為了報答英宗的知遇之恩,在此後漫長的19年裡,將全部精力都耗在《資治通鑑》這部巨着的編纂上。應該說,史學巨着《資治通鑑》的最後編成也有英宗的一份功勞。
因病去世
有一天,趙曙對趙頊說:「按照國家的舊制度,士大夫的兒子有娶皇帝女兒的,公主們都因身價高升而避開公婆的尊長地位,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我總是在想這件事,醒時睡時都為此感到不安,怎麼能因為富貴的緣故,而違背一般的人倫長幼之序呢?可以下詔有關部門改掉這個規矩。」遇上患病,趙曙沒有實現這一願望。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趙曙因病駕崩於福寧殿,享年36歲,殯於殿西階,廟號英宗,群臣上諡憲文肅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葬趙曙於永厚陵(今河南鞏義孝義堡)[4]。
歷史評價
- 英宗本人對於北宋中興抱有極大期望,相對其子神宗,政治手段也更為成熟。無奈壽短,使得北宋過早進入神宗朝,從而失掉了可能的中興計劃,為神宗朝王安石的變法提供了機會。
-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脫脫等的評價是:「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資,膺繼統之命,執心固讓,若將終身,而卒踐帝位,豈非天命乎?及其臨政,臣下有奏,必問朝廷故事與古治所宜,每有裁決,皆出群臣意表。雖以疾疹不克大有所為,然使百世之下,欽仰高風,詠嘆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晉王廣、唐魏王泰窺覦神器,矯揉奪嫡,遂啟禍原,誠何心哉!誠何心哉!」[5]
妻
- 宣仁皇后高氏
妃嬪
子女
子
- 母皆宣仁皇后高氏
女
授予官職
宰相
視頻
【帝王志】宋英宗趙曙, 空有一身抱負, 奈何英年早逝, 命司馬光修資治通鑑
為了親爹一個名分 他愣是跟一幫大臣爭了個三年五載
參考文獻
- 移至 ↑ 《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紀: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諱曙,濮安懿王允讓第十三子,母曰仙遊縣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於宣平坊第。初,王夢兩龍與日並墮,以衣承之。及帝生,赤光滿室,或見黃龍游光中。
- 移至 ↑ 《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紀:五月己亥,浚二股河。戊申,皇太后還政......夏四月戊戌,詔議崇奉濮安懿王典禮。
- 移至 ↑ 《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紀:十二月乙未,宰相祈於天地、宗廟、社稷。壬寅,立潁王頊為皇太子。
- 移至 ↑ 《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紀:語神宗曰:「國家舊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義甚無謂。朕嘗思此,寤寐不平,豈可以富貴之故,屈人倫長幼之序也?可詔有司革之。」會疾不果,神宗述其事焉。
- 移至 ↑ 《宋史·英宗本紀》
- 移至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百二十·元符三年》英宗才人張氏進婕妤,才人鮑氏進美人,楊氏進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