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逃离德黑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逃离德黑兰》是本·阿弗莱克执导的传记剧情片[1],由本·阿弗莱克、布莱恩·科兰斯顿、艾伦·阿金、约翰·古德曼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

本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2]

该影片于2012年10月12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 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Argo)。

幕后花絮

托尼在上飞机前给他妻子打电话无果,遂在小纸条上写下留言。但是在前后几个分镜头中,字条上字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有观众表示这是导演故意做的蒙太奇手法,但是从字面上看内容并未发生改变。)

在最后阶段,飞机起飞的时候那架波音747的襟翼角度为0(没有放下襟翼)。而通常情况下,载重的747起飞时襟翼角度应该在10度,对于起飞距离有限或者载荷很大时,可能会使用到20度。

负载的747起飞速度(相对空气)大约在250-300km/h,空机都要200以上。满载甚至会达到320以上。以这个速度,叛军的警车根本就追不上,更别谈在跑道尽头停下来目送747了。另外以747满油滑行时的噪音,片中那几个角色不挂也晕,车也不会如此完好。

伊朗官方无权扣留美国人,但是却有权逮捕偷渡者。如果民兵真的在最后时刻发现计谋,只要给军方,或者警察一个电话,那架飞机就会被调回,飞机再怎么快也不可能一起飞就离开伊朗领空吧。

Tony接受任务后飞往德黑兰前,取下结婚戒指,露出的劳力士手表表扣是00年之后的新款表扣,不是七八十年代的表扣。

影片评价

《逃离德黑兰》是一部庄重大气且精雕细琢,并具有黑色幽默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而所有角色的表演亦堪称完美。(美国影视评论网站Metacritic评)

《逃离德黑兰》的剧本确实改编得很完美,有着标准的政治惊悚片的类型片结构,紧张刺激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道德上善恶分明的美式主旋律,在事件的取舍上也做着减法,让故事尽可能的简单直接。必要的背景铺垫和真实新闻素材的植入让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厚重,CIA、好莱坞工业以及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政治问题的种种元素更为影片增添了话题性和可看性。(凤凰网评)

视频

逃离德黑兰 相关视频

三分钟带你看完《逃离德黑兰》
几分钟看完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解密美国的绝密救援行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