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逃離德黑蘭》是本·阿弗萊克執導的傳記劇情片[1],由本·阿弗萊克、布萊恩·科蘭斯頓、艾倫·阿金、約翰·古德曼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剛剛取得伊斯蘭革命勝利的伊朗人民團團包圍,6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長達444天。期間,一位精通偽裝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門德茲策劃了一個營救方案,成功地將困在加拿大駐伊朗使館的6名美國外交官帶離伊朗。

本片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2]

該影片於2012年10月12日在美國上映。

目錄

劇情簡介

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達到頂峰,激進分子猛攻美國在德黑蘭的駐伊大使館,並抓走了52名人質。與此同時,6名美國人趁亂逃脫並躲到了加拿大駐伊大使館中,不過以當時的局勢,他們被找到甚至被處死都只是時間問題。為了營救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偽裝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萊克 飾)負責人質營救事件。隨後他設計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計劃,把自己偽裝成一名電影製片人,被困的6名人質則謊稱是與門德茲一起的劇組工作人員,而他們正在拍攝的電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離德黑蘭》(Argo)。

幕後花絮

托尼在上飛機前給他妻子打電話無果,遂在小紙條上寫下留言。但是在前後幾個分鏡頭中,字條上字的位置是不一樣的(有觀眾表示這是導演故意做的蒙太奇手法,但是從字面上看內容並未發生改變。)

在最後階段,飛機起飛的時候那架波音747的襟翼角度為0(沒有放下襟翼)。而通常情況下,載重的747起飛時襟翼角度應該在10度,對於起飛距離有限或者載荷很大時,可能會使用到20度。

負載的747起飛速度(相對空氣)大約在250-300km/h,空機都要200以上。滿載甚至會達到320以上。以這個速度,叛軍的警車根本就追不上,更別談在跑道盡頭停下來目送747了。另外以747滿油滑行時的噪音,片中那幾個角色不掛也暈,車也不會如此完好。

伊朗官方無權扣留美國人,但是卻有權逮捕偷渡者。如果民兵真的在最後時刻發現計謀,只要給軍方,或者警察一個電話,那架飛機就會被調回,飛機再怎麼快也不可能一起飛就離開伊朗領空吧。

Tony接受任務後飛往德黑蘭前,取下結婚戒指,露出的勞力士手錶表扣是00年之後的新款表扣,不是七八十年代的表扣。

影片評價

《逃離德黑蘭》是一部莊重大氣且精雕細琢,並具有黑色幽默現實主義的政治驚悚片,而所有角色的表演亦堪稱完美。(美國影視評論網站Metacritic評)

《逃離德黑蘭》的劇本確實改編得很完美,有着標準的政治驚悚片的類型片結構,緊張刺激的最後一分鐘營救模式,道德上善惡分明的美式主旋律,在事件的取捨上也做着減法,讓故事儘可能的簡單直接。必要的背景鋪墊和真實新聞素材的植入讓影片的主題變得更加厚重,CIA、好萊塢工業以及占據道德制高點的政治問題的種種元素更為影片增添了話題性和可看性。(鳳凰網評)

視頻

逃離德黑蘭 相關視頻

三分鐘帶你看完《逃離德黑蘭》
幾分鐘看完奧斯卡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解密美國的絕密救援行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