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洪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達洪阿(滿語:ᡩᠠᡥᡡᠩᡤᠠ,穆麟德:dahūngga,太清:dahvngga[1]),富察氏,字厚庵,滿洲鑲黃旗人,早年为八旗护军,曾参加镇压河南滑县白莲教起义,后升任六品蓝翎侍卫。從基層軍官累功至總兵,均有劳绩,由護軍被薦舉擢升為總兵。道光十五年,調任臺灣鎮總兵。在五年的總兵任內,掃除嘉義、彰化等地的盜匪,赐花翎,加提督衔。1851年(清咸丰元年),达洪阿随从大学士赛尚阿赴广西镇压太平军,1853年(咸丰三年),于阜城与太平军作战受伤,死于军中,谥壮武。
有一說他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在臺灣大安之役打敗英軍,但其他文獻及著作都認為該役實為英船觸礁事件,是為「吶爾不噠」號事件。
生平事蹟
镇守台湾
1835年(道光十五年)調台灣鎮總兵。他於5年內,掃蕩嘉義彰化盜匪,頗受政府倚重。公元1838年(道光十八年)一年,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就达四余箱。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起中国白银外流,银价飞涨,财政困难。道光帝就在这一年年底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并率清军多次粉碎英军的挑衅。1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在美国、法国的支持下,英国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攻广州不下,转攻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2月虎门之战,提督关天培壮烈殉国;翌年6月吴淞之战,提督陈化成血战牺牲;同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中国从此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加强战备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正是达洪阿镇守台湾的时候。鸦片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相继侵入台湾,尤其是美、日两国,一直图谋霸占台湾,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陆的跳板。有鉴于此,镇守台湾的总兵达洪阿根据清政府的指示,对水陆十六营大约一万四千六百名官兵进行战时训练。达洪阿亲自领导备战,布置各战略要地的防卫,凡墩台、炮口都战旗林立,守卫者一日三次进行演习。
组织反击
公元1841年9月30日,英舰“纳尔不达”号挟舢板船多艘窜犯台湾鸡笼口(今基隆)的万人堆,发炮击毁兵房一间。面对英国侵略者,参将丘镇功,守备许长明、欧阳实等当即发炮回击。丘镇功亲自发放八千斤巨炮一发,击中“纳尔不达”号,桅杆拦腰折为两段,绳索纷纷断裂,使之不得不随潮退出口外。恰巧又遇狂风巨浪,英舰随即撞礁沉没,船员大多落水。守卫清军文武官将带领兵勇驾船出港,俘获一百一十四人,杀死五人,英军头目一人投水,一人乘舢板率残众逃窜。其他各营闻信,也纷纷前往截击,先后俘获一百三十余人,击杀二十余人,捞取火炮十门,搜获英文图册多件,守台官军大获全胜。
击退敌人
英舰一个月后再次驶入淡水、鸡笼等地,欲救援被俘人员,不得要领,遂以“大船突入,直扑二沙湾台,炮发猛烈,破我台石兵房”。二沙湾炮台三面环山,一面接水,清军恃险守卫。英军见我人众山险,仰攻不利,不得不畏难而退。为了防止英军报复,达洪阿等向朝廷奏请五事:塞港、御炮(即筑土墙、挖壕沟、埋竹签、设地雷)、破(查获)其鸟枪、守城、稽查奸民等,并一一施行。
诱敌埋伏
公元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2月30日,英舰三桅船一艘带着四只舢板船又来进犯淡水、漳化之大安港,达洪阿与姚莹设计,募渔船投向敌舰,担任向导,诱使敌船从土地公港驶入并搁浅,埋伏的清军乘机出击,又获大胜。总计英舰先后五次进犯台湾,两次被歼,船沉人亡;两次被击退败走,还有一次溜走了事。
辉煌胜利反被定罪
达洪阿领导台湾军民取得抗英斗争的辉煌胜利,使清廷大为安慰,认为这是大扬国威的胜利,称赞达洪阿智勇双全,不负委任,特给他赐号“阿克达春巴图鲁”,加太子太保衔。在愁云惨雾浓锁的晚清战争史上,达洪阿及台湾人民的战绩奏响了一首令人回肠荡气的凯歌。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向清政府提出抗议,诬蔑达洪阿冒功捏奏,枉杀台湾遭风洋人,要求放还俘虏一百九十四人,并惩办台湾抗英官员。屈膝卖国的清廷派闽浙总督怡良赴台确查,怡良奏请查办达洪阿等人。
对此,台湾军民义愤填膺,纷纷罢市;达洪阿手下精兵千人,众人手执一香,赴钦使怡良行署泣诉,“全台士民远近奔赴,佥呈为镇道申理者甚众”。最后还是在达洪阿的劝阻下才避免了事态扩大。
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月清政府被迫将达洪阿革职下刑部狱,8月即决定加恩免罪,10月赏三等侍卫,充哈密办事大臣,继而又赏副都统衔,任伊犁参赞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等职,赏戴花翎。1850年(道光三十年),授副都统。达洪阿等人的战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从此彪炳史册,功载春秋。
[2]
參考文獻
- ↑ 满语意思是“反复的”。(安双成,《满汉大辞典》,659页)
- ↑ 清史稿/卷369:達洪阿,字厚庵,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由護軍洊擢總兵。道光十五年,調台灣鎮。十八年,剿嘉義縣匪沈和等,賜花翎,加提督銜。二十一年八月,英兵船至雞籠海口,達洪阿與姚瑩督兵御之。副將邱鎮功燃巨砲折其桅,敵船衝礁破碎,擒斬甚眾,賜雙眼花翎。九月,敵船再至雞籠三沙灣,復卻之。剿平嘉義、鳳山土匪,予騎都尉世職。二十二年,敵船犯淡水、彰化間之大安港,欲入口。達洪阿謀於姚瑩,瑩曰:「此未可與海上爭鋒,必以計殲之。」乃募漁舟投敵任鄉導,誘令從土地公港入,擱淺中流,伏發,大破之,落水死者無算,其竄入漁舟者,擊斬殆盡。詔嘉台灣三次破敵,達洪阿等智勇兼施,大揚國威,賜號阿克達春巴圖魯,加太子太保銜。敵船遊奕外洋,乘間掩擊,迭有俘獲,遂不復至。 既而英師再陷定海,浙江、江蘇軍屢挫,乃議和。英將濮鼎查訴稱台灣所戮皆遭風難民,達洪阿等冒功捏奏,命總督怡良赴台灣查辦。至即傳旨革職逮問,兵民不服,勢洶洶,達洪阿等撫慰乃散。至京,下刑部獄,尋釋之,予三等侍衛,充哈密辦事大臣。歷伊犁參贊大臣,西寧辦事大臣。二十六年,偕陝甘總督布彥泰剿平黑錯寺番匪。三十年,授副都統。 咸豐元年,從大學士賽尚阿勦賊廣西,破紫金山西南砲台。以病回京。三年,粵匪犯畿輔,率八旗兵赴臨洺關進剿。從欽差大臣勝保擊賊靜海,四戰皆捷,追至下西河,副都統佟鑑、天津知縣謝子澄陣亡。詔斥達洪阿先退,革職,留營效力。四年,敗賊獻縣,復原官。尋追賊阜城,受傷,卒於軍。贈都統銜,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諡壯武。姚瑩自有傳。 論曰:林則徐才略冠時,禁煙一役,承宣宗嚴切之旨,操之過急;及敵氛蹈瑕他犯,遂遭讒屏斥。論者謂粵事始終倚之,加之操縱,潰裂當不致此。則徐瀕謫,疏陳:「自道光元年以來,粵關徵銀三千餘萬兩,收其利必防其害。使以關稅十分之一制砲造船,制夷已可裕如。」誠為讜論。惟當時內治廢弛,外情隔膜,言和言戰,皆昧機宜,其禍豈能倖免哉?鄧廷楨與則徐同心禦侮,克保岩疆。若達洪阿、姚瑩卻敵台灣,固由守禦有方,亦因敵非專注,朝廷皆不得已而罪之,諸人卒皆復起,而名節播宇內、煥史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