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供销社(魏以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遥远的供销社》是中国当代作家魏以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遥远的供销社
供销社,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曾经凭票购物,排队等候,欣赏售货员的脸色,到最后却无功而返,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那是遥远的回放。上小学时,天天从南垭供销社门前经过,看着柜台里那些琳琅满目的东西,尤其是色彩鲜艳的副食,几乎是垂涎三尺。可荷包里没有一分钱,只得强行把口水咽回去,有时上课都还在回想那些闻所未闻却又似曾相识的货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少不更事的孩童自制力毕竟是有限的,或者说是那些东西的诱惑力太大。
尽管现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可供销社在记忆当中的印象太深刻了,就像用烙铁烙下了印迹,怎么抹不掉。后来才知道,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曾简称合作社、供销社,已有近百年历史。这个耳熟能详的经济组织,对城里人来说犹如匆匆过客,因为它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只是一个类似商业局的管理机构,不太引人注目。而在广大农村乡镇到处都有经济实体,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有近四十年的辉煌时期,影响力非常大,八亿农民没有不知道供销社的,与供销社没有打过交道的寥若晨星。
对于票证之类的东西我记忆犹新。布票、油票、粮票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凭票供应的有力见证,得到一张票证就像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心里会乐开了花。平常很多东西销售就很紧俏,要买点东西得找人托关系。逢年过节更是像前几年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一样一票难求,往往第二天才到的东西要提前一天在供销社门口竖起一块牌子写上通知,次日一大早还没开门就有长长的队伍在供销社门口排着等候了。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真像一群虔诚的朝圣者在皈依。那时我还小,拿着一张票给家里买点东西,结果前面的大人老插队,到我面前时东西已售罄,只好哭着离开。从那以后,很少去供销社,直到供销社被五花八门的超市连锁店所取代。
那些年代不仅物资匮乏,文化生活也贫乏。奇怪的是,当时曾放过一部名叫《红色背篓》的电影,反映的是供销社人不畏艰辛翻山越岭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尽管色彩是黑白,情节也单一,技法更是与蒙太奇沾不上边,配音也苍白,可仍然给井底之蛙一样的我们带来了新鲜与视野,让我们知道了电影就是把人的故事搬上屏幕,就是声光电的立体组合。如今中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消费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供销社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那种为农服务、艰苦创业的精神仍像日出东方的光芒一样在商业企业中闪耀。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一度是农村人向往的人生舞台,能到供销社站柜台卖货就算是实现了人生理想,连亲戚也跟着沾光。记得南垭供销社曾有一个龚姓女售货员,白白胖胖的脸上每天擦着雪花膏,由于长年在室内晒不着太阳,也就显得白白嫩嫩。十里八乡的年轻后生趋之若鹜,都想一睹为快,更有胆大的上前搭讪,一门心思想套个近乎,然而供销社门前粉红色的佳话并没有产生,令许多人大失所望。
那时我们只知道供销社是一个卖货的地方,却不了解供销社的前世今生。其实供销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民主革命时期。早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有了消费合作社组织,那是起始与祖先,为后来的供销合作组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有各类合作社,比较大型的有茶叶合作社、盐务合作社、布匹合作社。这类合作社通常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群众集资兴办的,将一个地方的土特产收集起来后到敌占区换取解放区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为革命战争、解放区经济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由此看来,花销社是历史有功之臣,虽然早已行远,可它的影响力仍在中华农村大地上长久存在,与日月同辉。
春雷震天,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昔日的火红的年代与前沿。新中国成立后,壮大合作社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手段和举措。据资料记载,一九五0年七月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纲举目张,有了总体领导,各地的供销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农村人买东西都要去供销社,包括一包火柴和一块橡皮擦。上小学时,我时常到校园后的山上去捉蜈蚣,拿到供销社换几分钱再去买本子写字做作业。以致到现在,我对纸张之类的物品尤为珍惜,贫穷年代穷怕了,童年的阴影挥之不去。当然,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里,我们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都一直离不开供销社,尤其是农村和乡镇。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简直就像魔术大师手里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那是我们小孩最感兴趣的就是杂糖,干枯的面疙瘩外面包裹一层白糖,一咬一口香甜和酥脆,那是我们童年时代里最美好的记忆了,都是供销社提供的。在当时的消费水平下,供销社的门市几乎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切物质需求。在我的印象中,供销社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像一座包罗万象的宝库。日常用品如布匹、搪瓷脸盆、口杯,文化用品如作业本、铅笔、橡皮擦,食品如面条、红糖白糖等,应有尽有。那时大多囊中羞涩,购买力有限,只能望物兴叹,铩羽而归。有一次,从外地回到魏家坡的父亲在南垭供销社给我们兄弟四个一人买了一块包着纸的方块猪油糖,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最后还把糖纸舔了又舔,舍不得丢掉。
历史的车轮从来都不会停止。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取消了商品统购统销政策,个体经营者如雨后春笋地涌现,人们购买商品再也不用凭计划和票证了。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也悄然淡化,退出历史舞台。以前在村里的代销店、供销社也渐渐被小卖部、批发部代替,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跑到专门供销社去了。昔日的门庭若市变成了门可罗雀,那个年代的供销社,逐渐成为我们一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卖成衣的,都是到供销社买回布匹自己请裁缝做。但是布票按人头供应,没有布票光有钱也不行。我们兄弟多,布票根本不够用,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捡旧,弄得小的常常撅着嘴诉苦。更有趣的是,当时很多东西都是按斤两卖的,很少像如今包装好的。圆滑世故的售货员常常在斤两上做文章,中饱私囊,见怪不怪。供销社里高高的柜台像威严的古怪的私塾先生把营业员和买东西的人隔开。那时我们几个村才有南垭一个供销社,南垭就成了一个集市,如今虽然衰落了,可名声还在。
如今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早已多元化,商场、超市、便利店多如牛毛,网购更是方便快捷,可供销社的营销影响不会因岁月的久远而销声匿迹,还会与时俱进,把服务顾客、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理念渗透于各行各业。遥远的供销社,并不遥远。[1]
作者简介
魏以进,夷陵分乡插旗魏家坡人,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