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供銷社(魏以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遙遠的供銷社》是中國當代作家魏以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遙遠的供銷社
供銷社,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曾經憑票購物,排隊等候,欣賞售貨員的臉色,到最後卻無功而返,承載着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那是遙遠的回放。上小學時,天天從南埡供銷社門前經過,看着櫃檯里那些琳琅滿目的東西,尤其是色彩鮮艷的副食,幾乎是垂涎三尺。可荷包里沒有一分錢,只得強行把口水咽回去,有時上課都還在回想那些聞所未聞卻又似曾相識的貨物。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個少不更事的孩童自制力畢竟是有限的,或者說是那些東西的誘惑力太大。
儘管現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可供銷社在記憶當中的印象太深刻了,就像用烙鐵烙下了印跡,怎麼抹不掉。後來才知道,供銷合作社,是一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曾簡稱合作社、供銷社,已有近百年歷史。這個耳熟能詳的經濟組織,對城裡人來說猶如匆匆過客,因為它在縣級以上的城市,幾乎只是一個類似商業局的管理機構,不太引人注目。而在廣大農村鄉鎮到處都有經濟實體,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後有近四十年的輝煌時期,影響力非常大,八億農民沒有不知道供銷社的,與供銷社沒有打過交道的寥若晨星。
對於票證之類的東西我記憶猶新。布票、油票、糧票是那個物資匱乏年代憑票供應的有力見證,得到一張票證就像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心裡會樂開了花。平常很多東西銷售就很緊俏,要買點東西得找人托關係。逢年過節更是像前幾年春運期間的火車票一樣一票難求,往往第二天才到的東西要提前一天在供銷社門口豎起一塊牌子寫上通知,次日一大早還沒開門就有長長的隊伍在供銷社門口排着等候了。那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真像一群虔誠的朝聖者在皈依。那時我還小,拿着一張票給家裡買點東西,結果前面的大人老插隊,到我面前時東西已售罄,只好哭着離開。從那以後,很少去供銷社,直到供銷社被五花八門的超市連鎖店所取代。
那些年代不僅物資匱乏,文化生活也貧乏。奇怪的是,當時曾放過一部名叫《紅色背簍》的電影,反映的是供銷社人不畏艱辛翻山越嶺為群眾服務的精神。儘管色彩是黑白,情節也單一,技法更是與蒙太奇沾不上邊,配音也蒼白,可仍然給井底之蛙一樣的我們帶來了新鮮與視野,讓我們知道了電影就是把人的故事搬上屏幕,就是聲光電的立體組合。如今中國農村建設和農村消費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供銷社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可那種為農服務、艱苦創業的精神仍像日出東方的光芒一樣在商業企業中閃耀。計劃經濟年代,供銷社一度是農村人嚮往的人生舞台,能到供銷社站櫃檯賣貨就算是實現了人生理想,連親戚也跟着沾光。記得南埡供銷社曾有一個龔姓女售貨員,白白胖胖的臉上每天擦着雪花膏,由於長年在室內曬不着太陽,也就顯得白白嫩嫩。十里八鄉的年輕後生趨之若鶩,都想一睹為快,更有膽大的上前搭訕,一門心思想套個近乎,然而供銷社門前粉紅色的佳話並沒有產生,令許多人大失所望。
那時我們只知道供銷社是一個賣貨的地方,卻不了解供銷社的前世今生。其實供銷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民主革命時期。早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就有了消費合作社組織,那是起始與祖先,為後來的供銷合作組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根據地有各類合作社,比較大型的有茶葉合作社、鹽務合作社、布匹合作社。這類合作社通常是由中國共產黨倡導、群眾集資興辦的,將一個地方的土特產收集起來後到敵占區換取解放區所需要的生產生活用品,為革命戰爭、解放區經濟發展作出過積極貢獻。由此看來,花銷社是歷史有功之臣,雖然早已行遠,可它的影響力仍在中華農村大地上長久存在,與日月同輝。
春雷震天,斗轉星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昔日的火紅的年代與前沿。新中國成立後,壯大合作社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民問題的重要手段和舉措。據資料記載,一九五0年七月成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供銷、消費、信用、生產、漁業和手工業合作社。綱舉目張,有了總體領導,各地的供銷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農村人買東西都要去供銷社,包括一包火柴和一塊橡皮擦。上小學時,我時常到校園後的山上去捉蜈蚣,拿到供銷社換幾分錢再去買本子寫字做作業。以致到現在,我對紙張之類的物品尤為珍惜,貧窮年代窮怕了,童年的陰影揮之不去。當然,改革開放前的幾十年裡,我們的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都一直離不開供銷社,尤其是農村和鄉鎮。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裡,供銷社簡直就像魔術大師手裡的百寶箱,要什麼有什麼。那是我們小孩最感興趣的就是雜糖,乾枯的麵疙瘩外面包裹一層白糖,一咬一口香甜和酥脆,那是我們童年時代里最美好的記憶了,都是供銷社提供的。在當時的消費水平下,供銷社的門市幾乎能夠滿足人們的一切物質需求。在我的印象中,供銷社裡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像一座包羅萬象的寶庫。日常用品如布匹、搪瓷臉盆、口杯,文化用品如作業本、鉛筆、橡皮擦,食品如麵條、紅糖白糖等,應有盡有。那時大多囊中羞澀,購買力有限,只能望物興嘆,鎩羽而歸。有一次,從外地回到魏家坡的父親在南埡供銷社給我們兄弟四個一人買了一塊包着紙的方塊豬油糖,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最後還把糖紙舔了又舔,捨不得丟掉。
歷史的車輪從來都不會停止。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後,國家逐步取消了商品統購統銷政策,個體經營者如雨後春筍地湧現,人們購買商品再也不用憑計劃和票證了。供銷社獨一無二的尊貴地位也悄然淡化,退出歷史舞台。以前在村裡的代銷店、供銷社也漸漸被小賣部、批發部代替,人們買東西再也不用跑到專門供銷社去了。昔日的門庭若市變成了門可羅雀,那個年代的供銷社,逐漸成為我們一生中一段難忘的記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沒有賣成衣的,都是到供銷社買回布匹自己請裁縫做。但是布票按人頭供應,沒有布票光有錢也不行。我們兄弟多,布票根本不夠用,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撿舊,弄得小的常常撅着嘴訴苦。更有趣的是,當時很多東西都是按斤兩賣的,很少像如今包裝好的。圓滑世故的售貨員常常在斤兩上做文章,中飽私囊,見怪不怪。供銷社裡高高的櫃檯像威嚴的古怪的私塾先生把營業員和買東西的人隔開。那時我們幾個村才有南埡一個供銷社,南埡就成了一個集市,如今雖然衰落了,可名聲還在。
如今的消費方式消費渠道早已多元化,商場、超市、便利店多如牛毛,網購更是方便快捷,可供銷社的營銷影響不會因歲月的久遠而銷聲匿跡,還會與時俱進,把服務顧客、艱苦創業的精神和理念滲透於各行各業。遙遠的供銷社,並不遙遠。[1]
作者簡介
魏以進,夷陵分鄉插旗魏家坡人,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