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创办于1989年秋,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5507.2平方米,与遵义医学院门诊部毗邻。并于2008年9月正式接管原天育学校,成为该校分部,是我市开设的第一个城区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寄宿制学校。总校、分部共有五十余个教学班,学生三千五百多人,教职工近两百人,退休教职工五十余人,是遵义市最年轻、最朝气、最活力的大型初级中学。

师资简介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截至2010年高级教师四十余人、中级教师五十余人,学历达标率100%。研究生2人、本科140多人、大专40人。有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8人;有省市优秀教师各2人。具有较雄厚的师资队伍。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学校发展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论,确立了“让学生成人、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逐步实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水平,超群的办学质量”的发展目标。学校已形成教师敬业爱业,甘于奉献,校风严明优良,教风严谨求实,学风严肃纯正的良好氛围。该校学生的课间操,学生的行为规范等养成教育方面[1],多年来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在全市享有良好声誉。遵义市第十二中学校始终坚持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开展工作,在狠抓控辍保学的基础上,长期坚持以优质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回馈家长、回报社会。2006--- 2012年连续七年的中考,该校的高分数学生人数、高中录取率、总平均分均名列遵义市第一, 该校的示范性高中上线率均达53%左右,普高上线率95 %以上。在默默的耕耘中教职员工已经为上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遵义市第十二中学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教师论文评比屡获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各类奖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科技、文艺等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市区级数百人次。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在参加市、区级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中,该校都取得了不少的好成绩,并先后获得了省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学校、省级先进实验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2]实验学校、区级示范初中学校、先进教研教改实验学校、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综治”工作模范学校、先进单位、区校园文化建设单位,区德育工作优秀学校,还是“遵义师范学院教育干部培训考察与学生实习基地”。机遇属于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的人。在学校未来发展中,该校将确定一个中心:学校整体优质发展。两个转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管理观念。三个工作重点: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优化教师队伍,走内涵发展之路;优化办学条件,突出人文特色;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2016年9月,我校占地150亩的南部校区正式建成,寄宿制班级整体搬迁至此。南部校区办学规模将在现有21个教学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66个教学班,学生3300名。遵义市第十二中学是遵义市最有朝气,最有活力,最有进取精神的大型初级中学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奖项介绍

截至2016年遵义市中考结束,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已经连续获得遵义市中考十一连冠的好成绩,中考前500名(全市并列人数共544人)十二中占137人,十二中学生罗秋月成为本届中考状元。截止2017年7月,我校连续十二年夺得“遵义市中考第一”的桂冠,我校秉承“进德修业”的办学理念和“君子不器”的办学目标,努力抓好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立志成才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办学理念

我校始建于1989年9月,是在原遵义市铁五局子弟中学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建校之初,我校仅有一座旧教学楼,三四百个学生,八九个教学班。经过22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拥有三座教学楼、校园总面积23218平方米、教职工183人,教学班53个,在校学生3482人的大型初级中学。3482个学生,关系着几千个家庭的幸福,承载着家庭、社会、政府的厚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全体十二中人深感责任重大,把学生培养好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学校的发展,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更在于十二中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爱岗敬业,负重拼搏,不断探索这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薄弱学校的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潜心实践和苦苦探索,我们本着培养“四有新人”的基础教育目标,结合自己办学中日益凸显的校园精神,逐渐形成了“164”的办学模式:“1”就是学校始终追求一个“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基”的办学理念 ,让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以 “严谨求真、健全人格”作为落实理念的具体方向(即办学特色); “6”就是以严、高、细、养、精、美六个字为核心,形成六种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4”就是实现了四个造就——造就了一支风气正、业务精的干部队伍,造就了一支与学校荣辱与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造就了一届又一届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造就了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优质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