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那些年的青春岁月(王京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那些年的青春岁月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那些年的青春岁月》中国当代作家王京元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那些年的青春岁月

每一个人都有难忘的青春年华。每当我回忆起那段青春岁月,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和温馨。 1968年秋天,高中毕业的我回到家乡——邹平县好生公社代家大队,开始了我的劳动生涯。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但真正经受农活的考验还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

我和韩其华、安文君、韩克智等同龄人,早起晚归,结伴而行。那时候我是半劳力,一天只记8分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锻炼和考验,才能够进入整劳力的行列。

那年我十八岁,身高一米七二。长年的学校生活,身体缺少锻炼,身材略显单薄。当年的我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正是好时候。决心在农村大显身手,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农村生活的艰苦历练。

我开始干的农活是推小车,车架由槐木做成,那时家乡有专门做车的木匠,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小推车可用来推粪、推土、推煤、推砖、推粮……在农村有着广泛的用途。小推车只有一个轮子,行走转弯,非常灵活,使用方便。那时几乎各家各户都有小推车,是农村必备的劳动工具之一。车架两旁绑着两个篓子,里面可用来盛装东西。在那个年代小推车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推车需要有力气和技巧,重点要掌握好平衡,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我刚开始学推车,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翻了多少次车,才逐步掌握了推车的本领。推车时要两手抓紧车把,弯腰用力把车驾起。肩上搭一车袢,民谚有“推车不怕慢,就怕掉了袢”的说法。把车袢跨上两肩,车袢两头固定在车把,人用力向前,腰、腿、肩合力传至小车,车子则顺利前行。车轮上装有轴承,前行不用花很大力气。

车袢的作用很大,可帮助人们推车时分散负荷,减轻双臂的负担。尤其在爬坡时,全身的力量通过肩头车袢转移到车杆上,进而弯身躬腰推动车子向前。车袢通常用棉线编织而成,呈皮腰带状,外面用厚布包裹缝制。两头系于车把两端,搭于推车人颈后及两肩之上,以便用力和控制小车平衡。车袢的设计使得推车人,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力量,同时也减少了胳膊的负担,是一种实用的设计。

推车要用巧劲,首先要把握好车子的平衡,车子前行必须平稳,切忌东倒西歪,否则会人仰马翻。其次是要掌握好车子的重心,走平路时,重心略微前倾;上坡时前倾大些,同时助跑;下坡重心垂直或略向后;满载上坡或倾倒时还要憋足一口气,以便发挥爆发力。

我们一群伙伴,像脱缰的野马,装上满车的粪土,冲向田间,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推起小车,一路小跑,毫不觉累,似老虎下山,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村南头有条小河,名叫潴龙河,春天少雨,河水干枯。向河东地里运肥,需要过河,河上有桥,但需绕路而行。我们干脆抄近道,推车行至河边,沿堤坡斜冲而下,借惯性冲过河底,一鼓作气顺势斜冲上对面的堤坡,翻过去就是良田。那时我们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看似平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到手则一气呵成,毫不费力。

到了休息时间,同伴们聚在一起,啦些家长里短,乡间趣闻。有时也会玩些小时候的游戏,如下四棋、扛腿、摔跤等,寻找乐趣。“下四棋”,即在地上划一大大的正方形,内画一个井字,共16个棋点,双方拥有各自相同的四颗棋子,可用小石子或枯树枝等来担当,双方棋子各异以便区分敌我。下棋的规则俗称“二吃一”,就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自己的两颗棋子可以吃掉另外一颗对方的棋子。我们有时一对一“扛腿”,有的地方叫“撞拐”或“斗拐”。战斗时需单脚着地,一边蹦着,一边用板着的那条腿的膝盖,去攻击对方身体,不允许用手推搡对方。一次次对撞,迫使对方两脚着地,或失去平衡倒下为止,方才罢休。那“摔跤”就更激烈了,是技巧和力量的较量。有时会摔得很惨,有一次一个同伴把衣服都撕裂了,扣子都摔掉了,但仍不服输,爬起来再摔,努力掰倒对方。休息时,热闹极了,不觉时间已至,人们还余兴未尽,乐而忘返。

秋末冬初,天气渐冷,地里的农活渐少,村两委又作出新的决定。为彻底改变田间缺水状况,打算在村西挖一个小水库,名曰“大井”。“人心齐,泰山移”,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誓要创造奇迹,让平地出平湖,旧貌换新颜,蓄水浇地。先挖出一条斜坡即“车道”,直通水库底。坡顶安装一绞车,用电机拉动,绞绳头拴一挂钩,挂住下边装满土的车子,人驾车子,像坐电梯,轻松驶上坡顶。推车一路穿过村子走到村东边。因潴龙河改道,河水一路往东而去。原来拐向北流的老河床早已弃用,如今挖水库,将挖出的土石,填入村东的河床故道,让废地变成良田,可谓一举两得。早上,天气渐冷,有人已戴上了帽子。我们小车队,一辆辆,成天往返于水库和小河故道之间,匆匆而行,忙个不停。头上散发着热气,身上的汗水,打湿了衣衫,人们高兴异常,精神焕发。小车越推越顺手,渐渐达到“人车合一”的境地,逐渐做到随心所欲,力气也在不断增长,后劲儿越来越足。不觉冬天转瞬而过,人们硬是在平地上挖出了一个小水库。当清澈的库水,用扬水机抽到地里,我们心中说不出的高兴。我们亲自见证了“人多力量大”的奇迹。见到涓涓流水,村民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在我的心目中,对秋收秋种的印象极深,至今还记忆犹新。农村有句谚语“三夏不如一秋长”。一到秋后,人们就忙活起来,既收又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前后大约要用一个月的时间。秋收秋种前,村里要层层动员,认真准备,像要打一场大的战役。

村里秋收秋种是流水式作业,分工明确,秩序分明。在最前边的是收割玉米的队伍,由妇女们组成。她们将一个个玉米棒子掰下来,装车运回场院,有人挥镰收割玉米秸秆,割后捆起,码放在地头。

玉米收割后,土地裸露出原来的模样,耕地队伍紧跟其后。三头牛拉一架犁,牛把式威风凛凛,手扶犁把,掌握着方向,长鞭一甩,震耳欲聋,牛儿吃痛,四蹄生风。铁犁经过,黝黑的土地,翻了个底朝天,土地肥沃,异常松软。后边紧接着有人赶牛拉着铁耙,将翻好的土地整平。

男子壮劳力们齐集在一起,动手调畦子。人拿镢头,沿拉好的绳线,按一定宽度,调起畦垄。后边是小车队,将晒干的土杂肥拌好良种,运到田间麦畦里堆放。

我们的任务是耩麦子,即用耧来播种小麦,木耧即当时的播种机。据史书上记载,耧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耧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耧腿,耧斗和耧杆几大组成部分。播种时,将牛套在耧杆内,一人牵牲口走在前边,拉着耧前进。耧上有耧斗,里面盛装拌好的种肥,耧斗下有一小孔,孔上有个闸门,控制种肥的流量。肥和种子顺着耧脚把种子播种到地里。一人在最后摇耧。这时吆喝牲口声,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给秋日空旷的原野增添了不少韵味。

王守贞大爷是当然的摇耧人,他也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摇耧是个技术活,下种的深浅,苗的稠稀全要靠他,这个角色只有精干的好把式才可担当。我的任务是将混合好的种肥用畚箕收起来及时倒进耧斗,我和韩克智一组,各把麦畦一头。我腰扎围巾,一手抓着畚箕的横梁,一手抓住畚箕尾部,收起粪土,一溜小跑赶上行进中的耧,将肥种适时倒入耧斗。此活富有节奏感,忙碌异常,等耧离开了我的活动范围,我才稍有空闲,抓紧喘口气,循环往复,忙个不停。忙活了一段时间,到了休息的时候。我们靠在地头的玉米秸堆上,美美地小歇一会儿,感到心情舒畅,无比惬意幸福。

播种完毕,后边的人用铁扒荡平畦土,浇好水,万事俱备只等小麦发芽。

繁忙的农村生活,使我身心得到了锻炼,有了巨大的成长进步。思想越来越成熟,真正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深知一粟一米来之不易,我们应勤俭节约,倍加珍惜

通过劳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三农生产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才能保证人民的生活之需。粮食也是工业生产的原料,粮食丰收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通过劳动我深切体会到劳动人民肩负的光荣重任和伟大历史使命,毛主席曾反复强调“以粮为纲”,兵书上也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劳动锤炼了我的身心,拉近了和劳动人民的思想距离。我贴近自然,受到了教育,学到了许多的劳动技能。劳动锻炼了我,身体变得强壮,越来越结实。立足广阔天地,相伴日出日落,我踏踏实实地忙好当下,满怀希望地迎接未来……[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