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些年的青春歲月(王京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那些年的青春歲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那些年的青春歲月》中國當代作家王京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些年的青春歲月

每一個人都有難忘的青春年華。每當我回憶起那段青春歲月,心中涌動着無盡的感慨和溫馨。 1968年秋天,高中畢業的我回到家鄉——鄒平縣好生公社代家大隊,開始了我的勞動生涯。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生活並不陌生,但真正經受農活的考驗還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

我和韓其華、安文君、韓克智等同齡人,早起晚歸,結伴而行。那時候我是半勞力,一天只記8分工,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鍛煉和考驗,才能夠進入整勞力的行列。

那年我十八歲,身高一米七二。長年的學校生活,身體缺少鍛煉,身材略顯單薄。當年的我朝氣蓬勃,風華正茂,正是好時候。決心在農村大顯身手,認真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和農村生活的艱苦歷練。

我開始乾的農活是推小車,車架由槐木做成,那時家鄉有專門做車的木匠,有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小推車可用來推糞、推土、推煤、推磚、推糧……在農村有着廣泛的用途。小推車只有一個輪子,行走轉彎,非常靈活,使用方便。那時幾乎各家各戶都有小推車,是農村必備的勞動工具之一。車架兩旁綁着兩個簍子,裡面可用來盛裝東西。在那個年代小推車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推車需要有力氣和技巧,重點要掌握好平衡,需要在實踐中逐漸摸索。我剛開始學推車,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翻了多少次車,才逐步掌握了推車的本領。推車時要兩手抓緊車把,彎腰用力把車駕起。肩上搭一車袢,民諺有「推車不怕慢,就怕掉了袢」的說法。把車袢跨上兩肩,車袢兩頭固定在車把,人用力向前,腰、腿、肩合力傳至小車,車子則順利前行。車輪上裝有軸承,前行不用花很大力氣。

車袢的作用很大,可幫助人們推車時分散負荷,減輕雙臂的負擔。尤其在爬坡時,全身的力量通過肩頭車袢轉移到車杆上,進而彎身躬腰推動車子向前。車袢通常用棉線編織而成,呈皮腰帶狀,外面用厚布包裹縫製。兩頭繫於車把兩端,搭於推車人頸後及兩肩之上,以便用力和控制小車平衡。車袢的設計使得推車人,能夠更有效地使用力量,同時也減少了胳膊的負擔,是一種實用的設計。

推車要用巧勁,首先要把握好車子的平衡,車子前行必須平穩,切忌東倒西歪,否則會人仰馬翻。其次是要掌握好車子的重心,走平路時,重心略微前傾;上坡時前傾大些,同時助跑;下坡重心垂直或略向後;滿載上坡或傾倒時還要憋足一口氣,以便發揮爆發力。

我們一群夥伴,像脫韁的野馬,裝上滿車的糞土,沖向田間,歡聲笑語,熱鬧非凡。推起小車,一路小跑,毫不覺累,似老虎下山,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村南頭有條小河,名叫瀦龍河,春天少雨,河水乾枯。向河東地里運肥,需要過河,河上有橋,但需繞路而行。我們乾脆抄近道,推車行至河邊,沿堤坡斜沖而下,借慣性衝過河底,一鼓作氣順勢斜衝上對面的堤坡,翻過去就是良田。那時我們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看似平常難以完成的任務,到手則一氣呵成,毫不費力。

到了休息時間,同伴們聚在一起,啦些家長里短,鄉間趣聞。有時也會玩些小時候的遊戲,如下四棋、扛腿、摔跤等,尋找樂趣。「下四棋」,即在地上劃一大大的正方形,內畫一個井字,共16個棋點,雙方擁有各自相同的四顆棋子,可用小石子或枯樹枝等來擔當,雙方棋子各異以便區分敵我。下棋的規則俗稱「二吃一」,就是在一條直線上的自己的兩顆棋子可以吃掉另外一顆對方的棋子。我們有時一對一「扛腿」,有的地方叫「撞拐」或「斗拐」。戰鬥時需單腳着地,一邊蹦着,一邊用板着的那條腿的膝蓋,去攻擊對方身體,不允許用手推搡對方。一次次對撞,迫使對方兩腳着地,或失去平衡倒下為止,方才罷休。那「摔跤」就更激烈了,是技巧和力量的較量。有時會摔得很慘,有一次一個同伴把衣服都撕裂了,扣子都摔掉了,但仍不服輸,爬起來再摔,努力掰倒對方。休息時,熱鬧極了,不覺時間已至,人們還餘興未盡,樂而忘返。

秋末冬初,天氣漸冷,地里的農活漸少,村兩委又作出新的決定。為徹底改變田間缺水狀況,打算在村西挖一個小水庫,名曰「大井」。「人心齊,泰山移」,全村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誓要創造奇蹟,讓平地出平湖,舊貌換新顏,蓄水澆地。先挖出一條斜坡即「車道」,直通水庫底。坡頂安裝一絞車,用電機拉動,絞繩頭拴一掛鈎,掛住下邊裝滿土的車子,人駕車子,像坐電梯,輕鬆駛上坡頂。推車一路穿過村子走到村東邊。因瀦龍河改道,河水一路往東而去。原來拐向北流的老河床早已棄用,如今挖水庫,將挖出的土石,填入村東的河床故道,讓廢地變成良田,可謂一舉兩得。早上,天氣漸冷,有人已戴上了帽子。我們小車隊,一輛輛,成天往返於水庫和小河故道之間,匆匆而行,忙個不停。頭上散發着熱氣,身上的汗水,打濕了衣衫,人們高興異常,精神煥發。小車越推越順手,漸漸達到「人車合一」的境地,逐漸做到隨心所欲,力氣也在不斷增長,後勁兒越來越足。不覺冬天轉瞬而過,人們硬是在平地上挖出了一個小水庫。當清澈的庫水,用揚水機抽到地里,我們心中說不出的高興。我們親自見證了「人多力量大」的奇蹟。見到涓涓流水,村民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在我的心目中,對秋收秋種的印象極深,至今還記憶猶新。農村有句諺語「三夏不如一秋長」。一到秋後,人們就忙活起來,既收又種,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前後大約要用一個月的時間。秋收秋種前,村里要層層動員,認真準備,像要打一場大的戰役。

村里秋收秋種是流水式作業,分工明確,秩序分明。在最前邊的是收割玉米的隊伍,由婦女們組成。她們將一個個玉米棒子掰下來,裝車運回場院,有人揮鐮收割玉米秸稈,割後捆起,碼放在地頭。

玉米收割後,土地裸露出原來的模樣,耕地隊伍緊跟其後。三頭牛拉一架犁,牛把式威風凜凜,手扶犁把,掌握着方向,長鞭一甩,震耳欲聾,牛兒吃痛,四蹄生風。鐵犁經過,黝黑的土地,翻了個底朝天,土地肥沃,異常鬆軟。後邊緊接着有人趕牛拉着鐵耙,將翻好的土地整平。

男子壯勞力們齊集在一起,動手調畦子。人拿钁頭,沿拉好的繩線,按一定寬度,調起畦壟。後邊是小車隊,將曬乾的土雜肥拌好良種,運到田間麥畦里堆放。

我們的任務是耩麥子,即用耬來播種小麥,木耬即當時的播種機。據史書上記載,耬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耬的結構比較複雜,可分為耬腿,耬斗和耬杆幾大組成部分。播種時,將牛套在耬杆內,一人牽牲口走在前邊,拉着耬前進。耬上有耬斗,裡面盛裝拌好的種肥,耬斗下有一小孔,孔上有個閘門,控制種肥的流量。肥和種子順着耬腳把種子播種到地里。一人在最後搖耬。這時吆喝牲口聲,人們的說笑聲,交織在一起,給秋日空曠的原野增添了不少韻味。

王守貞大爺是當然的搖耬人,他也是遠近聞名的木匠。搖耬是個技術活,下種的深淺,苗的稠稀全要靠他,這個角色只有精幹的好把式才可擔當。我的任務是將混合好的種肥用畚箕收起來及時倒進耬斗,我和韓克智一組,各把麥畦一頭。我腰扎圍巾,一手抓着畚箕的橫樑,一手抓住畚箕尾部,收起糞土,一溜小跑趕上行進中的耬,將肥種適時倒入耬斗。此活富有節奏感,忙碌異常,等耬離開了我的活動範圍,我才稍有空閒,抓緊喘口氣,循環往復,忙個不停。忙活了一段時間,到了休息的時候。我們靠在地頭的玉米秸堆上,美美地小歇一會兒,感到心情舒暢,無比愜意幸福。

播種完畢,後邊的人用鐵扒蕩平畦土,澆好水,萬事俱備只等小麥發芽。

繁忙的農村生活,使我身心得到了鍛煉,有了巨大的成長進步。思想越來越成熟,真正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深知一粟一米來之不易,我們應勤儉節約,倍加珍惜

通過勞動,我深刻地認識到三農生產的重要性。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人們常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生產關係到人民的生活,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才能保證人民的生活之需。糧食也是工業生產的原料,糧食豐收才能保持國民經濟正常運行。通過勞動我深切體會到勞動人民肩負的光榮重任和偉大歷史使命,毛主席曾反覆強調「以糧為綱」,兵書上也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勞動錘鍊了我的身心,拉近了和勞動人民的思想距離。我貼近自然,受到了教育,學到了許多的勞動技能。勞動鍛煉了我,身體變得強壯,越來越結實。立足廣闊天地,相伴日出日落,我踏踏實實地忙好當下,滿懷希望地迎接未來……[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