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邦乔维(Bon Jovi)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乔恩•邦•乔维
乔恩•邦•乔维
原文名 Jon Bon Jovi
出生 1962年3月2日
美国新泽西州
国籍 美国
职业 歌手,演员

基本信息

乔恩·邦·乔维(Jon Bon Jovi),1962年3月2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他原名约翰·法兰西斯·邦乔维(John Francis Bongiovi Jr.),是美国新泽西州流行金属、硬摇滚乐队邦·乔维(Bon Jovi)的创始团员和主音,也是一位作曲家和演员。至2008年四月,邦·乔维乐团在全球售出之专辑已逾一亿两千万张,乔恩·邦·乔维的个人专辑之销售量则逾一千万张。他也是美国室内美式足球队费城灵魂队的东家。多次参与电影演出。

早年经历

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

和大多数摇滚歌手一样,Jon在学校里是个让人头疼的学生。

在小学五年级时Jon曾被学校开除,起因是这样的:他同班的一个小女孩十分迷恋他,经常从背后扯他头发。可是Jon并不喜欢那样,于是有一天在阅览里他问他的朋友要怎么办,他朋友说:"如果她敢那样对我,我会给她一巴掌。"......那个女孩又来了,Jon果然那样做了。结果......下场很悲惨。

中学时Jon被父母送进了一个全是男孩的天主教学校,他在那里整天做着成为摇滚巨星的白日梦。结果没有通过数学和英语,被迫在高二那年转学了。在中学剩下的日子里这首歌里他写到:"I never went to college, I don't have a degree.Let's say I went to learned all I know on the streets."(我从没上过大学,也没有学位,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在街头学到)。Jon曾说过,酒吧就是他的大学,那里使他了解了他在学校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对他来说,的确如此。

梦想成真

从14岁起Jon开始弹吉它,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结识女孩。但当他听到Southside Johnny和Bruce Springsteen的音乐后,他明白了自己想要干什么。此后,他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高中毕业后,Jon去了纽约在他堂兄的录音室里打杂,同时跟随几个很有名气的老师学习声乐技巧。录音室的工作十分辛苦(Jon说他曾因拖地累得躺在地上),并且薪水很少(每周50美元)。但Jon可以在工作之余学习作曲,并且最终得到了录制自己的歌的机会--就是那首《Runaway》。在Jon的努力下,这首歌得以在当地电台播出,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开始来敲Jon的门了。于是,Jon召集了乐队成员组成了乐队(最初的吉它手是Dave Sabo,即之后Skid Row的吉它手,后来Richie Sambora毛遂自荐,Jon选择了Richie)。乐队最初的名字是The Wild Ones。起初,但Jon坚持要求要一份整个乐队的合同。唱片公司妥协了,不过老板要求Jon把名字改成更英式化的Jon Bon Jovi,而乐队则要以他的名字Bon Jovi命名。Bon Jovi就此诞生,开始了一段传奇。 在《BON JOVI》(1984) 《78000 FAHRENHEIT》 (1985)这两张专辑后,真正带给Bon Jovi巨大成功的是在《SLIPPERY WHEN WET》 (1986)。这张专辑一发行销量就突破了一千万张,Jon成了真正的摇滚巨星。不过Jon自己并不很喜欢这张专辑,他认为这张专辑制作太匆忙了,没有创造力。关于这张专辑的封面有一个:Jon不喜欢唱片公司原先设计的封面,决定重新做。但是时间很紧迫了,在离最后期限只有6个小时的时候,Jon突发奇想,他抓起一个喷壶,把一个黑色塑料袋喷湿,然后用手指在上面写上"Slippery When Wet",说:"这就是封面了……它在架子上不会很显眼,但就响力的乐队,也是这两张专辑真正奠定了他们在摇滚乐界的地位。这两张专辑的成功也让Jon有了回报家人的机会,他一口气买了四套房子。一套留给自己和新婚妻子,一套给他的父母,另两套分别给他的两个弟弟。"我们是有着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因此我们家人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所以我要与我关心的人分享我的成功。"Jon说。Keep The Faith:找回人生和音乐的意义。

《Keep The Faith》也许并不是Bon Jovi最成功的一张专辑,但对于Jon来说这张专辑却具有非凡的意义。

话要从头说起。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漫长的巡回演出让乐队成员筋疲力尽,Jon决定让乐队休息一段时间,乐队成员各自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在这段休息期内,Jon为电影《Young Guns II》作了一张电影原声音乐唱片《Blaze of Glory》(1990)。这张唱片也可以看作是Jon的个人专辑,因为这张唱片从词曲到制作全都由Jon一手包办,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这张专辑带给Jon个人很多荣誉,他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的提名,并且获得了当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奖,这是Jon自己也没有料到的。但是Jon并没有因此而高兴,他开始怀疑自己:"我觉得自己竟变得如此浅薄,因为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写歌、巡演。"1990到1992年对Jon来说是他人生最低潮的时期。他怀疑自己已没有了创造力,他失去了创作的激情。在加州的阳光下,他整日喝酒,时期的自己了,他要做一些改变。他剪掉了自己的一头标志性的长发(这甚至成了CNN当时报道的新闻),他也抛掉了那些繁琐华丽的重金属装饰,宣称:"不要矫饰,只要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下,《Keep The Faith》成为标志Bon Jovi转型的一张专辑,Jon十分看重这张专辑,他要走自己想要的音乐路线,不同于以往的《SLIPPERY WHEN WET》和《NEW JERSEY》。在制作这张专辑之前,Jon花了三周时间隐姓埋名,骑着摩托游历了一番美国未开垦地。这次旅行让他很快乐:"当你从早晨7点起来后就一直骑行直到晚上7点,这真让人满足。"

这张专辑里的许多歌背后都有Jon自己的小故事:

《Dry County》:一天Jon旅行到新墨西哥州的某处,他十分口渴,就去了公路边的服务区要水喝,在那里他遇到一个老头请他一起穿越边界去玩飞镖,他于是就去了,玩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他写下了这首悲凉的长篇叙事诗:《Dry County》

《Bed of Roses》:这首著名的歌曲是Jon在喝了一整瓶伏特加后,回到旅馆房间写下的。有歌迷问他是否有歌是为他的妻子而写,他说了这首歌。

总之《Keep The Faith》中倾注了Jon很多心血,这张专辑中有6首歌的词曲是Jon自己包办的,俨然成了他的半张个人专辑。从中也可以看出Jon所作出的有些冒险的大胆改变是值得的。在《Keep The Faith》中他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和音乐。

从男孩到男人的历程

1、《These Days》(1995)

经历了Alec离队等种种风波之后,Jon思考了关于这支乐队的很多东西。"我最初组乐队的原因之一是我想要拥有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和悲哀的朋友,我想要感受友谊,一起哭泣、欢笑。但是你如果长时间一直做某事的话,时间会让你忘掉那件事的意义。实际上有一段时间我的梦想被污染了。但是当做《These Days》时,我感觉又回到了最初的目的。我思考了每一件事--这个摇滚乐队的喜悦和乐趣--这些都在新专辑《These Days》中。"同时,变得成熟了的Jon也更深地思考了关于人生和社会的问题:"我几乎每天都会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所有这些美好的事都发生在我身上?',当你走过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身旁或者看到一个昨晚没吃饭的孩子时,不由得怀疑这个上帝,什么出错了?难道他不在57号大街工作吗?"这张专辑中的《Hey God》和《These days》都表达了这样的思考,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张带有些悲伤情怀的成人化的专辑向歌迷们宣告:Bon Jovi已不再是从前那些青涩狂野的少年了。

2、《Destination Anywhere》(1997)

《These Days》之后,Jon决定让乐队暂时休息,给乐队成员们一些各自发展的空间。在这段时间Jon接拍了几部电影,在拍电影的间隙Jon出了这张叫《Destination Anywhere》的专辑。这张专辑明显地不同于以往的Bon Jovi的风格,Jon用一种更深沉、内敛的方式表达了他在35岁时的心情。他说他不会再像20几岁时那样写些"You Give Love a Bad Name"或者"Never Say Goodbye"之类的表达18岁少年的情感的歌了。此时的他已不是当年的那个Jon Bon Jovi了。这张稳重、内敛的专辑在美国并不受欢迎。Jon曾悲哀地说在美国人们不理解他的歌词:"没人理解"Chelsea"(《Midnight In Chelsea》)的意思,我试图解释那是英国的一个地方,但没人理睬。"但在欧洲和亚洲,这张专辑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unce》(2002)

在沉寂了5年之后,Bon Jovi终于又以一个团体的形式回到了歌迷的视野之中。新一代的年轻歌迷通过这两张专辑的两首主打歌《It's my life》和 《Everyday》重新认识了Bon Jovi。Bon Jovi也成为了同时代唯一一支仍活跃在乐坛的流行金属乐队。Jon大声向歌迷宣布他们已不再是Boy-band而是Man-band。20年的时间,Bon Jovi伴着歌迷一起成长。Jon曾感慨地说:"你看那个前排的小女孩,她大概只有13、14岁,当年她的妈妈也许也像她一样,站在前排听我唱歌……我唱得太久了,整整两代人的时间了……"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沧桑,Jon或许有些疲惫了,他的生活的重心也不再完全放在音乐上,演戏、经营球队、参加慈善活动和政治活动、享受家庭温暖……如他所说:"现在是享受一下生活的时候了。"但是他歌里所宣扬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生活的态度却从没改变过,一直激励着那些喜欢他的歌的想要认真生活的人们。对于Jon和他的歌迷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热爱生活,享受自己的生命在每一天。Jon故事仍在继续......

主 唱

Bon Jovi领导了pop-metal的时代潮流,他10年来走在时代前沿支配着主流硬摇滚、金属摇滚的发展趋向!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他们名利双收!乐队的成员只有Jon Bon Jovi(乔恩·邦·乔维, 吉它兼主唱)、AlecJohnSuch(艾力克·约翰·萨其,贝司手)、Tico Torres(蒂考·托勒斯,鼓手 )、Richie Sambora(里奇·萨姆鲍勒, 吉他手)和大卫·布莱恩(David Bryan, 键盘手,1962年2月7日生于新泽西州)。从80年代至今,乐队一直保持着健康而充满活力的音乐风格。在充满了叛逆性的重金属摇滚乐中,这是颇为罕见的。

Jon Bon Jovi(琼·邦·乔维)1962年3月2日生于新泽西州,作为乐队的灵魂人物,他的才能体现在歌曲的创作上!高亢的嗓音与Def Leppard不相上下!早在他少年时,就和当地的David Rashbaum(大卫·布莱恩,)玩起了rock & roll,1983年5月,他们同当地乐手Richie Sambora(里奇·萨姆鲍勒),AlecJohnSuch(艾力克·约翰·萨其,贝司手)、Tico Torres(蒂考·托勒斯,鼓手)组成了这支在未来注定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乐队!1984年1月,Bon Jovi.推出了首张同名专辑,其中单曲RunAway很快进入了英美排行榜前40名。1985年5月,专辑《7800 Degrees Fahrenheit》以50万的销量成为。

乐队首张金唱片。1986年10月,专辑《Slippery When Wet》在美国名列榜首,直到第二年底,销量已达到800万张。同年11月,一首《You Give Love A Bad Name》在美国billboard排名第一,成了他们第一首销量达百万的单曲。1989年,乐队又发行了一张重要的新专辑,《New Jersey》,此时的Bon Jovi已经是世界重量级的摇滚巨星了!世界各地排行榜都要给他们留出冠军宝座!这时他们开始了长达18个月的国际巡回表演,之后就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沉默,1992年终于推出专辑《Keep The Faith》,做为硬摇滚的老大级人物虽然专辑并没有引起巨大的轰动,但仍然是一张举足轻重的绝好作品!1994年乐队出了历年精选合辑!1995年他们又发行了专辑《These Days》,在英美和亚洲各地均获成功。2000年的《Crush》被誉为让新一代美国人重新燃起象他们的长辈一样热爱摇滚火炬之作,在 CNN Worldbeat, 欧洲总排行, 英国, 德国, 荷兰, 意大利, 比利时, 瑞士, 澳大利亚, 巴西, 阿根廷, 墨西哥, 秘鲁, 印度, 芬兰等国排名第一。2002年《Bounce》Billboard 200排名第二, 在欧洲总排行列第一。2005年《Have a Nice Day》,德国, 日本,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墨西哥, 荷兰, 瑞士, 奥地利, 秘鲁, 韩国等排名第一,在美国, 英国, 西班牙, 土耳其, 香港, 希腊等排名第二。2007年的《Lost Highway》第一周就成为Billboard 200榜首专辑,并在德国, 荷兰, 泰国, 日本, 瑞士, 奥地利, 台湾, 加拿大, 丹麦,欧洲总排行列第一,在英国, 澳大利亚, 西班牙, 新西兰等成为亚军专辑。

乐队25年来始终保持着超一流乐队的水平和商业成绩,全球唱片销量超过一亿两千张。邦乔维乐队至今保持着硬摇滚专辑在Billboard上的两项纪录。专辑:Slippery When Wet 保持了Billboard 200榜首最多周的纪录。专辑:New Jersey 同时五首歌进入前十,这是硬摇滚专辑的另一纪录。其职业生涯至今的十张唱片,有九张在美国成为白金。在澳大利亚,七张成为排行榜榜首专辑;在欧洲和加拿大,六张成为排行榜榜首专辑;在英国,五张成为排行榜榜首专辑;在日本,四张成为排行榜榜首专辑;在美国,三张成为Billboard排行榜榜首专辑:Slippery When Wet,New Jersey 和 Lost Highway。另外,乐队在 Billboard Hot 100 单曲榜中有十九首歌进入前四十,五首成为榜首:("You Give Love a Bad Name", "Livin' on a Prayer", "Bad Medicine", "I'll Be There for You","Blaze of Glory")。此外,在其他排行榜如CNN World Beat,Hot Country Songs chart等有更多专辑或单曲成为榜首。

乔维Bon Jovi在"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十大摇滚乐队排名"中排名第九,由华尔街100名新闻记者和社会学家评选得出。邦乔维Bon Jovi 在一次全球有史以来最佳摇滚乐队的评选结果中取得亚军,全球四十多个国家数百万人参与了评选。

音乐经历

Bon Jovi一直做的是Def Leppard的和谐金属加上Bruce Springsteen的平民情怀;说什么"Family Rock",从八十年代的起始到鼎盛再到,是Bon Jovi努力开创了一个用金属覆盖主流摇滚的时代。

当年的Jon Bon Jovi在Sayreville高校的时候遇上了David Bryan(他当时还用原名David Rashbaum),后来David Rashbaum转到纽约去攻读一所音乐学校,Jon Bon Jovi也跟了去,他在一个亲戚所开的Power Station录音室里做了一些打杂的工他的收录到一张合辑中。合辑一出《Runway》立刻受到各电台疯狂点播,长岛电台进一步想邀请他做现场演出,与是Jon Bon Jovi号召集了老朋友键盘手David Rashbaum,鼓手Tico Torres以及Jercy合唱团的贝斯手Alec John Such。后来在一场表演结束时的后台,Richie Sambora主动找上Jon Bon Jovi,并宣称自己是最佳吉他手人选。虽然刚开始有点心存怀疑,但Jon Bon Jovi还是被这名吉他手的自信和才华所吸引,乐队定名Bon Jovi并和Mercury唱片公司签约。首张同名专辑1984年1月推出,单曲《Runaway》闯进Top 40,MTV台也强力配合播送,Bon Jovi一出道就为当时美国乐界吹来新空气。和那些金属狂人们凶神恶煞般的装扮相比,Bon Jovi时髦的外型和音乐一样合乎大众胃口:紧身皮裤加绚丽的头巾、撕裂的恤衫、超大的饰品、吹膨的长发、画眼线都是他们的标志,并且他们总是能上演令人心潮澎湃的现场。经过一系列成功的演出,Bon Jovi积极向上、性感、健康的气质和乐风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到了1986年,Bon Jovi划时代意义的第三张专辑《Slippery When Wet》推出,全球销量达到了1300多万张,其中的单曲《Living On A Prayer》和 《You Give Love A Bad Name》双双升到了Billboard单曲榜首。Jon Bon Jovi的出身和惨淡经历以及乐队创作出的紧张并不夸张,振奋并不过分的金属旋律让不分白领、蓝领的听众都陷入Bon Jovi的摇滚狂潮中。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重金属热潮造就了这张热门专辑,让它停留Billboard排行榜40周之久、蝉联冠军达8周,Bon Jovi也藉此晋身摇滚巨星行列。乐队的成功当然来自于音乐的优异品质,但他们的出色外型,尤其是Jon Bon Jovi天生的封面人物面孔,逐渐成为MTV的播放主力和青少年贴在卧室墙上的最爱。

Bon Jovi的流行硬式摇滚风格可说为八十年代末期开拓出新的女性听众版图,更启发了硬式摇滚与流行音乐两者间的大融合。他们在推广自己的同时把金属乐质感而厚重的一面也带给了整个音乐界甚至整个流行文化。随后一次很有纪念意义的决定性的演出是Jon Bon Jovi和Richie Sambora在1986年的MTV音乐奖上的现场,单靠木吉他伴奏演唱了单曲《Wanted Dead Or Alive》和《Livin' On A Prayer》,震撼了当时到场的每一个观众,甚至包括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自此奠定了Bon Jovi雄霸摇滚乐界的地位,Jon Bon Jovi登上滚石杂志的封面,演唱会一票难求,所到之处媒体争相报导......Bon Jovi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团体契合着当时的音乐和大众审美趣味。《Slippery When Wet》的成功只是大场面的开始,他们在1988年10月推出的一张真正的叫好又叫座的专辑《New Jersey》把Bon Jovi的影响推置颠峰。

Bon Jovi对家乡的礼赞和对金属乐旋律性的出色驾驭把Pop-Metal在当时所能表现的气质发挥得饱满而热烈。乐队最出色的抒情歌《I'll Be There For You》也出自这张专辑,当时金属乐在乐坛铺天盖地,而Bon Jovi则可以呼风唤雨。此后乐队展开了长达14个月的巡回演出。1989年8月Bon Jovi参加莫斯科和平音乐节,在奥林匹克体育馆展开历时两天的摇滚乐圣宴,揭示拒绝毒品、酒精的主题,并将美式摇滚引进当时局势相当紧张的苏联。据说当时的苏联还特地引进《New Jersey》,可见Bon Jovi该时的国际影响和所能产生的独特渗透能力。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形象交相辉映,与那些动不动就跟性和毒品纠缠的乐队相比,究竟那种音乐更纯粹些?而相对与健康的精神,又怎么能够建立在不加约束的限制的放纵之上?这也许是Bon Jovi能够得以常青的一个原因。

功成名就后的后Bon Jovi开始进作,当时工作得相当辛苦,有时候他甚至累得趴在地上。但Jon Bon Jovi并不以打杂为苦,因为他每天在录音室里,可以见到许多知名的摇滚乐团进进出出,看到许多心中仰慕的乐手丰采。热爱音乐的他暗自发誓,有朝一日,他一定要在摇滚乐界出人头地。于是Jon Bon Jovi在工作空档中绝对不轻言打盹休息,他会等到乐团的人走光后,偷偷留在录音室中练习自己创作歌曲,有时遇到还未下班的乐师,会主动请教一些创作的要诀,这些都让他受用无穷。直到Jon Bon Jovi创作的《Runway》被纽约长岛电台DJ Chip Hobart相中,在当地的并不怎么浓的摇滚专辑,和吉他之神Eric Clapton一起合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就在人们为此对乐队前途议论纷纷的时候,1992年,Bon Jovi又联合推出了第五专辑《Keep The Faith》,专辑中有着鲜明的九十年代色彩,在歌曲内涵或音乐性上的进步,都获得乐评与乐迷的一致肯定。尽管自八十年代晚期流行摇滚的曲风逐渐式微,乐迷们醉心于更狂躁的Grunge,但是Bon Jovi证明他们在快速变迁的流行音乐市场依然能够屹立不摇。到1994年Bon Jovi出版了乐队的第一张精选专辑《Crossroad/The Best Of BonJovi》,在Grurge的滚滚大潮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前后销出了1000多万张,在岁月的流逝和潮流的变幻中,Bon Jovi始终因为其特有的气质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时间和人都在变化,有多少已经成过眼烟云,Bon Jovi没有像Beatles那样被过度诠释,但他们依然有着自己的乐队和音乐生命,这的作品相比,这张专辑显得色调灰暗。再过一年,Richie Sambora也推出了第二张个人专辑《Undiscovered Soul》,走的还是当年摇滚风格的路线,虽说少了些重金属成份,只是时代真的变了,这两张专辑都没有获得应有的成功。但是在大洋彼岸的英国,《Destination Anywhere》使Jon Bon Jovi获得了当年英国音乐奖的最佳男歌手的荣誉。以后由于Jon Bon Jovi一直沉醉于电影表演和家庭生活,Bon Jovi的新专辑也一直迟迟未能推出。直到2000年6月推出《Crush》,新专辑是对八十年代音乐风格的一次回归,保持了Bon Jovi一贯坚持的健康、流行的曲风,歌曲的可听性很强,新专辑在商业上的成绩不错,刚一推出就打上billboard专辑榜的Top 9,在欧洲则很快的卖出了白金销量。凭借着出色的《Crush》,Bon Jovi将自己的演艺带入了新的世纪。

2001年5月22日,第一张场演唱会专辑《One Wild Night Live》,其中记录了乐队自1985年至2001年历年现场演唱会的精华部分。在2002年,乐队的第八张专辑《Bounce》已经将关怀变成了温情脉脉直抵内心的情歌。抛开那些咬文嚼字的音色和节奏,抛开那些雷同、守旧之类的评价,Bon Jovi还是挺本色的一个乐队。无论他们做情歌、做重金属,但是一直都坚持着自己本分的音乐创作态度,用Pop-Metal的形式实践着对处在社会底层人们的关怀,以一首关注贫穷导致犯罪的《Right Side of Wrong》达到所能表现的极致。

Bon Jovi永远不会像那些文化人一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怜悯那些底层的人们,而是和他们一样,用平铺直叙的表达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去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在Bon Jovi那里找得到自己,找得到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以及在面对现实生活本身时所应该采取的态度。Bon Jovi也许称不上伟大,和Bruce Springsteen一样,他们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虚妄和自欺。《Have A Nice Day》即使是回归也不可能重现当年的风采,我们也可能是在更多的体育和慈善场合看到Jon Bon Jovi,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够传奇曲折,却实实在在。说影响,即使Bon Jovi现在仍在出专辑也比不上已经消逝的Nirvana;说商业,唱片卖得再好也比不上MJ;即使是打着旗号向Bob Dylan和Johnny Cash致敬,但他们到老也不会和这些人比肩;当然还有Metallica或者更多的金属死忠……别相信那些"Family Rock"等近乎戏噱称呼,Bon Jovi带给你的,或者说带给他们自己的,再或者说带给音乐的,有永远专属于"Bon Jovi"自己的东西,而那曾经闪亮的青春的光泽,毕竟是属于不灭的生命力的激情飞扬和积极光芒。

个人生活

美国老牌摇滚乐队邦·乔维麻烦缠身。先是乐队对于落榜福布斯十强心存不甘,接着又有早年的不雅照在网络曝光。这些照片来自乐队的巡演经理里奇·布赛特(Rich Bozzett),他在新书《性、毒品和邦·乔维》(Sex, Drugs And Bon Jovi)中收录了这些照片。该书揭露了邦·乔维乐队1983-1989年间巡演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刚刚出炉,在音乐界的排名中,爱尔兰摇滚巨星U2以1亿3千万美元的年收入夺冠。澳大利亚重金属乐队AC/DC、美国天后碧昂斯、老将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小甜甜布兰妮分别进入前五。进入前十名的还有Jay-Z、Lady Gaga、黑眼豆豆、酷玩,以及乡村歌手尼·切斯尼和托比·基斯。近日《纽约邮报》在一篇文章中说:"乔恩大为恼火,乐队成员也忿忿不平。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没能登上音乐界的榜单。邦·乔维乐队从2月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巡演,和他同时代的U2、布鲁斯·斯普林斯汀都在榜单上,就连布兰妮也得了第五名,今年她什么事都没做。"看到这篇报道后,福布斯的一位发言人作出了回应:"福布斯估算了每个艺人或团体在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间的收入,包括版税、许可费、演唱会、商品销售、音乐销售的收入。在这其中的八个月,邦·乔维没有举行巡演。"随后邦·乔维的一位代表否认了之前的报道,称其相当"荒谬"。他说乐队在巡演过程中休息了八个月,因此没指望会登上今年的榜单。他最后强调:"明年情况就不一样了。乐队目前的巡演在北美排第一,全世界排第二。"

更让邦·乔维苦恼的是刚刚发生的艳照事件。名人新闻网站TMZ公布了12张乐队80年代巡演期间的照片,其中有乐队的休闲生活、与迈克尔·杰克逊的合影,还有两张不雅照片。这些照片出自里奇·布赛特本月26日发行的新书《性、毒品和邦·乔维》。目前这本书售价24.95美元,在该书官网和亚马逊均可购买。那些不雅照片是在1985年,乐队核心人物乔恩·邦·乔维22岁时拍摄的。布赛特说,最初拍摄这些照片打算作为推广乐队的噱头,结果这个拙劣的宣传计划终于演变成了足以扼杀乐队事业的性丑闻。事件以摄影师的死和照片的失踪而不了了之。布赛特回忆:"惊慌失措的乔恩马上打电话给他的经理道克·麦卡吉(DocMcGhee),告诉他必须尽快追查那些照片。"照片一直被布赛特收藏在一个保险箱里,直到他决定写这本书的时候,才让这些尘封了20多年的秘密再度面世。

1983到1989年间正是邦·乔维从初出茅庐的小子成长为超级巨星的阶段。从1982年出道,到1990年乐队非正式解散,邦·乔维从最初的只为几百人演出,发展到销售了13000万张专辑,为全世界的3400多万歌迷表演。作为乐队当时的巡演经理,布赛特在书中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说:"乔恩从来不愿谈论乐队早年的日子,但是现在他的歌迷终于可以知道,当时的巡演生活是怎样的情况……疯狂的歌迷、毒品、酒精、性,都是巡演的一部分。"布赛特用去年的专辑《The Circle》(圈)来形容乐队的生活。他说乐队从一开始就被一个密不透风的圆圈包围着,圈外的人从来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现在作为圈内人,他将首次曝光里面的秘密。书中收录了上百张当年拍摄的从未面世的照片,真实再现了乐队巡演期间的幕后生活。除了艳照之外,书中的另一个主题--毒品是最令人关注的。布赛特透露,乔恩几乎在每次演出前后都要吸毒,乐队还被牵涉进了当时规模最大的可卡因和大麻走私案件之一。在接受机场安检和药品管理局的检查时,乐队总是麻烦不断,乔恩还接受过脱衣检查。此外,书中还揭露了很多重要事件的幕后细节:《Slippery When Wet》巡演如何让乐队在1987年的股灾中幸免于难,内耗和工作过度如何导致乐队在1990年非正式解散,1992年的重组又是怎样发生的。

《性、毒品和邦·乔维》的内容与邦·乔维一贯的良好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书的出版并未获得乐队的授权。一位乐队发言人对艳照和新书作出回应:"这些是一次拍摄中被弃用的镜头。每个人在22岁的时候都应该是这么幸运的。我们记得里奇是个很好的家伙。当乐队越来越成功时,他却最终越了界。

人物评价

在《人物》杂志2010年"最性感男士"前十榜单中,美剧《广告狂人》男星乔·哈姆(Jon Hamm)排名第二,凯南·鲁兹(Kellan Lutz)第三,歌手德拉克(drake)第四,美剧《欢乐合唱团》男星马修·莫里森(matthew morrison)第五,乔恩·邦·乔维(jon bon jovi)第六。

视频资料

Conan.O.Brien今夜秀,特约嘉宾伊娃·门德斯, 乔恩·邦·乔维

参考文献

邦-乔维正式入驻摇滚名人堂 共卖出超1.2亿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