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邱楠生

来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的图片

邱楠生, 男,福建连城县人,1968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1989年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煤田地质勘探本科毕业,1991年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煤田、油气田勘探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日期----1968年7月

出生地点----福建连城县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淮南矿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物简介

1998.10-1999.4在美国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1994年7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沉积盆地定量分析和油气成藏机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沉积盆地温压场、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和油气成烃成藏史分析。主讲《沉积盆地温压场》和《地质过程定量模拟》硕士研究生课程。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第一作者论文有11篇被SCI收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得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担任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值模拟研究室主任,组织和管理油气成藏数值模拟实验室。

研究领域

⑴油气成藏史和成藏机理;⑵油气藏形成与分布;⑶沉积盆地热体制和热历史研究;⑷沉积盆地温压场。

科研工作

【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有机质自由基热演化的时间-温度效应机制研究(40472066)"(研究期限:2005-2007年)

【2】国家"973"二级课题"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生烃条件与生烃史分析(2005CB422102)" (研究期限:2005-2008年)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碳酸盐岩地区有机质高-过成熟的热演化历史及古地温恢复方法探"(研究期限:2006-2008年)

【4】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重大项目的二级课题"渤海湾地区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与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研究期限:2006-2008年)

【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沉积盆地中微量元素抑制或催化有机质成熟的机理(40342014)"(研究期限:2004-2004年)

【6】中石化"十五"重大项目"郯庐断裂中段两侧盆地烃源岩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P03007)"课题(研究期限:2003-2005年)

【7】国家"973"二级课题"典型叠合盆地热历史恢复方法研究(G1999043302)"(研究期限:2000-2004年)

【8】中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沉积盆地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有机-无机作用成因机理(03E7011)"(研究期限:2003-2005年)

【9】中石化西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大型科研项目"准噶尔盆地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演化历史和油源贡献"课题 (研究期限:2004-2007年)

【10】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基金项目"沉积盆地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区古地温恢复方法探索(03108)"(研究期限:2003-2005年)

【11】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2001BA605A09)"(研究期限:2000-2003年)

【12】SINOPEC"十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八面河油田成藏组合模式研究"(研究期限:2000-2003年)

【13】CNPC"九五"项目三级课题"柴达木盆地温压场研究(970208-04-01)"(研究期限:1996-1998年)

【14】国家"973"配套项目"黄骅坳陷歧口凹陷下第三系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模式"(研究期限:2003-2004年)

【15】胜利油田横向课题"沾化凹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及模式研究"(研究期限:2005-2006年)

主要论著

[1]邱楠生,苏向光,李兆影,柳忠泉,李政,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⑷:1127-1135. [SCI收录]

[2]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朱映康. 碳酸盐岩层系热历史恢复的有机质自由基古温标研究. 地质学报,2006,80⑶:390-397.

[3]邱楠生,汪为孝,谢明举,沉积盆地中镜质组反射率异常的物理化学环境探讨.地质学报,2006,80⑾:1760-1769.

[4]庞雄奇,邱楠生,姜振学,2005,油气成藏过程定量模拟.石油工业出版社.

[5]Qiu Nansheng,Zha Ming,Wang Xulong,Yang Haibo,2005,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Junggar Basin,Northwest China: Constraints from Ro and apatite fission track modeling. Petroleum Geosciences,11⑷:361-372.[SCI收录]

[6]邱楠生,李慧莉,金之钧,2005,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热历史恢复方法探索.地学前缘,12⑷:561-567.

[7]邱楠生,胡圣标和何丽娟,2004,沉积盆地热体制研究的理论和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240pp.

[8]Qiu Nansheng,2003,Geothermal regime in the Qaidam basin,northeast Qinghai-Tibet Plateau. Geological Magazine. 140⑹:707-719[SCI收录]

[9]Qiu Nansheng,Kang Yongshang and Jin Zhijun,2003,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ield in the Tertiary succession of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Northeast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⑸:493-507 [SCI、EI收录]

[10]邱楠生,金之钧,李京昌,2002,沉积盆地热演化分析中热史波动模型初探.地球物理学报,45⑶:398-406. [SCI收录]

[11]Qiu Nansheng,2002,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Qaidam Basin,China--evidence from Ro and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a. Petroleum Geosciences. 8⑶:279-285 [SCI收录]

[12]邱楠生,金之钧和胡文喧,2000,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⑷:95-97.

[13]邱楠生和金之钧,2000,油气成藏的脉动式探讨.地学前缘,7⑷: 561-567.

[14]邱楠生,康永尚和樊洪海等,1999,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温度压力和油气分布相互关系探讨.地球物理学报,42⑹:826-833. [SCI收录]

[15]Qiu Nansheng and Wang Jiyang,1998,The use of free radicals of organic matter to determine paleogeo-temperature gradient.Organic Geochemistry. 28(1/2):77-86. [SCI、EI收录]

[16]Qiu Nansheng,Wang Jiyang and Zhou Licheng et al.,1995,. Thermal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s in sedimentary basin by using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 techniques. Chinese Science Bulltin. 40⒆:1625-1628. [SCI、EI收录]

[17]邱楠生和金奎励,1992,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确定新煤阶参数的方法.科学通报,37(22):2072-2075.

邱楠生, 冯乾乾, 腾格尔, 申宝剑, 马中良, 俞凌杰, 曹爱强. 川东南丁山地区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差异构造-热演化与页岩气保存[1][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610-1622.

获奖成果

【1】教育部2006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热体制、热历史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排名第一;

【2】教育部200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油气运聚成藏与挖潜勘探》,排名第八;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2年度技术创新一等奖:《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排名第11;[2]

【4】教育部200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及资源评价》,排第15;

【5】湖北省200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八面河油田挖潜勘探》,排名第六

【6】第九届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学生培养情况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采取指导、交流与相互探讨的方式,培养其科研思路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原则上不要求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主要以上课和查阅相关文献为主,学会撰写科技论文,着重了解某方面科研的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入论文阶段后,选定论文题目、进一步进行文献阅读和分析,进入独立工作的培养阶段。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前至少公开发表论文1篇(含接受)。研究生进入论文后的补助将依据其工作表现,在学校规定的基础上给予奖励。

参考来源

  1. 【教授】邱楠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2-09-22
  2. 邱楠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