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邵家窑:搬出大山奔富(王志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邵家窑:搬出大山奔富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邵家窑:搬出大山奔富》中国当代作家王志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邵家窑:搬出大山奔富

盐湖区席张乡邵家窑,现有61户,259人,原本住在中条山深处,由6个山庄窝铺组成,分散住在十几华里长的绵绵大山中,1700多亩瘠薄耕地全部挂在山山岭岭的半山腰中……

2005年8月,时任盐湖区区委书记于波组织机关人员来到这里调研,他们发现这里几乎没有文化,没有科技,没有现代信息……收禾靠肩挑,吃水靠手提,照明靠油灯,看病靠鬼神,缺医少药,缺菜少肉,还缺水喝。他们来到一个山沟里,那里有棵老槐树,树下渗出一洼水,这就是附近几户居民唯一的吃水水源,舀出来的水里还游动着小蝌蚪呢;行路也难,山高路险,出来进去就靠两条腿。前些年政府曾在这里开过一条出山路,但只能过去一辆蹦蹦车;孩子上学,还得送到山下……

亲闻目睹,深深刺痛了于波的心,他一回到城里,就紧急召开区委区政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邵家窑整村搬迁问题。

不久,党和政府向邵家窑投资了400多万元,建成了48座青砖水泥结宅构院;铺设并绿化了5条水泥街巷;建成了一个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埋设管道300米,将自来水送进了家家户户;架设低压线路300米,结束了邵家窑世世代代使用煤油灯的历史;后又建成一座3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

2007年9月13日,邵家窑279位村民集体告别深山,整村搬迁到了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山下新村--距东底张村只有一华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12年来,邵家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适龄儿童100%入学,15名学生走进大专院校;10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10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村以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经商者和外出打工者12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0%,年总收入362.8万元,人均1.4万元。加上其他收入,2018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8300元,是2006年底年人均纯收入200元的41.5倍。

有些家户,收入更高。如李全乐,全家8口人,本人在周边做零工,年收入1.5万元。孙子在外搞装修,年收入10万多元。孙媳妇在解州关帝庙上班,年收入3.36万元,共14.86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起码在1.5万元以上;邵学民,全家5口人,和妻子在家开了一个“学民馍铺”,采用农家酵面馍的蒸法,每天能蒸3-4袋面,远销董村、解州、运城一带,夫妻俩年纯收入5万多元。儿子邵豆豆在外给人打工做小食品,年纯收入近5万元,全家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还有七、八个青年在外卖泵、卖房、搞装修,年纯收入也在12万元左右,生活过得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邵家窑一条巷)

生活富裕了,衣食住行就改观了:在“穿衣”上,过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现在是健美裤,牛仔裤,皮夹克,袜裤、特短裤,乞丐裤……应有尽有。特别是女的,衣着打扮更个性化、时尚化,多元化,几乎没有人不在赶时髦;在“吃饭”上,过去是粗茶淡饭吃不饱,现在是大米白面精粉精米管饱吃。过去是一年吃不上几顿肉,现在是大鱼大肉吃够了,却返转来把吃野菜当成一种时尚,一种追求;在“住房”上,过去一律土窑洞,现在是整齐划一的钢筋水泥结构房,还有10户在运城买了单元楼;在“行路”上,原来是走路只靠两条腿,现在是大车小辆到处跑,据统计,现在邵家窑100%户有电动车、50%户有摩托车、40%户有柴油蹦蹦车、1/3户有小轿车;女人做饭,过去是柴火土灶,现在是微波炉、电磁炉、煤气灶;而且还不断向现代化挺进:80%户有电脑,100%(中青年)人有手机,还有两个村民开了电(微)商,用互联网做生意。村党支部书记王石德深有感触地说:“整村搬迁就是好,山上山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我们邵家窑靓了,百分之百村民都跌进了福窝窝………” [1]

作者简介

王志英,笔名:鲁峰,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原运城市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