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邵阳花鼓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邵阳花鼓戏

中文名称;邵阳花鼓戏

别称;花鼓戏

地域;湖南邵阳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或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传统民间曲艺。20世纪50年代命名为邵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

基本介绍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和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以花灯戏为基础吸收了师道戏、赛神扎故事和地方传统歌舞之精华,后来吸收了祁剧的某些舞台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丰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艺术更具特色。 邵阳旧称宝庆,是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民间文化发达,歌舞兴盛。邵阳花鼓戏便是在当地传统民间歌舞"打对子"、 "车马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打对子",即"对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载歌载舞。"车马灯",即一旦坐车,一丑推车,一丑骑马,同台载歌载舞。其"车"、"马"均用竹、绸扎制而成,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均以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早期邵阳花鼓戏的"二小戏"、"三小戏"与之十分相似。邵阳花鼓戏中仍有《打对子》一剧,与旧时的民间歌舞十分相似。

邵阳花鼓戏,湖南传统民间小戏剧种,旧称"花鼓"或"花鼓戏"。以祁剧宝和派戏白与邵阳方言相结合为其舞台语言。该剧种发祥于旧邵阳县境,最迟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今邵阳市及周边地区。

历史形成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形态,邵阳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代的道光咸丰年间。邵阳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从"二小"(小丑,小旦)、"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到生、旦、净、丑四行俱备的三个阶段。"二小戏"是在对子花鼓基础上形成的。邵阳农村,逢年过节时,都有民间舞狮子、舞龙灯、车马灯等活动,都要演唱对子花鼓。这种对子花鼓,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很简单。在这种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情节有故事的小戏,也形成了小丑,小旦两个角色行当。到了同治年间,随着剧目内容的逐步丰富,剧中人物增多,才有了小生的出现,形成"三小"行当。民国初年,一方面上演剧目不断丰富发展,一方面与兄弟剧种的学习、交流不断增加,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须生和花脸,形成了生、旦、净、丑四行。

风格流派

从风格上来看,邵阳花鼓戏可以分为东、南、西三种风格流派。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多为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巫,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艺术特点

邵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具有生活气息浓郁、歌舞性强的特点。唱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的戏,更是载歌载舞。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大都是表现农村生活题材,以"三小"戏为主,因此,其最有特点的表演主要体现在小丑、小旦、小生三个行当之中。有的表演程式则是从农村的劳动生活里直接吸收和提炼出来的,如打铁、推磨犁田、踏碓、摘棉花、摸泥鳅等,生活气息浓郁,喜剧色彩突出,载歌载舞,颇具特色。旦角的手巾技法丰富多彩,小生的扇子技法也很有特色。早期的邵阳花鼓戏,多为"社火"性演出,逢节庆和游傩、庆娘娘之类的宗教活动的乡间盛会,即临时邀集,在禾场、草坪演出,都是些业余班社。清咸丰年间,出现了半职业性及职业的班社,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农民、巫师等。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从艺,有的则是边行巫边唱戏,演出也多在县郊及乡镇。有些职业班社,则终年奔波,行程远涉贵、黔、赣、鄂、滇、蜀境内部分城乡,人称"江湖班"。

戏曲音乐

邵阳花鼓戏的音乐,孕育于当地的山歌和民间小调。又受到说唱音乐、宗教音乐、祁剧音乐的影响。共有560多首曲牌,分为川调、走场牌子、锣鼓牌子、小调4类。走场牌子、锣鼓牌子具有轻松活泼、热烈欢快的特色;川调则高亢激越;数板、垛子如说如诉;民间小调和丝弦小调丰富多彩、地方风格很浓。其过场音乐,可分为民间吹打乐和丝竹音乐两类。打击乐受祁剧影响较大,锣鼓点子基本上同于祁剧,但又有变化,演奏风格更加花俏和细腻。

传统剧目

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多,据1979年统计,邵阳花鼓戏有传统剧目230多个。代表剧目有《打戏子》 、 《摸泥鳅》 、 《送表妹》 、 《兄劝妹》 、 《洪基逼退》 、 《娘送女》 、 《打鸟》 、 《下南京》 、 《桃源洞》等。其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

总计有曲牌560多首。其中属于走场牌子系统的有40多个,属川调系统的有76个,属各类数板系统的有60个,小调系统的有50多个,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二小戏"、"三小戏"和多角色戏三种。"二小戏"主要的剧目有《打对子》 、 《摸泥鳅》 。"三小戏"代表剧目有《兄劝妹》 、 《送表妹》 ,多角色剧目则有 《洪基逼退》 、 《卖花记》等。从风格流派来看,南路戏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 《娘送女》 、 《打鸟》 、 《下南京》等为其代表剧目;东路则多演多角色剧目,并长于表现神道故事, 《桃源洞》 、 《雷打皮冬瓜》等为其代表剧目。

剧团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重视邵阳花鼓戏的艺术发展,先后在邵东、新邵、洞口、绥宁等县建立了个专业剧团,拥有了王佑生李鸿钧陈明生等一些在全省有影响的名老艺人,并培养了一批有一定艺术造诣的中青年演员,挖掘、整理出了《打鸟》 、 《磨豆腐》 、 《送表妹》 、 《摸泥鳅》 、 《金钏会》等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新编了《装灶王》 、改编了《对脚迹》等古装戏。1956年和1958年,王佑生随湖南省戏曲艺术团先后在北京怀仁堂和武昌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打鸟》 ,受到亲切接见,并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田汉、周信芳、欧阳予倩等的赞赏。70年代末,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出的《装灶王》 、 《摸泥鳅》 、 《对脚迹》等剧目,由中央电视台录相。

同年, 《对脚迹》 、 《摸泥鳅》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影片。现代戏的创作也取得了辉煌成果, 《张谦参军》 、 《韩梅梅》 、 《炉火更旺》 、 《青春的旋律》 、 《乐朝天做媒》等一批剧目,参加湖南省历届戏曲会演,均获得奖励和好评。通过改革和创新,邵阳花鼓戏的舞台艺术有较大发展。表演上加强了武功训练,发展丰富了形体功和水袖功。音乐上借鉴板腔体,发展板式,改良乐器,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建立了正规的导演、排练制度,演出质量不断提高。

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是邵阳花鼓戏现存的唯一代表性专业剧团,创建于1950年。当走进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时,演员们正在为第四届湖南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赛作准备。尽管只是排练,还是吸引了许多戏迷前来观赏。[1]

剧团领导为了留住人才不懈努力,老艺术家们也在为剧团的发展尽心尽力。唐伟红是邵阳市花鼓戏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她自幼学习邵阳花鼓戏,13岁就进了剧团,60多年的从艺生涯,使她对花鼓戏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如今,年过花甲的唐伟红主动挑起了为花鼓戏班的学生讲课的担子。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剧团培养几个学生,我搞了几十年戏剧工作,如今老了,但仍然想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点余热。"

1980年至今,邵阳花鼓戏涌现出一大批民间艺术演员,为邵阳花鼓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邵阳花鼓戏得以传承并发展下去,邵东和邵阳分别涌出了一些杰出的艺术演员,邵东则主要以蒋益明孙金华等著名花鼓戏演员为代表,邵阳则以主要以石亮新曾美华等著名花鼓戏演员为代表,并创作花鼓大戏《三代婆媳》、《五子图》、《卷席筒》等经典花鼓戏曲,受到了老艺术家和民众的热捧。[2]

相关视频

邵阳花鼓戏《金钏会》

邵阳花鼓戏-唱腔欣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