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邵陽花鼓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邵陽花鼓戲

中文名稱;邵陽花鼓戲

別稱;花鼓戲

地域;湖南邵陽

邵陽花鼓戲舊稱花鼓或花鼓戲,是一種湖南省的傳統民間曲藝。20世紀50年代命名為邵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的音樂源於當地山歌小曲,在發展過程中曾受祁劇音樂、宗教音樂和說唱音樂的影響,演出風格詼諧、活潑、明快清麗。

基本介紹

邵陽花鼓戲舊稱花鼓和花鼓戲,是湖南花鼓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以花燈戲為基礎吸收了師道戲、賽神扎故事和地方傳統歌舞之精華,後來吸收了祁劇的某些舞台藝術形式,表演藝術豐富精彩,尤其小旦、小丑和小生的表演藝術更具特色。 邵陽舊稱寶慶,是個文化淵源深厚的地方,民間文化發達,歌舞興盛。邵陽花鼓戲便是在當地傳統民間歌舞"打對子"、 "車馬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打對子",即"對子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載歌載舞。"車馬燈",即一旦坐車,一丑推車,一丑騎馬,同台載歌載舞。其"車"、"馬"均用竹、綢扎制而成,系在演員身上。"打對子"和"車馬燈"均以鑼鼓打節奏,胡琴、嗩吶伴奏。早期邵陽花鼓戲的"二小戲"、"三小戲"與之十分相似。邵陽花鼓戲中仍有《打對子》一劇,與舊時的民間歌舞十分相似。

邵陽花鼓戲,湖南傳統民間小戲劇種,舊稱"花鼓"或"花鼓戲"。以祁劇寶和派戲白與邵陽方言相結合為其舞台語言。該劇種發祥於舊邵陽縣境,最遲形成於清道光、咸豐年間,流行於今邵陽市及周邊地區。

歷史形成

據史料記載,作為一種成熟的戲曲形態,邵陽花鼓戲最遲形成於清代的道光咸豐年間。邵陽花鼓戲的發展,經歷了從"二小"(小丑,小旦)、"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到生、旦、淨、丑四行俱備的三個階段。"二小戲"是在對子花鼓基礎上形成的。邵陽農村,逢年過節時,都有民間舞獅子、舞龍燈、車馬燈等活動,都要演唱對子花鼓。這種對子花鼓,從內容到表現形式都很簡單。在這種基礎上,逐步形成了有情節有故事的小戲,也形成了小丑,小旦兩個角色行當。到了同治年間,隨着劇目內容的逐步豐富,劇中人物增多,才有了小生的出現,形成"三小"行當。民國初年,一方面上演劇目不斷豐富發展,一方面與兄弟劇種的學習、交流不斷增加,在"三小戲"的基礎上增加了鬚生和花臉,形成了生、旦、淨、丑四行。

風格流派

從風格上來看,邵陽花鼓戲可以分為東、南、西三種風格流派。東路源於"車馬燈",以川調、鑼鼓牌子為主要音樂材料,藝人都是男角,多為巫師出身,一邊行巫,一邊唱戲。南路源於"對子花鼓",音樂以走場牌子、小調為主,藝人女性比較多,常與踩軟索的雜技藝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兩種技藝,白天踩軟索,夜晚唱花鼓。西路與南路同源,音樂上主要是小調,藝人也多是巫師出身,邊行巫,邊唱戲,男角為主,間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較早,所以風格上差異比較大的只是東路和南路。

藝術特點

邵陽花鼓戲的表演藝術,具有生活氣息濃郁、歌舞性強的特點。唱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的戲,更是載歌載舞。邵陽花鼓戲的傳統劇目,大都是表現農村生活題材,以"三小"戲為主,因此,其最有特點的表演主要體現在小丑、小旦、小生三個行當之中。有的表演程式則是從農村的勞動生活里直接吸收和提煉出來的,如打鐵、推磨犁田、踏碓、摘棉花、摸泥鰍等,生活氣息濃郁,喜劇色彩突出,載歌載舞,頗具特色。旦角的手巾技法豐富多彩,小生的扇子技法也很有特色。早期的邵陽花鼓戲,多為"社火"性演出,逢節慶和游儺、慶娘娘之類的宗教活動的鄉間盛會,即臨時邀集,在禾場、草坪演出,都是些業餘班社。清咸豐年間,出現了半職業性及職業的班社,成員多為手工業者、農民、巫師等。他們農忙務農,農閒從藝,有的則是邊行巫邊唱戲,演出也多在縣郊及鄉鎮。有些職業班社,則終年奔波,行程遠涉貴、黔、贛、鄂、滇、蜀境內部分城鄉,人稱"江湖班"。

戲曲音樂

邵陽花鼓戲的音樂,孕育於當地的山歌和民間小調。又受到說唱音樂、宗教音樂、祁劇音樂的影響。共有560多首曲牌,分為川調、走場牌子、鑼鼓牌子、小調4類。走場牌子、鑼鼓牌子具有輕鬆活潑、熱烈歡快的特色;川調則高亢激越;數板、垛子如說如訴;民間小調和絲弦小調豐富多彩、地方風格很濃。其過場音樂,可分為民間吹打樂和絲竹音樂兩類。打擊樂受祁劇影響較大,鑼鼓點子基本上同於祁劇,但又有變化,演奏風格更加花俏和細膩。

傳統劇目

邵陽花鼓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多,據1979年統計,邵陽花鼓戲有傳統劇目230多個。代表劇目有《打戲子》 、 《摸泥鰍》 、 《送表妹》 、 《兄勸妹》 、 《洪基逼退》 、 《娘送女》 、 《打鳥》 、 《下南京》 、 《桃源洞》等。其音樂源於當地山歌小曲,在發展過程中曾受祁劇音樂、宗教音樂和說唱音樂的影響,

總計有曲牌560多首。其中屬於走場牌子系統的有40多個,屬川調系統的有76個,屬各類數板系統的有60個,小調系統的有50多個,它們形成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大致可以分為"二小戲"、"三小戲"和多角色戲三種。"二小戲"主要的劇目有《打對子》 、 《摸泥鰍》 。"三小戲"代表劇目有《兄勸妹》 、 《送表妹》 ,多角色劇目則有 《洪基逼退》 、 《賣花記》等。從風格流派來看,南路戲以"二小戲"、"三小戲"為主, 《娘送女》 、 《打鳥》 、 《下南京》等為其代表劇目;東路則多演多角色劇目,並長於表現神道故事, 《桃源洞》 、 《雷打皮冬瓜》等為其代表劇目。

劇團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黨和政府重視邵陽花鼓戲的藝術發展,先後在邵東、新邵、洞口、綏寧等縣建立了個專業劇團,擁有了王佑生李鴻鈞陳明生等一些在全省有影響的名老藝人,並培養了一批有一定藝術造詣的中青年演員,挖掘、整理出了《打鳥》 、 《磨豆腐》 、 《送表妹》 、 《摸泥鰍》 、 《金釧會》等有影響的傳統劇目,新編了《裝灶王》 、改編了《對腳跡》等古裝戲。1956年和1958年,王佑生隨湖南省戲曲藝術團先後在北京懷仁堂和武昌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和國家領導人演出《打鳥》 ,受到親切接見,並得到戲劇大師梅蘭芳、田漢、周信芳、歐陽予倩等的讚賞。70年代末,邵陽市花鼓戲劇團演出的《裝灶王》 、 《摸泥鰍》 、 《對腳跡》等劇目,由中央電視台錄相。

同年, 《對腳跡》 、 《摸泥鰍》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彩色影片。現代戲的創作也取得了輝煌成果, 《張謙參軍》 、 《韓梅梅》 、 《爐火更旺》 、 《青春的旋律》 、 《樂朝天做媒》等一批劇目,參加湖南省歷屆戲曲會演,均獲得獎勵和好評。通過改革和創新,邵陽花鼓戲的舞台藝術有較大發展。表演上加強了武功訓練,發展豐富了形體功和水袖功。音樂上借鑑板腔體,發展板式,改良樂器,加強了音樂的表現力。 建立了正規的導演、排練制度,演出質量不斷提高。

邵陽市花鼓戲劇團是邵陽花鼓戲現存的唯一代表性專業劇團,創建於1950年。當走進邵陽市花鼓戲劇團時,演員們正在為第四屆湖南青年戲曲演員電視大賽作準備。儘管只是排練,還是吸引了許多戲迷前來觀賞。[1]

劇團領導為了留住人才不懈努力,老藝術家們也在為劇團的發展盡心盡力。唐偉紅是邵陽市花鼓戲劇團的國家二級演員。她自幼學習邵陽花鼓戲,13歲就進了劇團,60多年的從藝生涯,使她對花鼓戲有着極為深厚的感情。如今,年過花甲的唐偉紅主動挑起了為花鼓戲班的學生講課的擔子。她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給劇團培養幾個學生,我搞了幾十年戲劇工作,如今老了,但仍然想為自己熱愛的事業獻點餘熱。"

1980年至今,邵陽花鼓戲湧現出一大批民間藝術演員,為邵陽花鼓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邵陽花鼓戲得以傳承並發展下去,邵東和邵陽分別湧出了一些傑出的藝術演員,邵東則主要以蔣益明孫金華等著名花鼓戲演員為代表,邵陽則以主要以石亮新曾美華等著名花鼓戲演員為代表,並創作花鼓大戲《三代婆媳》、《五子圖》、《卷席筒》等經典花鼓戲曲,受到了老藝術家和民眾的熱捧。[2]

相關視頻

邵陽花鼓戲《金釧會》

邵陽花鼓戲-唱腔欣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