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郊田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郊田村广东省河源市上义镇下辖村,位于广东省紫金县西南部,是全县较为边远、偏僻的小山村。[1]

中文名: 郊田村

地 区: 广东省

人口数量: 1000多人

地理位置: 广东省紫金县西南部

地址

郊田村北距县城70多公里,南距上义圩镇13公里,北距蓝塘圩镇23公里,东与惠东县石塘、松坑两镇相接,西与上义镇叶西村隔山相连。村中心四面环山,形似一口大锅,仅有一条河流自南面山上发源,往北经过村中腹地流入蓝塘镇布心村的合水。在1973年之前郊田村自古为蓝塘辖地,自1973年上义公社设立时起至今为上义所辖。全村多姓同居,和睦相处,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赵、郑、陈、曾、孙、梁、张、钟、肖、邓、温等姓氏人口。1970年代,全村总人口1000多人,其中:郊田围、河背、社下、上月影、托背、托理等小村落赵姓人口共计约有200多人,约占全村总人口20%左右。近10多年来,因为人口外迁的原因,全村人口逐渐减少,现居该村的仅有300多人。去年全县实施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工程,使郊田古老村落的水泥公路能够北通蓝塘,南抵上义,昔日落后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此外,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村其他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小学校新教学楼、村委办公楼、小水电站、移动通信发射基站、农田灌溉永久陂头等,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去年以来,建成或准备建设的钢混结构农民新房已有5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郊田全村处处古木参天,山上植被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极高,气候冬暖夏凉,村民安居乐业,河中鹅黄鸭白,仲夏时节村民在河水中嬉戏,河潭中水流冲撞山崖发出隆隆作响的声音常年在村后回荡。

桐子嶂

桐子嶂是上义镇郊田村中一个普通的山峰,座落在河背社下赵家祖屋西侧,笔者小时候,每天早晨上学或是下午放学回家,都要从这桐子嶂的山脚走过。当早晨的太阳照耀时,桐子嶂就象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神情安详的老人一样,慈眉善目,给人一种温馨、鼓舞和力量的感受。桐子嶂虽近在眼前,但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未曾登上过它的主峰。还依稀记得,读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成野营训练的队伍,笔者唯一的一次登上了主峰山顶,那时的狂欢呼叫声,欢蹦乱跳、欢呼雀跃的场景,至今仍留在脑海中。在桐子嶂山顶上,极目所舒尽是高大的松林、杉树和蜿蜒起伏、绵延不尽的山峦,脚下踏踏实实一片平坦的山顶丘陵和茅草地,便是野营训练、冲锋陷阵的主战场,那些似曾相识的在战争影片中看到过的所有景象,不断重现在脑海中。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人看到过老虎在桐子嶂山中出没,虽然是传说,听了也让人心生惶恐。山上有一块丘陵,是长满丝茅草的山地,山腰树密林深,山路崎岖陡峭,解放战争时,山里是红军与白军对峙周旋的天然屏障。1948年,由于郊田伪保长钟景良告密,国民党军发动了对郊田新区中共地下党的清剿。这一年新生的中共郊田党支部刚成立不久,温平、钟声、赵伟庭等10多位青年正在位于村东南方的托里“保垒户”赵成家中活动,闻讯后急忙向西北方向边向敌人开火边撤退。跑了六、七里山路退至桐子嶂山脚时,温平的腿脚发麻跑不动了,只好和战友一起藏匿进了桐子嶂。国民党军从蓝塘出发,走了20多公里山路,赶到郊田累得够呛,眼巴巴让共产党员跑进高大的深山里,豪无办法,见天色已晚,只好捉住托里“保垒户”的户主(地下交通员)赵成和河背角社下屋的村民赵秉忠作为战利品,回到蓝塘区公所当晚,地下交通员赵成,被国民党残杀,牺牲时年仅24岁。几天后,村民赵秉忠被凤安赵氏祖叔用钱赎回。郊田是上义最边远的村,是革命老区。1945年冬,东江纵队高健率所部进驻郊田村,开辟新区,点燃了山村革命斗争之火。1946年3月,赵伟庭与温平、钟声等10多位青年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郊田党支部,温平为党支部书记,隶属江南地委。1947年,赵如彬、赵金生、赵启明、赵金覃等光荣入党,成为郊田党支部的早期地下党员。小时候过年时,村子里总要写春联贴春联,大人站在桌子前慢腾腾地写,小孩就只有站在对面用双手拎着红纸慢动作后退,这叫“牵对子”。动笔前,大人们在创作春联时,总会提到桐子嶂,有时叫桐峰,有时也叫桐嶂。比如,建于1936年的郊田村赵氏宗祠大门联:观音对顶银潢地;桐峰朝迎铁面家。

赵氏来源、发展及人物

郊田村自来有10多姓人居住,赵姓是人口最多的。郊田赵氏是紫金赵氏的重要分支,紫金赵氏始祖(直系祖先)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讳匡胤胞弟、太宗皇帝讳匡义;一世祖是太宗皇帝长子讳元佐(楚王,卒谥汉王)。宋朝皇室太宗派紫金分支祖源:宋太宗讳匡义━元佐(1世,宋太宗长子,楚王,太宗始立派)━允言(2世)━宗说(3世)━仲全(4世)━仕琫(5世)━不磷(6世)━善仁(7世)━汝正(8世)━崇谊(9世)━必埈(10世)━良枢(11世)━友通(12世)━季胜(宋太宗13世孙,梅州始迁祖)━越8世至讳友(字月梅,太宗20世孙,尊为紫金始迁祖)。据《紫金赵氏族谱》(2007年12月印)记载,郊田赵族是宋太宗赵匡义长子汉王元佐的直系后裔。继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赵氏念月公(紫金赵氏始迁祖)携子天佑公(凤安赵氏始迁祖)自梅州市梅县区迁入紫金县蓝塘镇南山村之后,赵氏怀月公(怀月、念月是亲兄弟)之子、念月公之侄天瑞公,亦由梅州市梅县区迁来紫金县南山村,是为郊田赵氏始迁祖,其孙辈文先、耀先两兄弟于清康熙11年(1672年)转迁郊田村开基创业。在此之前,已有温氏在郊田村安居。据传,最初来到郊田时,赵氏先祖文先、耀先两兄弟携妻儿女,见有一温姓村民在山边放牛,便向他提出要找个地方搭间茅草房安身,这位温姓村民热情地说:“没问题,你们随便搭吧,”,很爽快地答应了。郊田赵氏自梅州市梅县区迁入,首迁地紫金县蓝塘镇南山村,后转迁上义镇郊田村。先祖怀月之子讳天瑞公,号运凡,尊为郊田赵氏始迁祖(宋太宗系派楚王22世,汝字辈),约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卒葬于紫金县好义镇积良村梅坑,墓穴名曰:“昂天海螺”,又曰:“飞鹅孵卵”,称“瑶琴地”。公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迁入上义镇郊田村,至今已有337年历史。

郊田村赵氏人物简介:赵士炽,宋太宗28世孙,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岁,捐国子监,号存贞。赵丕祯,(1883年—1915年),宋太宗29世孙,清科举考试进入惠州府县试第八名。赵玉卿,字崇璋,(1913年—1958年),宋太宗32世孙。民国年间于省立三中(惠州)毕业,郊田村首富。赵泉记,字善良,(1897年—1973年),宋太宗30世孙。五十年代初期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其主要事迹材料曾在当时《东江农民报》上登载。赵成,宋太宗32世孙,革命烈士。中共地下交通站“保垒户”屋主,于1948年被国民党杀害。赵秉忠,字汝本,(1914年—1982年),宋太宗31世孙。远近闻名老中医,著有《大众诗话》(手稿)诗联作品近100首,其中与郊田村张经文先生的“和诗”作品,现有10多首留存。张经文先生的“和诗”作品,现有10多首留存。赵火茂,字汝桃,(1924年—2005年),宋太宗31世孙。他长期担任郊田大队河背生产队队长。1970年代,带领社员建起大型的粮仓和晒谷坪。1978年初,把130多人的河背生产队一分为三——河社、河中、河上三个小组,实行耕种,带头成立互助组搞包干和单干。赵火茂,字汝桃,(1924年—2005年),宋太宗31世孙。他长期担任郊田大队河背生产队队长。1970年代,带领社员建起大型的粮仓和晒谷坪。1978年初,把130多人的河背生产队一分为三——河社、河中、河上三个小组,实行耕种,带头成立互助组搞包干和单干。赵汉君,字善廉,(1907年—2009年),宋太宗30世孙。享寿103岁,是远近有名老中医,世纪老人,赵汝雄,生于1937年,宋太宗31世孙。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原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现为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科研管理研究会会员、高级工程师。至2007年12月止,郊田村赵氏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3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

古石桥往事

在郊田村西面桐子嶂又称桐峰的山脚处,有一座清代石桥,长约10米,宽约2米,高约4米,南北向横跨郊田河,桥面由三排条形青石铺开,一对桥墩象两个粗犷的壮汉,站立在河面上,对过往行人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笔者曾听80多岁的老者说过,在石桥的西面山脚河流拐弯由南向北的石崖上,他很小时就知那儿有一座七子娘娘庙,面向这座石桥,庙宇虽小,但因其庇护有灵,时有香火缭绕。相传清代居住郊田村托理小村落的赵氏耀先公(宋太宗系派楚王24世,必字辈)后代子孙,家住郊田村的东南方,承祖德勤劳致富,家财万贯的赵家,娶到家住同村西北角桐子坑的曾姓女子为妻,姻亲两家你来我往,翻过一道道山路,趟过一条条小河不说,遇雨季山洪多发时节,还要冒险过河,极为不便并且担惊受怕。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曾、赵两家在从托理村落到桐坑村落近15里路的途经3处河流上架起了3座石桥,其中,郊田河古石桥规模较大,至今保存完好。据2007年12月出版的《紫金赵氏族谱》记载:宋太宗系派楚王24世孙讳耀先公之孙讳宗玉公(友字辈),是为26世祖,祖妣曾老孺人,卒葬于郊田村小土名桐子嶂;至28世祖讳士炽公(同字辈),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岁,捐国子监,号存贞。由此及彼,可见赵姓在该村曾经富甲一方,曾、赵姻亲两家当时已有能力共同出资在秀段河、郊田河等处造桥修路。郊田河是全村的重要河流,发源于郊田村开田坳、三斗种、马田等处,先由南向北顺流而下,流经全村中心村落河背赵屋侧面河背角(又称猪屎角)后,急转弯由东向西流过社下赵屋门前,至桐峰山脚处再次急转弯,又由南向北流去。一段曾经发生在郊田河上古石桥的往事,笔者至今难以忘怀。那是在40多年前夏季的一天黄昏,当夜色快要降临时,在古石桥头南岸桥面上,两个四、五岁左右的孩童正在玩耍,这是一对堂姐弟,男孩叫赵国城(笔者胞弟),女孩叫赵石兰(笔者堂妹),在离桥头不到50米的菜园里,一位家庭妇女在劳动,她名讳张庚群(笔者母亲)。忽闻桥头传出一声声“啊、啊”的叫喊,循声望去,桥面只蹲着一个小男孩,边喊边用手指着桥下,另一个小女孩不见了。突发性的事件发生了,正在菜园劳作的笔者母亲首先听到叫喊声,心里格登一下:“不好,女孩溺水”,此时,她起身飞快地向桥下河边跑去,从没膝的河潭中把女孩捞起,赶忙抱紧向社下赵屋侧的牛棚奔跑。这时,呼救声响彻山村,闻声而来的人们牵出一头大水牛,把遇险的女孩抱上牛背,只见横趴在牛背上的女孩,全身湿漉,嘴里呕吐,奄奄一息。过了一会儿,遇险的小女孩终于醒了,紧张和忙乱过后,在庆幸小女孩获救的同时,大家称赞笔者母亲勇救小孩的行为。直到好多年过去了,赵石兰从当年遇险获救的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人时,其父辈提到此事,仍然激动不已。提起这座古石桥,现居住紫城安良片的赵观娘,已年过六旬,笔者曾听他说了一件奇怪的往事,说的是40多年前,他的侄子阿平年幼时曾经从这座石桥上不慎掉下来,昏迷中抱回家中睡了二天后,居然未医自醒,奇迹般地生还。小的时候,笔者曾经看到过,水牛也好,黄牛也罢,从这座石桥上落入河中,都会安然无恙。

祖屋、祖祠、关爷庙

祖屋现居郊田村的赵氏族人均为赵氏怀月公之子天瑞公后裔,天瑞公生五子,三子捷贤公后裔现居郊田村旱田坳、三斗种,五子明贤公后裔现居郊田村河背、社下、上月影、郊田围。现存赵氏祖屋年代最为久远的有郊田围赵佛祥、赵覃元居屋,是清代康熙年间赵氏耀先公到郊田开基所建,坐西向东,占地5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上中下栋屋9间,已经300多年历史。而建在河背的赵氏文先公开基祖屋结构相同,规模大小相近,坐东向西,却因年久失修崩毁,仅存遗址。座落郊田围的赵玉卿祖屋,土改时因是地主被没收用作乡政府、大队部办公用房,直到2003年村委新办公楼落成后,才作价转让给村民。该祖屋建于1936年,坐西向东,占地5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上中下栋屋9间,。还有分别座落在社下、上月影的两座祖屋,均建于1936年,坐西向东,占地5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上中下栋屋9间。座落在旱田坳的赵捷贤祖屋,建于清代中期,坐东向西,占地500多平方米,上中下栋两头横屋19间。祖祠郊田赵氏宗祠,背靠桐子嶂,座西向东,坐落在郊田围,为全村赵氏公祠,始建于1936年,面积400多平方米,上中下栋屋9间。大门为石门,上有石匾额镶刻的“赵氏宗祠”四个行楷大字,系郊田赵氏汝本公秉忠先生所书。至今尚存。郊田赵氏宗祠,始建时的主要发起人有:赵春元、赵泉记、赵汝滔、赵聪等。关爷庙祠堂前面30米处是“关爷庙”,为清代建筑,砖木结构,单进上下两栋4间,面积200多平方米,作为关爷庙的附属性设施,在其右下侧另建有一栋较为低矮的长条形砖瓦房建筑,这两栋建筑在民国年间已作私塾学校,五、六十年代曾一度作供销合作商店,七十年代后直到2000年之前归郊田小学作校舍使用。2001年郊田学校新教学楼(钢混结构)建成后,关帝庙及附属建筑因失管失修崩毁,遗地尚存。关爷庙主体建筑物高于地面1.5米左右,门前的石条台阶约有10多级,笔者就读小学四年级时,曾经在这里上课。有一次,下课后和同学一起玩“骑马”,笔者坐上同学的肩头,从高高的台阶上拾级往下走时,边摇边晃,走了不到一半因体力不支,倒下来。笔者摔倒在石阶上时,只觉天昏地暗,醒后右手脱臼痛得直哭,故事令人终生难忘。

诗词、楹联

宋太宗30世孙。享寿103岁,是远近有名老中医,世纪老人,

赵汝雄,生于1937年,宋太宗31世孙。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原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现为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科研管理研究会会员、高级工程师。至2007年12月止,郊田村赵氏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3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

视频

“美丽乡村”黄埔区洋田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