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家族开了日本第一家咖啡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郑成功家族开了日本第一家咖啡馆
反清复的郑成功,是一个与大陆、台湾及日本的历史都息息相关的政治人物。他有一个弟弟田川七左卫门出生于日本,市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他们在日本开枝散叶,在很多领域都成就不凡。尤其是对咖啡在日本的传播,更是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
田川七左卫门的儿子恢复自己的郑姓,继续在日本从事贸易,他们的家族对于日本汉语教育的发展相当重视。时间到了十九世纪,郑氏后代之一郑永宁当时在长崎担任通事(翻译)的工作,他知道时代正在变化,了解道不只要会中文、日文,英文和法文都是重要的外国语。
郑永宁有三个儿子:郑永邦、郑永昌和郑永庆。郑永邦曾经参加日清“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签署仪式;郑永昌也负责外交事务,郑永庆则在明治二十一年于东京开立日本第一家咖啡馆“可否茶馆”。[1]
西方所见的咖啡馆移植到日本
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郑永庆在东京开了日本第一家咖啡馆“可否茶馆”。
郑永清的Kage茶馆,以一个普通百姓沙龙的梦想开张。在日本咖啡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
郑永庆年轻时先到美国留学,入学耶鲁大学,后来到了伦敦,而且曾经在巴黎学习法语。年轻的郑永庆没有接下家族的翻译事业,他走了另外一条路,把在西方所见到的咖啡馆移植到日本。
当时西方的咖啡馆齐聚了很多知识份子,讨论与分享新的知识。
郑永庆也企图在日本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空间,所以在“可否茶馆”放了很多的书报杂志,也陈列了西方的新奇玩意,但是当时的风气未开,加上他不擅经营,最后破产。[3]
以往咖啡只被当成药物使用
日本人接触咖啡其实比郑永庆开设咖啡馆的时间还早,只是以往咖啡被当成药物使用。
郑永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日本的咖啡店在“可否茶馆”倒闭之后十几年逐渐风行起来。
从明治时代晚期到大正初期,也就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东京、横滨、大阪和神户等西化较早的城市,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4]
咖啡在日本最早的文字纪录
咖啡最早的纪录,是在十八世纪末与荷兰人之间的生意帐簿出现。
一开始人们不知道怎么翻译 “koffie”,找到“可否”、“可非”、“骨非”、“骨喜”和“加喜”等字,最后日文汉字写成“珈琲”,后来中文也采取类似的用法。
汉字的情感学
如今的日本,对咖啡的表示有下列几种:
コーヒー / coffee /Cafe。在中国是“咖啡”,在日本是“珈啡”。口字旁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日本人以咖啡豆的形状为意向,江口自偏旁变成了斜玉旁,到野生去,但生觑也是要发钱买的。
在东京,一些带有“珈啡”二字的店,一般都要900 - 1000日圆一杯,然而有片假名表示的“コーヒー ”店,一般只要200 - 400日圆一呗。
日本人说这是汉字的情感学,因为是情感学,所以大家要多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