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郑用锡墓位于现在新竹市客雅段四四七之三六号,建于同治八年(1869年),是台湾新竹市东区内一座清朝时期的官墓,位于今新竹军人忠灵祠旁,建于同治八年(1869年),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进士,诰授二品通奉大夫郑用锡,占地约638坪(2,112平方公尺)。礼部铸印局员外郎郑用锡死后依品秩而建的官墓。[1]
生平大事记
- 郑用锡,谱名文衍,名蕃,字在中,号祉亭,原籍福建浯江(今金门),祖父郑国唐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携子崇和来台,初居苗栗县后龙,其后崇和携眷迁于竹堑。用锡为崇和次子,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卒于咸丰八年(1858年),享年六十五岁。生子三人,长子如松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以孝友题准旌表建坊;次子如梁,候选同知;三子如材,生平不详。
- 郑用锡少时天资颖异,嘉庆十五年(1810年),一试而中秀才,取进彰化县学附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为恩科举人;道光三年(1823年)中进士,是为开台百馀年台湾本籍进士第一人,又称“开台黄甲”。
- 竹堑浯江郑氏家族日后因而得以晋身为士绅阶层,社会地位骤昇,产业拓展,家声远播。
- 郑用锡博读经史,尤精于易经,曾任明志书院讲席八年,提拔后进无数,又自行纂修《淡水厅初志稿》,虽然未曾刊行,却成为日后陈培桂《淡水厅志》之稿本。用锡热心公益,举凡竹堑大小公益事务无不参与。
-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倡建文庙,道光七年(1827年)竹堑改筑竹城,与林国华、林祥麟等任城工总理督建堑城,因督建有功,获加同知衔。其后,又捐京秩,签分兵部武选司,补授礼部铸印局员外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因不惯官场陋习,以母亲年迈为由,告归乡里。道光十八年(1838年)筑进士第,读书自娱。除参与公共工程的捐造外,在维护地方秩序上,用锡更是不遗馀力。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时,英船滋扰大安港,用锡率先募勇赴援有功,赏戴花翎;又在土地公港掳获草鸟船和洋匪因而立功加四品衔。
- 咸丰三年(1853年)淡北漳、泉、粤分类械斗,撰写“劝和论”一篇,勒石于后龙,劝息纷争。四年(1854年),在籍协办团练,并劝捐米粮运往天津赈济,因而恩给二品,并推恩二代。
- 用锡晚年另筑北郭园为应酬游憩之所。此园建于咸丰元年,前后历时三年始完成,与潜园并列为竹堑两大名园。
- 咸丰初年与诗友组成诗社“斯盛社”,开竹堑诗社之先;又自著“北郭园全集”,包括文钞一卷、诗钞五卷,制艺及试帖各二卷。
- 咸丰八年(1858年)郑用锡去世,翌年葬于香山之麓。
外观配置
- 墓呈椭圆形,墓碑盔顶形,由三片花岗岩石板拼组而成,额刻“浯江”地望,左右以双夔纹饰。墓碑碑文为“清赐进士出身赏戴花翎礼部侍郎晋封通奉大夫祉亭显考郑公茔”。
- 后土神碑在墓左前,坐西朝东略偏北,形式若一座小坟。
- 墓前左右由内而外依次安置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以及笔型石望柱等各一对。笔型石望柱上刻转录自咸丰元年(1851年)闽浙总督王懿德所赠的柱帖。
- 同治八年(1869年),改葬于竹堑南边竹仔坑现址,坐北朝南。墓的形式,依二品例,有头曲手、二伸手、三伸手。伸手间之石望柱分别为石印、石笔、石狮,左右对称。墓地前之石象生依次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以及石望柱等各一对,雕刻相当细致精美,艺术价值颇高。墓的外观呈椭圆形,盔顶形的墓碑,由三片花岗石拼成,墓碑碑文题:“清赐进士出身赏戴花翎礼部侍郎晋封通奉大夫祉亭显考郑公茔”,字迹清晰可见。后土位于墓的左前,坐西朝东略偏北,形式宛若一座小坟。远处成对的石望柱刻著转录自咸丰元年(1851年)闽浙总督王懿德所赠的柱帖。可惜石虎一座被盗,石羊也被破坏毁损。
- 但整体看来,郑用锡墓背山面水,居高临下,规模宽宏,是台湾官墓中的佳构之一。
视频
参考文献
- ↑ 新竹 开台进士 郑用锡墓,时空旅人 随意窝,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