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郑邦镇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基本资料

出生 (1947-12-09) 1947年12月9日-(73岁)
国籍 中华民国

郑邦镇生于(1947年12月9日-),台湾彰化县员林镇人,台湾文学研究者、教育工作者。

1975年以论文〈说文省声探赜〉得辅仁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以论文〈明代前期八股文形构研究〉得国立台湾大学博士学位,历任静宜大学副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兼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和国立台湾文学馆馆长。

郑邦镇主要研究中国明清八股文研究、中国明清小品文研究与作文方法等,对台湾文学也有研究;在学校开授应用文、台湾文学纪事编年汉语文言、报纸阅读与议题探索、中国简体字概论等课程。

他提交给任教学校的自己的学术专长有8,依序是:八股文研究、小品文、汉语文言、中国简体字、应用文书、作文方法、演说学、台湾文学。1990年获得中国文艺协会所颁发的中国文艺奖章文学批评奖。

郑邦镇也是台湾教授协会的成员之一,政治立场倾向台湾独立;1996年郑邦镇参与发起建国党,并且于1997年代表建国党参选台中市长,1998年代表建国党于台中市参选第4届立法委员,都未能当选。1999年当选第3届建国党主席,并且于同年8月宣布参选中华民国总统,并与黄玉炎搭档参选,但是由于未能超过连署门槛而未能参与总统大选,2000年1月6日宣布退选。

郑邦镇前后担任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9年,大力提倡台湾中国语文学界改革,及推动台湾文学、语言系所的设立。期间曾接受文建会和所属国立台湾文学馆的委托,策划编纂2001年到2004年的《台湾文学年鉴》。

郑邦镇在2007年8月15日被文建会借调到国立台湾文学馆担任馆长,为该馆第1位和仅有的1位副教授级别职称调任的馆长,且大幅延长开放时间,每个开放日都从上午9时开放到晚上9时。2010年2月1日交接卸任,由李瑞腾接棒。同时,郑邦镇也是自2003年国立台湾文学馆正式开馆营运以来的首任馆长;并于其卸任前夕,获颁三等功绩奖章。

2010年,郑邦镇担任五都改制后的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首任局长。

2013年11月1日,郑邦镇以台南市政府教育局局长身份前往探视九名因食物中毒住院的台南市崇明国中学生,陪伴多时;其后,疑似在闲谈间与学生及家长谈到学生手抖不停的问题,郑邦镇戏称:“拿个球棒把他们(学生)打昏,睡著了就不会再抖了!”次日11月2日台南市议员蔡淑惠质询此事,郑未承认此事。媒体追踪采访后,郑邦镇改向家长与学生表达歉意,市府并以“无心之过”澄清,希望外界不要过度渲染。

目录

生平

1975年以〈说文省声探赜〉论文得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以〈明代前期八股文形构究〉论文得“国立”台湾大学博士学位,历任静宜大学副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兼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台湾文学馆馆长。郑邦镇主要研究中国明清八股文研究、中国明清小品文研究与作文方法等,对台湾文学也有研究;在学校开授应用文、台湾文学纪事编年汉语文言、报纸阅读与议题探索、中国简体字概论等课程。他提交给任教学校的自己的学术专长有8,依序是:八股文研究、小品文、汉语文言、中国简体字、应用文书、作文方法、演说学、台湾文学。郑邦镇也是“教授协会”的成员之一,并且倾向台湾“独立”;1996年郑邦镇参与发起“建国党”,并且于1997年代表“建国党”参选台中市长,1998年代表“建国党”于台中市参选第4届“立法委员”,都未能当选。1999年当选第3届“建国党”主席,并且于同年8月宣布参选台湾地区“总统”,并与黄玉炎搭档参选,但是由于未能超过连署门槛而未能参与“总统”大选。郑邦镇前后担任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9年,大力提倡台湾中国语文学界改革,及推动台湾文学、语言系所的设立。曾接受“文建会”和所属台湾文学馆的委托,策划编纂2001年到2004年的《台湾文学年鉴》。他在2007年8月15日被“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借调到台湾文学馆担任馆长,直到现在。

主要成绩

是台湾文学馆第1位副教授级别职称调任的馆长,同时是2003年开馆营运以来,仅有的2位元不是代理的馆长(另1位是林瑞明)其中1位。他大幅延长开放时间,每个开放日都从上午10时开放到晚上9时。2008年9月5日,台湾文学馆公开发表《台湾作家作品目录》新书和电子资料库系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