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酬郭十五受判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酬郭十五受判官》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酬郭十五受判官》作于公元769年(唐代宗大历四年),当时杜甫在衡州(今湖南衡阳)。郭受曾先写诗《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给杜甫,杜甫作此诗酬和。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基本信息

诗作名称;酬郭十五受判官

诗作别名;酬郭十五判官受

创作年代;盛唐

诗作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酬郭十五受判官》[1]

才微岁老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

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

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

词语注释

⑴十五是郭受的排行,当时任衡州判官。"受"是郭判官的名字。

⑵郭受在诗中称赞杜甫"新诗海内流传遍",杜甫在此自谦。

⑶药裹,药物。药裹关心,现在心里想的主要是药物。关心,与"长路关心悲剑阁"(《野老》)里的"关心"二字是同一个意思。

⑷"花枝照眼"随上句的"春复生"而来。照眼,犹耀眼,引人瞩目。句还成,诗句勉强写成。

⑸此句合用两个典故,唐 李贤 注《后汉书》卷四十八引《阙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藏之以为大宝。

另外《左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这里杜甫谦虚地用燕石和陨星之石自比诗作。现在陨石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被当成宝贝,但在古时并不如此。能:只、不过。这种用法亦见"念我能书数字至"(《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因句中有"只"字,此处用"能",以免犯重。

⑹隋珠,见东晋干宝《搜神记》卷20:隋县溠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径盈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这句中,杜甫把郭受的作品比喻为隋珠。

⑺王嗣奭:乔口,乃长沙入境,橘洲以近郡,皆去衡所经者。

⑻这句描写到衡州距之近,速度之快。最后两句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郭受在衡州任判官,这里面有思念郭受的含义。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3]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4]

视频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可爱动画赏析

参考资料

  1. 《酬郭十五受判官》 诗词文句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3.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