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酬郭十五受判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酬郭十五受判官》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酬郭十五受判官》作於公元769年(唐代宗大曆四年),當時杜甫在衡州(今湖南衡陽)。郭受曾先寫詩《杜員外兄垂示詩因作此寄上》給杜甫,杜甫作此詩酬和。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基本信息

詩作名稱;酬郭十五受判官

詩作別名;酬郭十五判官受

創作年代;盛唐

詩作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酬郭十五受判官》[1]

才微歲老尚虛名,臥病江湖春復生。

藥裹關心詩總廢,花枝照眼句還成。

只同燕石能星隕,自得隋珠覺夜明。

喬口橘洲風浪促,系帆何惜片時程。

詞語注釋

⑴十五是郭受的排行,當時任衡州判官。"受"是郭判官的名字。

⑵郭受在詩中稱讚杜甫"新詩海內流傳遍",杜甫在此自謙。

⑶藥裹,藥物。藥裹關心,現在心裡想的主要是藥物。關心,與"長路關心悲劍閣"(《野老》)里的"關心"二字是同一個意思。

⑷"花枝照眼"隨上句的"春復生"而來。照眼,猶耀眼,引人矚目。句還成,詩句勉強寫成。

⑸此句合用兩個典故,唐 李賢 注《後漢書》卷四十八引《闕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藏之以為大寶。

另外《左傳·僖公十六年》:隕石於宋五。這裡杜甫謙虛地用燕石和隕星之石自比詩作。現在隕石有很大的科學研究價值,被當成寶貝,但在古時並不如此。能:只、不過。這種用法亦見"念我能書數字至"(《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因句中有"只"字,此處用"能",以免犯重。

⑹隋珠,見東晉干寶《搜神記》卷20:隋縣溠水側有斷蛇丘,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其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因號其處"斷蛇丘"。歲余,蛇銜明珠以報之。珠徑盈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隋侯珠。這句中,杜甫把郭受的作品比喻為隋珠。

⑺王嗣奭:喬口,乃長沙入境,橘洲以近郡,皆去衡所經者。

⑻這句描寫到衡州距之近,速度之快。最後兩句之所以這麼寫,是因為郭受在衡州任判官,這裡面有思念郭受的含義。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3]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4]

視頻

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可愛動畫賞析

參考資料

  1. 《酬郭十五受判官》 詩詞文句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3.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