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夏德·库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里夏德·库恩 | |
---|---|
里夏德·库恩 | |
原文名 | Richard Kuhn(德语) |
出生 |
奥地利维也纳 | 1900年12月3日
逝世 | 1967年8月1日 | (66歲)
国籍 | 奥地利-德国 |
职业 | 化学家 |
知名于 | 193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里夏德·库恩 (德语:Richard Kuhn,1900年12月3日-1967年8月1日)奥地利-德国化学家,他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胡萝卜素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1936年,由于合成了核黄素(维生素B2)、确定了抗皮炎素(维生素B6)的结构、合成了约300种植物性颜料,发表了约700篇论文,内容涉及化学、维生素生物化学和辅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荣获193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1]
个人生平
- 1900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 1922年毕业于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 1926-1929年任苏黎世高等技术学校教授。
- 1929年任凯撒·威廉医学研究所化学部主任。
- 1950年任海德堡大学生物化学教授。
- 1955年任普朗克研究所副所长。
- 1967年8月1日逝于德国海德堡。终年67岁。
个人成就
库恩长期研究胡萝卜素化学成分,发现β-胡萝卜素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以交替单键和双键系统直键延伸排列成哑铃状对称结构。1935年,库恩首次合成核黄素。研究核黄素机制,发现核黄素是一种辅酶,在机体内先与磷酸及腺嘌呤结合,形成复杂结构,后与特殊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有催化能力的酶。 1934年,库恩与卡勒合作,合成维生素B2,1937年合成维生素A。1939年,库恩合成维生素B6,并发现其完全化学式。
获得荣誉
库恩研究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维生素成就显著,193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2]。但正值被判有叛国罪的卡尔·冯·奥西茨基获得和平奖一事,纳粹和诺贝尔委员会闹得很僵,希特勒禁止去领奖,直到1949年,库恩才去领到了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资金已按规定一年内不领即转入基金中。
参考资料
- ↑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1931--1960) 网易
- ↑ 里夏德·库恩: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