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山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山楂

中文学名 野山楂

拉丁学名 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别称 山梨,毛枣子,猴楂,大红子,

浮萍果,红果子,牧虎梨,小叶山楂,南山楂

拼音 yeshanzha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蔷薇科

山楂属

野山楂 (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落叶灌木,高达1.5米;分枝密,常具细剌,刺长5-8毫米。小枝幼时被柔毛,老枝无毛。冬芽三角状卵圆形,无毛。叶宽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叶柄,有不规则重锯齿,先端常有3或稀5-7浅裂,上面无毛,下面疏被柔毛,沿叶脉较密,后脱落;叶柄两侧有翼,长0.4-1.5厘米,托叶草质,镰刀状,有齿。伞房花序径2-2.5厘米,具5-7花,花梗长约1厘米,和花序梗均被柔毛;苞片披针形,条裂或有锯齿。花径约1.5厘米;被丝托钟状,外面被长柔毛,萼片三角形,全缘或有齿,被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形,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药红色;花柱4-5,基部被绒毛。果近球形或扁球形,径1-1.2厘米,红或黄色,常有宿存反折萼片或1苞片;小核4-5,两侧平滑。花期5-6月,果期9-11月。

形态特性

株:落叶灌木,高达1.5米;分枝密,常具细剌,刺长5-8毫米。

枝:小枝幼时被柔毛,老枝无毛。冬芽三角状卵圆形,无毛。

叶:叶宽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下延叶柄,有不规则重锯齿,先端常有3或稀5-7浅裂,上面无毛,下面疏被柔毛,沿叶脉较密,后脱落;叶柄两侧有翼,长0.4-1.5厘米,托叶草质,镰刀状,有齿。

花:伞房花序径2-2.5厘米,具5-7花,花梗长约1厘米,和花序梗均被柔毛;苞片披针形,条裂或有锯齿。花径约1.5厘米;被丝托钟状,外面被长柔毛,萼片三角形,全缘或有齿,被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形,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药红色;花柱4-5,基部被绒毛。

果:果近球形或扁球形,径1-1.2厘米,红或黄色,常有宿存反折萼片或1苞片;小核4-5,两侧平滑。

产地分布

分布:日本

产地:陕西东南部、河南西部、安徽南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及云南。

生境:海拔250-2000米山谷、多石湿地或灌丛中。

功能用途

性味: 酸、甘、微温。

归经: 归脾、胃、肝经。

消食健,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