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史·雷渊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File:金史24.jpg|缩略图|金史

金史·雷渊传出自于《金史》。该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记载女真族所建金朝兴亡始末的一部史书。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 [1]

原文

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父思,名进士,仕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易》行于世。渊 庶出,年最幼,诸兄不齿。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衣弊履穿,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 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 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后改东平,河朔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台以 下皆摩抚之。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闾巷间多画渊像,虽大将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寻 迁东阿令,转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棰杀 之。至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千”。

坐此为人所讼,罢去。 倒回谷之役,渊尝上书破朝臣孤注之论,引援深切,灼然易见。主兵者沮之,策竟不行。为人躯 干雄伟,颜渥丹,眼如望洋,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 变也。为文章诗喜新奇。初登第摄遂平县事,年少气税,击豪右,发奸伏,一邑大震,称为神明。尝 擅笞州魁吏,州檄召之不应,罢去。后凡居一职辄震耀,亦坐此不达。节选自《金史 雷渊传》)

译文

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父亲雷思,是著名的进士,官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释《易经》流 传于世。雷渊是偏房所生,年龄最小,兄长们都看不起他。父亲死后,无法在家中安居,于是发愤进入太学 学习。穿破烂的衣服和鞋子,坐榻上没有席子,因为自己光着脚,经常独自一人端坐读书,无法迎送宾客, 别人都以为他傲慢无礼。他的朋友商衡常常为他辩护,并且周济、体恤他。后来跟李之纯交往,于是知名于 世。至宁元年,考中词赋进士甲科,担任泾州录事,因高庭玉一案获罪,几乎丧命。后来改任东平,黄河以 北地区为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凭借外敌自重,从行台以下官员,都尽量抚慰他们。

雷渊出入军中,则巍然不 为他们所屈服。没有几个月,里巷之间的平民,大多悬挂他的画像,即使统兵大将也不敢以新进书生的态度 对待他。不久升东阿县令,转任徐州观察判官,升任监察御史,检举官吏过失,不回避权贵要人,外出巡察 郡邑,所到之处都受到称誉。对于奸豪不法之辈,立刻将其杖杀。到蔡州,杖杀五百人,当时号称“雷半千”, 由此被人起诉,罢官离职。 倒回谷之战,雷渊曾经上书反对朝臣所谓孤注一掷的不当言论,援引依据,深刻切实,明白易见。掌管军事的大臣加以阻止,计策最终不得施行。雷渊躯干高大,脸色红润,眼光深邃。

遇不平事,就会把痛恨厌 恶之情外露于脸上,有时咬牙切齿大骂不休,虽然自己感到痛切,进行自我惩戒,但也不能有所改变。创作 文章、诗歌喜欢新奇。最初登第,代理遂平县事,年少气盛,打击豪强大族,揭发隐藏奸人恶事,整个城邑 大为震动,称他为神明。曾经擅自笞杖州吏头目,州里用公文召见他而不加理睬,被罢官。以后凡任一职都 威震荣耀,也正因此而不得升迁。 [2]

作者简介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九年(1349年),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改任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镇压抗元红巾军。

脱脱在执政期间还主持修撰辽、金、宋三史。由于更化政策的推行,伯颜专权时辞归的儒臣这时纷纷应召入国史馆,脱脱受命为三史都总裁官,以中书平章政事、康里人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欧阳玄,侍御史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经过挑选淘汰确定了一批修史官,他们之中除汉人外,还有畏兀儿、哈剌鲁、唐兀、钦察等族的史学家。

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学者参加修史,这在全部二十四史中是仅见的。脱脱虽然没有秉笔修史,但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都总裁。他以江南三省前南宋的学田钱粮为修史费用,解决了经费困难问题;辽、金、宋三朝谁为“正统”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影响修史开展,脱脱主张三史分别撰写,各为正统,一律平等对待,“议者遂息”。

至正十五年(1355年),脱脱被革职流放云南,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令其自尽,年四十二。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三史于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至正四年三月完成《辽史》,脱脱命掾史仪礼鼓吹导从,自史馆进至宣文阁,甚为隆重。四年十一月《金史》成,五年十月《宋史》成。三史总共只用了两年半时间,除因有前朝修史基础外,主要是因为脱脱这位都总裁官用人得当,措施有力。《金史》《宋史》完成之时,脱脱已辞去相位,故以中书右丞相阿鲁图、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为“领三史事”。[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