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平区隶属广东省汕头市,位于汕头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是汕头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重要的工业、科技基地,汕头经济特区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门户。
金平区面积108.71平方公里,有龙泉岩、崎碌炮台等景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目录
行政概况
汕头市金平区于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升平区、金园区及原达濠区𬒈石街道浔洄居委、龙湖区龙溪路以北区域组建而成。地处汕头城市中心区,涵盖整个汕头老城区,区域总面积108.71平方公里,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天然良港,海陆优势兼备。人口82.32万。现辖石炮台、金砂、金厦、东方、大华、同益、光华、东墩、广厦、海安、新福、乌桥、岐山、永祥、𬶍莲、𬶍江、月浦等17个街道和160个居委。辖区城市设施完善,是汕头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和重要的工业、科技基地。也是汕头特区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门户。辖区内有通往国内外的汕头港客运站、西堤客运站等一批客货运输码头;有沟通汕头南北、连接广汕公路的𬒈石大桥。206国道汕揭路段和金砂路可直达汕头机场和广梅汕铁路汕头站及汕头深水港码头。
市区的主要道路金湖路、金砂路、长平路、中山路、外马路、海滨路、建设中的金凤路桥横贯东西,汕樟路、金新路、东厦路纵穿南北。商贸服务业向来发达,小公园百货大楼久负盛名,长平路、金新路、金园路、金环路等商业街构成环形商业街区,有安平路、利安路、华侨新村路、博爱路摩罗街等商业步行街,以及天虹商场、岛内价、好评价、百惠购物中心、广厦购物广场等大型商场。区域内生产生活环境优良,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金融、旅游、卫生、医疗、文化、学校、娱乐和体育等设施配套齐全,是安居乐业的理想场所。区内的主要景点有“汕头新八景” 中的两景:桑浦山景区、中山公园。还有市区的老妈宫、小公园、金凤坛、人民广场、海滨长廊、石炮台公园、金砂公园、东方公园、沟南许地民俗文化村;有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八·一南昌起义军总指挥部”旧址等。
2004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9.28亿元;工业总产值161.83亿元;农业总产值2.6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亿元。[1]
历史沿革
金平区地域,昔属揭阳县地,明置澄海县时属澄海县所辖。清属澄海县𬶍浦司管辖。
民国十年(1921)4月16日,汕头设市政厅,与澄海县分治。其时汕头市区实际范围仅有汕头埠、崎碌、𬒈石,汕头市区划分为四个区,水上为第五区,𬒈石为第六区。
民国十四年(1925),汕头市区所辖各区有所调整。原第一、二、三、四区不变,崎碌为第五区,𬒈石为第
六区,水上为第七区。民国十九年(1930)9月,汕头市政厅更改为汕头市政府建制,隶属广东省政府。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21日,汕头市沦陷(被日本侵占)。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伪汕头市政府把汕头市区划为永升、新中、安邦、崎碌、道济5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14日,抗日战争胜利后,汕头市区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区公所。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会同汕头市政府、澄海县政府勘定市、县界,华坞、龙眼、长厦、新湖、陵海、浔洄等村划归汕头市。
1949年10月24日,汕头市解放,定为省辖地级市。汕头市仍设置第一、二、三、四、五、六区公所。
1951年9月19日,原汕头市区第一、二区公所合并为第一区,原第三区公所改为第二区,原第四区公所改为第三区,原第五区公所改为第四区,原第六区公所改为第五区。
1952年10月13日,汕头市将原五个区缩划为四个区,将原第一、二两区并为第一区,原第三区改为第二区,原第四区改为第三区,原第五区𬒈石地域与金砂、大窖、华坞等乡设置为第四区。
1955年2月21日,各区更改名称:原第一区改称安平区,原第二区改称同平区,原第三区改称公园区。原第四区也于1956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称为市郊区。
1955年6月7日,汕头市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汕头市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市区4个区人民政府改为区人民委员会。
1959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汕头市。
1960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澄海县的建制。
1964年8月6日,汕头市公园区人民委员会辖中山、中马、新崎、竞长、华坞等5个街道,郊区人民委员会辖金砂、𬒈石、下蓬、官埭、𬶍浦、岐山等6个公社。
1967年3月,汕头市区内3个区更改名称,安平区改称红旗区,同平区改称红阳区,公园区改称红卫区。
1968年,汕头市辖4个区:红旗区、红卫区、红阳区、郊区。
1973年,汕头市辖5个区:红旗区、红阳区、红卫区、𬒈石区、郊区。
1979年9月,汕头市红旗区复称安平区,红阳区复称同平区,红卫区复称公园区。汕头市辖安平区、同平区、公园区和郊区。
1980年6月26日,汕头市设立金砂区。其时汕头市区共设置安平区、同平区、公园区、金砂区、郊区5个县级区。
1983年9月2日,汕头市内4个区仍保留,不合并,𬶍浦区改郊区。
1984年7月2日,汕头市设立安平区、同平区、公园区、金砂区、达濠区和郊区。
1991年9月14日,同意汕头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将汕头市的安平、同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6个市辖区及原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广澳两个片区调整为龙湖、金园、升平、达濠4个市辖区。同年12月7日,国务院同意调整汕头、潮州两市行政区划。汕头市保留地级市建制,金园区、升平区为汕头市的市辖区。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汕头市升平区、金园区,设立汕头市金平区。以原升平区、金园区(不含高新技术开发区东片区域,即东起天山北路,西至华山北路,南起汕头经济特区北界线,北至科技北三街向南转向科技西路再转向科技北二街)、原达濠区𬒈石街道浔洄居委会、龙湖区龙溪路以北区域(即东起华山北路,西至龙湖沟西侧,南起龙溪路,北至汕头经济特区北界线)的行政区域为金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金砂中路(原金园区人民政府驻地)。
2003年,金平区辖17个街道,共有160个居委会。总户数200111户、总人口737658人:大华街道 20947户、78354人;石炮台街道 16752户、67665人;东方街道 18835户、73511人;金厦街道 15044户、59193人;金砂街道 14882户、58885人;东墩街道 7406户、29007人;广厦街道 9152户、35205人;岐山街道 4289户、18379人;月浦街道 5637户、22378人;海安街道 10777户、37310人;永祥街道 9833户、32759人;同益街道 9159户、30495人;新福街道 10581户、35329人;乌桥街道 6844户、24247人;光华街道 11035户、40503人;𬶍江街道 14385户、41847 人;𬶍莲街道 14526户、49130人;水上分局 25户、2476人;区直辖单位 2户、985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金平区辖17个街道(金砂、金厦、东墩、东方、广厦、月浦、岐山、石炮台、大华、乌桥、光华、海安、新福、永祥、𬶍莲、𬶍江、同益)。[2]
行政区划
1999年,金园区辖:龙厦街道、广夏街道、石炮台街道、东墩街道、飞度街道、金砂街道、金龙街道、崎碌街道、东厦街道、龙眼街道、新梅街道、新兴街道、陵海街道、岐山镇?年,升平区辖:光华街道、新华街道、中山街道、中马街道、南海街道、乌桥街道、福合街道、万安街道、永泰街道、吉祥街道、新风街道、𬶍浦镇
2000年,金园区辖15个街道。总人口459687人,各街道人口: 金砂街道 70111 陵海街道 24677 龙厦街道 35726 飞厦街道 29286 东墩街道 4409~ 龙眼街道 24065 金龙街道 25399 新兴街道 19728 崎碌街道 22105 新梅街道 27668 石炮台街道 20554 东厦街道 29021 广厦街道 37870 歧山街道 25238 月浦街道 2414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升平区辖15个街道。总人口290768人,各街道人口: 万安街道 10054 南海街道 19482 中山街道 11932 中马街道 13633 新华街道 24957 𬶍南街道 32610 新风街道 15349 福合街道 14960 乌桥街道 21324 光华街道 27297 吉祥街道 19058 永泰街道 8501 𬶍浦街道 25587 莲塘街道 16576 龙泉街道 2944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金园区辖15个街道(金砂、陵海、龙厦、飞厦、东墩、龙眼、金龙、新兴、崎碌、新梅、东厦、广厦、月浦、岐山、石炮台),3个村委会、109个居委会;升平区辖15个街道(新风、福合、乌桥、光华、吉祥、永泰、万安、南海、中山、中马、新华、莲塘、𬶍浦、龙泉、𬶍南),115个居委会。
金平区辖17个街道(金砂、金厦、东墩、东方、广厦、月浦、岐山、石炮台、大华、乌桥、光华、海安、新福、永祥、𬶍莲、𬶍江、同益)。
2013年12月31日,金平区辖17个街道(石炮台街道、金砂街道、金厦街道、东方街道、大华街道、同益街道、光华街道、东墩街道、广厦街道、海安街道、新福街道、乌桥街道、岐山街道、永祥街道、𬶍莲街道、𬶍江街道、月浦街道)。
地理环境
金平区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天然良港,海陆优势兼备。金平区是汕头市的中心城区,濒临南中国海台湾海峡,北倚潮汕大平原,与台湾高雄隔海遥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这里依山傍海,全区总面积108.71平方公里,是汕头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和重要的工业、科技基地。
位置境域
金平区是汕头市的中心城区,地处韩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出海口。濒临南中国海台湾海峡,北倚潮汕大平原,与台湾高雄隔海遥望,是粤东、赣南、闽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依山傍海,全区总面积108.71平方公里。
地质地形
金平区地处地壳活动较为强烈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内,属东南沿海地震带(泉州、汕头地震带)南段,地壳断裂较为发育,多组断裂带互相交切,把区域内地壳切成若干断块,形成网络状构造格局。金平区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天然良港。
气候特点
金平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但年内降水有显著季节变化,各月分布不均,雨量变率大,主要集中在汛期的4~9月,有80%的年份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如后汛期无热带气旋影响,则造成雨量偏少。金平地域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量大,土壤的渗透性又强,辖区70%以上年份易发生不同程度秋旱,甚至秋冬连旱,秋旱严重年份约占30%。
水文
榕江为潮汕第二大河流,它经潮阳区流入金平区牛田洋,再由汕头湾出海。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江,由上游的梅江、汀江于三河坝汇合而成,在潮州市分为东、西、北溪,经汕头市的五大出海口流入南海,干流长470km。[3]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底,汕头市辖区内已发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9种,主要有钨、
锆英石、轻稀土、重稀土、玻璃用砂、饰面用花岗岩、矿泉水,其次有钛铁矿、独居石、锡、铋、铜、铅、锌、金、银、砷、地下水、地下热水等。其中属于工作程度低,仅有一定含矿品位或储量规模较小的矿点、矿化点,主要有辰砂、建筑用花岗岩、火山岩、辉绿岩、高岭土、水晶,其次有铁、锰、钴、铍、磷钇矿、硅铍钇矿、泥炭、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天然气等,共有150处,其中部分分布于金平区。金平区𬶍浦鸡笼山水库北面有大桑浦山花岗岩矿区,面积3.75 km2。龙泉岩矿泉水矿区面积约1 km2,为含锶偏硅酸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允许开采量为64.80m3/d。莲塘桑浦山地质晶洞花岗岩,面积2km2,在桑浦山北西部的铸钱洞岩体晶洞为最多,晶洞大小一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最大超过1米。
生物资源
金平区牛田洋有保存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片区湿地面积近4万亩,生态资源丰富,2004年5月金平区牛田洋被联合国环境署列入国内首个“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湿地项目区域。[5] 牛田洋现有湿地植物268种,每年在此栖息的候鸟、水鸟达5万只以上。据专家调查,已有白鹭等多种属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和省级保护鸟类,有部分属世界濒危物种和中国濒危物种,如卷羽鹈鹕、黑脸琵鹭;其中属国家Ⅱ级保护的有褐翅鸦鹃、红隼、黑翅鸢、黑尾鸥、鸢、青脚鹬、黑耳鸢。
经济发展
总述
2013年,金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9.85亿元,比增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亿元,比2012年增12.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4.83亿元,比2012年增32.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8.5:60.5。
第一产业
2010年,金平区农业总产值3.8亿元,年均增长3%,农业龙头企业12家,年农产品加工量达到1.057万吨。无公害生产基地4个,面积1182亩。
第二产业
积极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大力挖掘民资民力,工业经济特别是民营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区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初步形成了机电机械、五金电器、包装印刷、医疗器械、新型材料和食品、化工、服装等支柱产业,拥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全区现有工业企业2303家,其中规模以上(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41家,年产值上亿元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1.0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01%。;工业园区集聚效应不断加强,位于汕头大学路——潮汕路段的金平民营科技园占地10500亩,已建成厂房及配套设施150万平方米,生产企业250家,2004年园区工业产值达63亿元,是目前汕头市规模最大、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就业人员最多、经济效益最好的工业园区。
2013年,金平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8.16亿元,比2012年增13.5%。上市公司及食品医药、机械装备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6.7亿元,占全区的77.3%。20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其中正式项目16个、预备项目4个,投资总额86.34亿元,正式项目年度投资总额9.88亿元;35个项目列入区级重点项目,其中正式项目25个、预备项目10个,投资总额43.62亿元。市级正式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08亿元。
第三产业
金平区是汕头“百载商埠”发祥地,人群聚居,商铺密集,商贸业活跃。2004年全区商业销售总额1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5%。初步形成了机动车、服装布艺、五金电器、日用百货、家私、水产、水果、农贸、旧货等一批专业市场以及华侨新村路、博爱路步行街和金园路、金新路、长平路、中山路、摩罗街等商业街区。
金平区现辖17个街道。街道经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街道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114.3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商贸额120.02亿元,占全区商贸额的71%;完成外贸出口总值23893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值的63%。
2013年,金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营业额272.49亿元,比2012年增长29.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60.5%。西交物流、盛辉物流和通用物流二期等物流市场扩建升级;电子商务、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方面,成功申报市2013年度电子商务示范园区1个、重点电子商务平台2个、电子商务示范企业6家、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1项。广厦城市商业综合体、汕头欧美汽车城、海逸酒店等一批项目建成。
2013年,金平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14686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0.3%,其中外贸出口74886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12.8%,比全市出口平均增幅高出5.7个百分点;外贸进口39800万美元,比2012年下降3.3%,比全市进口平均增幅低出3个百分点。区内资企业累计出口52563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19%,占全区外贸出口的70.19%,“三资”企业累计出口22323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0.4%,占全区外贸出口的29.81%。全区实现出口7.67亿美元,比增10.4%。
对外
金平区大力调整出口企业结构,建立稳固的外贸出口基地,全区现有“三资”企业220多家,累计利用外资6.5亿美元,生产型企业出口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04年全区完成外贸出口总值3.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5%。出口大户的骨干作用日益显现,42家年出口200万美元以上企业完成出口29956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9.34%;其中汕头经济特区新昌纺织印染厂有限公司、汕头龙丰食品有限公司、汕头市龙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有30家外贸企业参加了美、法、德、俄、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境外展览展销会,先后引进、签约了一批项目;2004年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包括增资扩产项目)达到354个,总投资额43.28亿元;其中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111个;金威啤酒等253个新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6宗,投资总额155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增长10%。
社会事业
科技
2013年,金平区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民科企业13家,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5个项目获得2013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占全市的一半)、6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计划立项,新增中国专利优秀奖4件(全市6件)、广东省专利金奖1件(全市1件)、广东专利优秀奖2件(全市4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2] 连续10年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教育
2012年,金平区有粤东唯一的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大学汕头大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汕头一中、聿怀中学等高等院校和名校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拥有区属公办中小学校115所,学校、学生和教师数量均分别占中心城区近一半,高考、中考成绩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文化
2013年,金平区成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17个,社区服务站60个,社区文化室168个、图书阅览室52个、文化小广场27个、“农家书屋”25家,建成“绿道”5.2公里。成立金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裕虹钉金绣传承中心和东墩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广泛开展文明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12年获评“汕头市文明区”,2013年有3家企业被市评为先进单位,4位企业家被评为先进个人。
卫生
2013年,金平区拥有省、市属三级综合、专科医院4家、区属医院9家,建成社区卫生中心(站)19家。7家区属医院与市级医院建立多种合作机制。
治安
2013年,金平区率先在粤东构建区、街、居三级综治维稳信访平台,所有街道和社区均建立综治维稳信访工
作中心(站),并在广东省率先建设工业园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开辟企业维稳工作新路径。2012年至2013年,共受理矛盾纠纷1346宗,成功调处1326宗,成功率为98.5%。在58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信访维稳工作站。2012年,共查处欺行霸市案件2996宗,打掉欺行霸市团伙136个;立案查处制假售假案件937宗,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41个;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24宗,查处“保护伞”60人,被评为省“‘三打’专项行动先进集体”。2013年金平区接报刑事治安警情5394宗,比2012年下降17.5%;“两抢一盗”有效警情1830宗,比2012年下降12.2%;刑事立案2718宗,比2012年下降20%。
城建
2012年建成124套公共租赁住房。2013年,金平区投入5400多万元对辖区内15条区属市政道路、43条内街小巷全面实施改造升级。
社会保障
2012年,金平区完成16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工程;为247人次的特殊困难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治疗救助服务,建成大华、金厦街道残疾人社区康园工疗中心;区8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2012年城乡医保参保人数76.9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
2012年,金平区新增就业15189人。石炮台街道人社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2013年,金平区17个街道基本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
慈善
2012年,金平区成立首个街道级的慈善会,全区登记、成立慈善会的街道有8个,登记、成立慈善会或福利会的居委会有37个。2012年至2013年来共募集到捐赠资金约1400万元,救助超过1500户次。
旅游资源
龙泉岩
龙泉岩位于汕头市金平区蓬洲村西北面约一公里处的桑浦山东面山麓,由一巨石覆盖而成,岩洞内称八卦厅,面积约64.4M。据“灵泉岩记”碑记所载:明代以前,已有僧人在此建庙。
蓬洲所城遗址
蓬洲所城遗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𬶍浦街道蓬洲村。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94年)。城周长约2000米,石砌城墙,高约5米,设四个城门。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修建。
崎碌炮台
崎碌炮台位于汕头市海滨路,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竣工,是一座独具建筑特色的环圆型炮台,整座建筑物均系用规格的花岗岩石筑建,故俗称石炮台。1989年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
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207号,为两座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梁板柱砖木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分东、西楼,两楼相距4米,形式相同,每层面积355 M2,两座总建筑面积1420 M2。原是英国人办的酒店,名曰“适宜楼”,后改为“戈宝抽纱行”。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民权路95号。始建于一九二六年,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东向,每层面积423.7㎡,总面积1271㎡,各层四面有走廊相通。这里原是大埔会馆。
七二八烈士纪念碑
七二八烈士纪念碑位于莲塘街道莲塘军营内,1969年7月28日,汕头地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大海潮的袭击。驻在这里担负战备生产任务的人民解放军某部段文波,王秋萍,王丙申,陈汉民等同志,为了抢救人民生命牺牲,特立此碑纪念。
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
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市金平区𬶍莲街道桑浦山鸡笼山南麓。该塔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日竣工,它东与台湾嘉义一碑,西与从化、封开两塔连成一线,标志精确经纬度为:东经116°35′8.78″,北纬23°26′32.49″。1994年11月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金平区
赖厝卤鹅:卤鹅是潮汕地区著名的风味食品,香滑入味,肥而不腻。金平区莲街道赖厝村居委是汕头市三鸟流通加工专业村,具有30多年的禽类食品加工经验,每日销往市区及周边地区的禽类食品近2万只,市区4成以上的禽类食品来自该村。
罗非鱼:罗非鱼为一种中小形鱼。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
月浦狮头鹅:潮汕狮头鹅脍炙人口,一是因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头大而眼小,头部顶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且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二是其生长迅速,体质强健,肉质优良,被誉为中国目前农村培育出的最大优良品种鹅。潮汕的狮头鹅历来闻名遐迩,甚至被誉为“世界鹅王”,其中又以汕头市郊月浦村的狮头鹅最为出名。月浦狮头鹅荣获了1958年12月颁发的、由周恩来总理签字的嘉奖状,成为潮汕狮头鹅的佼佼者。
天港木仔:木仔是潮汕人对番石榴的俗称,顾名思义是产自于汕头市金平区𬶍莲街道天港社区的木仔,它在粤东地区小有名气。其特别之处是口感脆,味道酸甜,被授予无公害绿色食品称号。
牛田洋青蟹:牛田洋青蟹学名叫锯缘青蟹,是汕头市传统特色水产品。牛田洋位于汕头市西郊,在汕头港内港、榕江西侧,目前有2万亩的养殖池塘,有绿树葱葱的十里景观长堤,有“落霞与白鹭齐飞”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色,具备得天独厚优势。牛田洋青蟹以个大、肉甜、味甘著称。“牛田洋青蟹”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证。
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又称白皮虾、白对虾、白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养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它适宜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
相关视频
广东地名故事—-汕头金平区、龙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