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回味不尽的故事(王友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秋,回味不尽的故事》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友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金秋,回味不尽的故事
打小,我就酷爱金秋。因为金秋的风爽朗,把原野吹拂成一张烫金的请帖:邀请太阳、月亮、星星和云朵,把丰收的果实检阅。童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也总是欢快地在金秋的原野上穿梭跳跃,尽情地享受金秋的赐予。
长大了、当兵了,我依然酷爱金秋。每年金秋时节,我都要探亲回乡,总是喜爱站在自家责任田的最高处,纵目眺望那些像喝醉了酒的红脸大汉般的高梁,像恋人般搭肩咬耳地相拥一起的谷穗,像孕妇般腆着大肚子炫耀自己的大豆,像金黄色娃娃在妈妈的怀里睡得香甜的玉米。我尤其喜爱站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抚摸那朵朵白云一般、冰清玉洁、容不得一点一滴污垢的棉花。她们手拉手,肩并肩,紧密相连,一团和气,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水仙的亭亭玉立,没有玫瑰的绚丽多彩,没有海棠的婀娜多姿,却有着别具一格的美丽容颜和非同凡响的坚强品格。置身于花团锦簇之中,细嗅飘溢着的花的芬芳,时时让我感觉到金秋的浓烈。金灿灿的不知名的花儿,也遍布在田间、地头和路边、街巷,浓郁的芬芳浸润着金秋多姿多彩的原野。那种恬淡宜人的金秋景象,那串浓缩情感的丰盈故事,如清泉一般流淌在心间,让我醉意深深。
如今,早已过了花甲之年的我,更加酷爱金秋、珍惜金秋。这不,今年国庆长假前,别人谋划着全家到名山大川游览一番,我却执意和老伴回到了故乡小村。
凝望着故乡金秋忙碌的景象,聆听着故乡金秋醉人的故事,我不由得记起了2011年金秋时节,我和老伴、女儿带着外孙女欣欣,乘长途大巴回故乡探望已耄耋之年的岳母、帮助收秋和与亲朋好友相聚的往事。
那天,由于途中遭遇车祸,耽搁了时间,正常的话,晚上八点半左右到达,结果,九点五十分才到达县城童村。尽管途中颠簸了十一个小时,有些疲劳,可我的心境却十分调和、坦然、清新,没有任何的急躁情绪。一路上,还常常被窗外的秋色、秋光所吸引,情绪进而融化其中。怀着一种欢乐的心情,盛载着一季的美景,伴着秋风、秋色、秋光、秋韵,幸福深深浅浅地在心中蔓延,真个是悠哉乐哉!
在童村一下车,等候已久的敬达叔、婶及内侄小全,便笑容可掬地迎上前来。我们总共带了大包小包十四个,司乘人员帮忙拿东西时,感叹地说,你们真是像搬家一样啊!我哈哈一乐,可不是吗?金秋时节回家,哪能不硕果累累呢?!敬达叔、婶早已安排了丰盛的晚餐,待吃完饭回到家,时针不偏不倚地指向了十二点。和衣而睡的岳母看到我们回来,笑逐颜开,就连每一条皱纹里都堆满了笑意。内弟和内弟媳,听到响动也都起床相迎,寒喧几句,便忙着腾床铺被。我心里很是激动,很是高兴,回家的感觉真好!
十月一日那天,我儿时最要好的同学、全国劳动模范、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吕廷祥邀请我,到东留善固相聚。到了东留善固,我没有先见吕廷祥,而是直接看望了三位老人后,才到村委会办公室与吕廷祥相见。我将刊载着我的散文作品《又到东留善固》的杂志《文化临汾》,交到吕廷祥和同学冯明亮的手上,又引起一串往日的话题。
午餐时,近年来从未喝过一滴酒的我,也打破了“戒律”,喝了二两黄金酒,同学之情难却啊!推杯换盏中,吕廷祥了解到我的胃不好,便不让我再喝酒了,杯中换成了白开水。饭后,吕廷祥帮我联系了县里最著名的老中医徐德润,于繁忙之中,抽空陪我前住县城诊病、抓药。真想不到,仅有一面之交的老中医徐德润,竟然打长途电话给我,详细了解服药后的情况,并告知一些注意事项。那份关爱之情,令我深为感动。
小侄女娟儿,知道我在家,也从邢台赶回来,让父母在家里置办了两桌酒席,盛情地招待我们。十月二日那天,娟儿非要让女婿张忠福开车绕道去接我。事后我才知道,为了接我,娟儿的公婆竟在县城倒坐公共汽车来到了娟儿的娘家。那一刻,我感动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
得知我回家消息的文友杨继平、杨遵义、梁振波、耿志洁等挚友,纷纷打电话、发短信,要请我吃饭一聚。敬达叔说啥也不给大家请客的机会,执拗地于十月三日中午,在童村通利饭店安排了一个酒会,邀请了杨继平、梁振波、王树强、赵津铭、耿志洁、王修武参加。大家畅谈文学、共话友谊,滔滔不绝。分别之时,手握手、目对目,似有千言万语,却都饱含在深深的目光里。那种依依不舍之情,令我心醉又心碎。
本来说,十月四日,安安静静地在家呆上一天,好好陪一陪老人。谁知,一大早吕廷祥就打电话对我说,中午至交好友赵子庆要在童村设宴招待我。到了酒店一看,全部是在下堡寺镇任过职的父母官,年龄最大的已经66岁。我与这些父母官都有过比较多的接触,可以说是老相识了。把盏敬酒,畅谈人生、理想、文学,一些尘封的往事再次被唤起,自然都是美好的记忆。这些老相识,是人生的一面镜子,满头的银丝展示着以往的岁月里深深浅浅的足迹,他们给下堡寺镇所做出的贡献,我永记心间。
转眼到了九九重阳节(十月五日),朋友们听说我在家,又诚挚相约,县城相聚。那晚,赵子庆、于秀峰、朱敬山、吕廷祥、吕继常等新朋老友,汇聚一堂,畅饮叙旧,慨当以歌,让我好不痛快、好不幸福!这真是“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一生一起走。”置身于这浓厚的友情氛围中,我觉得,生命绽放了美丽的光彩。
十月六日,我必须去尖庄敬达叔家。因敬达叔的二女儿王燕,五日夜专程赶夜车从北京归来,就为了这次难得的故乡相聚。到了尖庄,见了王燕妹,真像是久别重逢一般,格外激动。王燕和王婷妹,不是端茶倒水,就是拿好吃的。一通忙活后,才得闲落座聊起天来。那种浓郁的亲情,洒在心头,醉在心窝。我急忙掏出照相机,让女儿和王巧、王燕、王婷妹照了几张合影,又让内侄小全为我全家和敬达叔全家照了一张全家福,将这
份浓郁的亲情永远珍存在记忆的底片。
因为父母早已过世,回家期间,我一直住在岳母家。但我曾两次偷闲到我出生的地方西王庄看望弟弟,两次都未进家。第一次,是在地头和弟弟聊了一会儿天便离开了;第二次,是我率领老伴、女儿和内侄小全,去帮助弟弟拾棉花。外孙女欣欣,也穿梭在棉田里,大把大把地拾起棉花来,俨然一个小大人。一个多钟头后,弟弟非要我们回家吃完饭再走,可我看着弟弟一个人种了十几亩棉花,每天忙碌地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上一顿,怎么忍心耽误弟弟的宝贵时间,便匆匆话别了。
那些天,我总爱在闲暇之时,四处走走看看。村村的街道边、家家的院落中、户户的屋子内,不是堆积着金黄色的玉米,就是堆积着雪白的棉花,满眼都是累累硕果,满耳都是笑语欢歌。农民们辛苦地耕耘,只有到了秋天才能得到这么多的收获。金秋,的确是应该被歌颂的季节。
一晃,离家的时间到了。十月七日凌晨四点四十五分,我便被手机闹钟唤醒,急忙起床收拾东西。五点二十多分,天色还暗,我们便在岳母、内弟和内弟媳的祝福声中,离家前往县城汽车站。敬达叔、婶又等候在那里为我们送行,一股深深的感动狂潮顿时袭进我的心底。车开动了,敬达叔、婶还站在那里频频招手。我将头探出车窗,也使劲地挥动着右手,大声喊着:“再见,再见!”
很快,大巴就要离开故乡的土地了,趁停车装货的空儿,我在路边,随手拾起一片飘落的树叶,把它轻轻地放在鼻子下,故乡的气息即刻浸入我的胸膛,我的血液仿佛一瞬间在这已感凉意的季节里,也随之变得滚热、沸腾了。故乡,真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一帘梦,醉人又甜蜜!
目视着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故乡原野,我的心头萦绕着不舍,悠悠恋思更是牵动我的一片挚情。“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故乡,犹如珍藏在我心底深处的一朵玫瑰花,思念时拿出来嗅一嗅,那种醇厚的芳香味道便浸满心头。我喜欢这种感觉,更喜欢这种味道。因而,这种感觉,这种味道始终留在我的心里。
自从2013年3月退休后,每年金秋时节,我和老伴都会回到故乡小村,一方面照顾年迈的岳母,另一方面帮助内兄收秋种麦,再一方面与亲朋好友聚一聚。金秋时节回故乡,我不仅收获了亲情、友情、乡情,而且收获了感动、感怀、感奋。每每归去之后,我都要用心用情纵笔写下这金秋回故乡的欢乐、喜悦和感受。
金秋,回味不尽的故事!
作者简介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