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砭拼音zhēn biān,意思是比喻發現或指出錯誤。出自祖士衡《西齋話記》。[1]
出處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益困》:「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針砭》:「古者針砭之妙,真有起死之功。」
清 孫枝蔚 《自號濁翁因賦》:「此疾何時瘳,難施針砭術。」
張弦 《記憶》:「如果說,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難於針砭的地步,那麼,起初的癬疥之患,不就發生於你 秦慕平 這塊基本健康的肌膚之上嗎?」
解釋
用砭石製成的石針。亦謂針灸治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