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铜锣,读音tóng luó,汉语词语,意思是明、清时期,锣被广泛的应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吹打乐当中。
背景介绍
锣身为一圆型弧面,多用铜制结构,其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锣棰为一木种。锣身大小有多种规格,小型锣在演奏时用左手提锣身,右手拿槌击锣;大型锣则须悬挂于锣架上演奏。[1]
解释
一般的锣都是铜制的,属于中国传统响器。我们简单的可以将锣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大类。大锣发音较低;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掌锣是最小的一种锣,锣面平坦无脐,形状像个盘子,可以放在手掌中敲击;云锣是可以演奏出旋律的一种乐器。
详细解释
一种铜制乐器。形如铜盘。圈边上穿二孔,结绳提而击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前列朱旗数十面,铜锣鼙鼓十数面。”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听见村里有面小铜锣,阴一声,阳一声,当当地敲过来了。”
词语分解
铜的解释 铜 (铜) ó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耻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
锣的解释 锣 (锣) ó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锣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锣鼓喧天。紧锣密鼓。 笔画数:; 部首:钅;[2]
出处
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