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圍村圍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圍村圍屋位於中國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羅壩鎮燎原行政村長圍自然村,2011年被列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之一,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圍村圍屋建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由圍樓、祖堂和民居組成,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總面闊52米,總進深62.8米,占地面積3265平方米,共四層,高15米。

歷史沿革

長圍村圍屋主人秀才曾毓蔚被老師推薦為貢生,在等待外放當官期間,曾毓蔚經營起了桑蠶產業。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被鄉人尊稱為「人文公」的曾毓蔚開始建造長圍村圍屋[1]。清同治二年(1863年),長圍村圍屋竣工。20世紀70年代,長圍村圍屋每間房子仍住滿人,最多時住了30多戶。

建築特色

結構

長圍村圍屋為河石青磚瓦木構築,由圍樓、祖堂和民居組成,坐北向南。由一圍三排屋組成的長圍,採用了青磚砌築,其結構是堅固的圍聚向內式。面闊52米、進深92.2米,四層高15米。圍內中間天井,二層四周出靠欄。有木梯可登樓。圍牆牢固結實,底層外牆厚1米。中間祖堂,三廳二井。兩側民居,二廳四房組合,地面鋪薄青磚。長圍村圍屋內外都有天井,圍內地面東邊挖了一口水井,能提供圍內近百人飲用。因為圍樓內中間有天井,所以氣流暢通、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圍樓前還有三棟屋,設有祖堂,兩邊也可以居住。長圍村圍屋前部分為三廳四房組合,為上廳、中廳和下廳,兩旁各有四房子,上廳供奉祖先神位。正門青花石方形門框,河石砌牆基,青磚砌到頂,頂呈尖峰狀蓋青瓦。前部分祖堂兩側的民居二廳四房組合,廳居其中,分前、後廳,房居廳的兩側各有二間。方窗用紅砂岩鑿成,青磚砌牆整齊劃一。祖堂和廳的地面鋪薄青磚,棟與棟之間的檐街、巷道筆直,水溝用紅砂岩鋪砌。前部分有門坪和水塘。後部分為長方形圍樓,面闊52米,進深16.9米,四層高約15米,底層外牆厚1米,砌築2米高河石牆腳,二層以上青磚砌牆到頂。頂層四面出檐,四角稍凸出呈扇形的炮角。底層紅砂岩石鑿成的圓形小窗,二、三層紅砂岩石鑿成的豎一字形窗,四層方形窗。花崗岩石砌拱門,門楣「人文蔚起」行書,陽刻。圍內中間是天井,二層以上天井四周出靠欄(走廊),每層樓有28間房。圍內有木梯可登樓。有水井一口,紅砂岩石鑿成的圓形井圈,直徑0.85米。圍樓門前的天井鋪上河卵小石。長圍村圍屋第四層的東南、南西、西北、東北四角,各設計了兩側伸出外牆的「V」型炮角樓和瞭望孔,可以清晰地看見外牆地面的情形。

特點

長圍村圍屋與其他客家圍不同,長圍村圍屋採用的是長方形結構。因為曾毓蔚是做木材生意的,了解木材,因此長圍村圍屋內部都用高品質木材做樓板、門窗和靠欄,可以經久不爛。長圍村圍屋還有個特點是可以防盜防匪,退守圍內可堅守半月至數月[2]。長圍村圍屋第四層的東南、南西、西北、東北四角,各設計了兩側伸出外牆的「V」型炮角樓和瞭望孔,可以清晰地看見外牆地面的情形,可以非常好防護守衛圍樓。長圍村圍屋圍樓與三棟屋用青磚連成一個整體,只要把門關上,就是牢固的防禦工事。三棟屋之前有一口大池塘,那是自古以來,人們在建立村莊的習慣,也有吉祥、發財的寓意,池塘本身不但具有防禦作用,只要圍樓有火災之類的事故,也可以很快取得水源,以絕後患。因此,長圍不僅具有一般的民居特點,它還有具有一般客家圍屋的防禦功能,同時它又巧妙地把民居與圍樓融合為一個整體,是圍中有圍,村中有村的結構,給了人們家的環境,又給了家人圍樓牢不可破的自信與安全的處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