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夜流风(舒建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夜流风》中国当代作家舒建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长夜流风

自汉代以来在苏州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有很多名垂青史的太守知府,但多数是因为他们或诗词或歌赋有建树,真正以治理苏州成绩斐然而留名的,在我看到的资料中只有况钟一人。他任苏州知府期间除奸革弊、勤政廉政,堪称一代廉臣。数百年来,他的流风余韵在让人长久景仰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

后来我知道这位廉臣原是我们靖安高湖人,知道了他在苏州三次离任三次被留任的故事。他在苏州为官十三年,替当地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在任上。再后来我又看到了以况钟为主人公的昆曲《十五贯》。剧中那委婉动人的唱腔,引人入胜的表演,使得我们这位乡贤严惩贪吏、扶助良善的形象在心目中愈发鲜活起来。时至今日,依然被它的艺术魅力所感染。

昆曲是一门古老剧种,代表了我国古典戏曲艺术曾经达到的艺术成就和水准。它那细腻的音乐线条,悠远的精美乐章,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古老文明的深切感受。后来兴起的任何一个戏曲剧种,包括被称为国粹的京剧无不以它为宗。文学史介绍说,中华民族在艺术文化充分成熟之后曾经有过几种群体性的痴迷现象:一是诗歌,二是书法,再就是昆曲了。诗歌和书法的群体痴迷现象虽然兴盛,但不会出现万人空巷的场面,而昆曲却做到了,因为它优雅、从容与高贵。它圆润柔媚的唱腔,悠扬徐缓的笛声,给人们留下一种淡定从容和清雅婉丽的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一样,中国也有国人引以为傲的昆曲。为了纪念况钟这位声誉卓著,将毕生精力、智慧和汗水播撒在苏州大地上的知府,苏州人在用传统形式祭祀的同时,还用这种代表着最高艺术成就的昆曲来颂扬他。关于他的昆曲剧本被译成了多国文字,这位品德高尚、操守稳健、智慧不凡的清官廉吏伴随着沉稳、浑厚而又悠扬的长笛余韵留在了人们心中,同时也走向了世界。

《十五贯》的剧情并不复杂,说的是赌棍娄阿鼠因偷盗十五贯钱而杀死肉店主人尤葫芦,无锡知县主观臆断尤的继女和同路人是凶手。时任苏州知府的况钟在复查这起案件时发觉罪证不足,决意微服私访,为民请命,伸张正义,最终案情大白。全剧紧凑有趣,雅俗共赏。在剧中,艺术家们通过对人物性格塑造,将广大观众的思考和人物命运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传递出一种对济世安邦的政治理想的追求,对民本意识的坚守以及对腐败政治和无序社会痛恨的传统人文精神。

我们现在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当时的苏州却被认为是明朝最难治理的一个地方,豪强污吏相互勾结,百姓赋税繁重,生活困苦,流离失所。况钟刚到苏州知府任上的时候,当地经济极为萧条,百废待兴。当时他面临着三种抉择:一是以保官为先,吟诗把酒逛花楼,做一个世故圆滑的官员;二是辞官归家,安守田园,免得“为五斗米折腰”;再就是身在朝堂,不改君子本色,殚精竭虑为苍生谋福利。他选择了最后一种。是植根于儒家文化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浸透了他的心灵,还是踌躇满志的况钟一时冲动,答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况钟已经把他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苏州大地上。

况钟到任后,他从整肃吏治、端正风气着手,清理冤狱,惩恶扬善。资料显示,况钟到苏州后,当地的官吏态度傲慢,巧言惑众,处处刁难他。况钟佯装不懂,暗中访贤士、查隐情,把豪绅滑吏相互勾结之事摸清楚后即对不法官吏予以坚决打击,民众拍手称快。他上任伊始就排了一个工作日程表,每天勘问一个县的案情,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几个月下来,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据说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再喊冤,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他在任苏州知府期间敢于担当,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为后来张居正实施著名的“一条鞭法”提供了样板。晚于况钟一百多年的张居正是明朝内阁首辅,针对明朝积弊,张居正在朝廷上下极力推行“一条鞭法”,从一定意义上总结推广了况钟当年治理苏州的经验。今天,以一种历史的视野来看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改革,毋庸置疑,它在我国赋税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而作为此项改革的先驱,况钟当之无愧。怪不得许多国外汉学家都把况钟列入改革家的行列,评价他是“干练的行政官和财政专家”。显然,这样的评价比仅仅从他个人的品德来评价更能体现况钟治苏的历史功绩。

况钟在众多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代表着一种清廉正直的道德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中清官惩恶扬善的人格智慧和精神品质,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在明朝官场上先后有两位赣人很有名,一位是况钟,另一位是严嵩。况钟出身贫寒,虽然做官多年却没有添置过田产,身后全部家当也仅是书籍薄产而已。严嵩同样出身于寒士家庭,幼时聪慧,为官权倾一时,在被朝廷抄家时仅黄金就抄出3万多两。况钟、严嵩两人虽然都在朝为官,而形象却截然相反,一个清廉一生,流芳百世;一个享尽富贵,却令人不齿。两人一清一浊,一正一反。古往今来,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官员都是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本思想和务实精神。他们或恪尽职守,廉俭自律;或敢于直谏,不计名利。虽然政绩各有不同,但他们的胸襟抱负、济世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都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与褒奖。况钟身后,苏州的府县都先后建祠祭祀。

况钟的后人全部在老家耕读为生。他坚守“非财不可取,勤俭用不竭”的信念,身后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这些在今天看来都不免透着一缕凄怆。他曾以一首《勉子侄诗》来表明心迹:“存心立品贵无差,子孝臣忠两尽嘉,惟有一经堪裕后,任贻多宝总虚花。”这首诗通俗易懂,言辞恳切,引起不少人的共鸣。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一句类似的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给子孙留什么,的确是一门学问。“播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那种对一餐饭、一杯茶的美感陶醉,对一炉香、一块玉的摩挲把玩,对内心欲念不屑于节制的逸乐,以及对自己弱点与缺陷的宽容等等,究竟会给后代带来什么,值得天下为父母者深思。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殊不知,把简朴、简单、简洁乃至简陋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让儿孙拥有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能力最重要,“造财不如造才”“留钱莫若留贤”。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他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从一定意义上说,遇到问题时谦虚的人会选择谨慎,冲动的人会选择感情,聪明的人会选择长远,不同性格的人处理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出不同的人生境遇,或精彩,或浪漫,或沮丧……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史料的繁杂,用往事如烟来感叹岁月的流逝,然而并非所有历史往事都会如此轻易地如烟消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代廉臣况钟的流风余韵就像昆曲中的胡笳长笛,既轻又柔且余音绕梁,不绝于耳,那似远似近的悠扬笛声伴随着时光的流淌,久久温暖和滋润着人们的心田。[1]

作者简介

舒建勋,男,1955年4月出生,江西靖安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