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长征四号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征四号丙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火箭代号 :CZ-4C/LM-4C

设计单位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运载能力 :太阳同步轨道(SSO)2.8吨

长征四号丙(代号:CZ-4C[29])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一型三级常温液体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为两次起动状态。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任务,其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吨。

长征四号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基础上,增加了三子级发动机二次启动能力,大幅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长征四号丙于1999年3月开始研制,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将中国首颗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实现了首发火箭发射场测试零故障。

长征四号丙火箭具有可靠性高和适应强的特点,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三级火箭先进水平,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2023年8月3日11时4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四十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6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该卫星将接替在轨超期服役的风云三号C星,探测数据主要用于天气预报、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监测业务及研究。

2024年10月16日07时45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研制历程

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长征四号系列火箭的发展与中国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3]

1975年3月31日,中国将卫星通信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命名为“331工程”,明确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为保证该工程按时完成,当时的七机部决定由上海研制一型常温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作为“331工程”的备用方案。最初该火箭被命名为"新长征三号"运载火箭,1982年后更名为长征四号火箭。后来为了承担气象卫星、技术试验卫星、资源卫星等发射任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又对长征四号火箭做了适应性改型,改型火箭正式定名为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随后,在长征四号甲基础上改进提高的长征四号乙火箭也投入运行。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气象卫星等载荷的不断增大(由风云一号900千克增至风云三号2250千克级[5-7]),中国面临着提高运载火箭能力的迫切需求,长征四号乙(SSO轨道运载能力1900千克已显不足)的改进升级提上日程。

研制进程

1999年3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启动了长征四号乙改进型火箭的研制工作,三级采用两次起动工作方式,实现火箭运载能力大幅增长,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800千克;同时提高了火箭一箭多星发射能力,可满足更多种类卫星的发射需求。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整个研制周期为7年(1999~2006年),研制分方案、初样和试样三个阶段进行。火箭的研制主要是以发射遥感卫星一号状态进行的,该状态基本覆盖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的所有新技术。

方案阶段

根据卫星对长征四号乙火箭的技术要求,论证火箭发射总体方案,确定火箭主要技术状态,提出火箭需适应性改进的项目及相应的关键技术。火箭总体和各分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完成了工程大系统间的初步协调,形成了相关的接口文件。

初样阶段

根据方案阶段确定的技术状态,对火箭总体、分系统及设备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相应的生产和试验工作。初样阶段所开展的主要研制试验工作如下:

完成三项常规测力、测压风洞试验和脉动压力试验,为火箭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完成气动弹性试验,确认火箭不会因为抖振激励而导致箭体气动弹性发散;

完成小过载模拟飞行试验和落塔试验,验证贮箱防晃措施的有效性;

完成Φ3800卫星整流罩三次地面分离试验,表明在飞行状态整流罩可以满足卫星的包络、工作环境等要求,分离全过程安全、可靠;

完成二、三级飞行状态火箭全尺寸地面振动试验,为稳定系统设计和速率陀螺位置确定提供试验依据;

完成三级底部防热试验,验证各设备防热措施的有效性;

完成典型结构舱段的静力试验,试验表明各结构承载能力和强度均满足使用要求;

完成姿控发动机全系统振动试验和系统热试车,试验中系统工作正常,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完成五次三级发动机二次起动可靠性热试车,表明发动机二次起动工作可靠;

完成单机交付、系统综合试验、全箭总装和全箭集成综合试验,考核全箭各系统设计正确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完成星、箭、发射场合练,充分考核火箭与大系统间的接口协调关系,为试样工作更好地开展奠定了基础。

试样阶段

火箭完成了所有试样飞行产品的生产、各系统综合试验、全箭总装、全箭集成综合试验;同时火箭总体和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质量复查和复核复算。

2006年3月,发射遥感卫星一号的长征四号丙遥一火箭按技术流程规定完成了出厂前全部研制工作。

2006年4月27日,采用三级两次起动的长征四号乙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2007年4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批复,将采用三级两次起动技术状态的改进型火箭正式命名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2018年5月21日,长征四号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和哈工大两颗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执行任务。

系统组成播报编辑总体设计长征四号丙遥十五火箭发射(5张)长征四号丙火箭是在原长征四号乙的基础上经大量技术状态改进设计而成,以全面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和测试发射可靠性为目标进行研制。长征四号丙可以满足多种卫星在发射轨道、重量和包络空间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同时采取新的测发控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火箭测试和发射的可靠性,缩短发射场工作周期。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充分继承了长征四号乙的成熟技术,由结构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和地面测发控系统组成。火箭研制首次采用常规三级推进系统二次起动技术和一体化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常规推进剂多次起动上面级主发动机,是发动机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相应采取的推进剂管理技术解决了推进剂浅箱管理难题,创造了常规上面级二次起动首次飞行即获成功的业绩;运载火箭一体化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系统的高度集成,解决了以往测试透明度低、周期长、操作多、可靠性差等瓶颈,在系统信息共享度、实时自动判读能力、抗干扰性能和测试可靠性等方面有突破性提高。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也可以发射地月转移轨道等其他轨道卫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