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阎登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阎登三
出生 1908年
阳信县雷家乡阎集村
逝世 1942年3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中共庆云县委书记

阎登三(1908年--1942年3月) 原名阎东瀛,化名张延年、邓小舟,阳信县雷家乡阎集村人。阎登三家庭比较富裕,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1920年,在宋家村私塾就读。[1]

1924年,到狼丘冢上高小。1929年。考入阳信师范。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阅读了一些传播革命真理的书籍,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2]

事迹

1932年,在阳信师范毕业,抱着"启发民智,教育救国"的心情到银高村教书。

他经常给学生讲时事,揭露国民党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教育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抗日救国。1933年,他组织村中青壮年,自制土枪、土炮和土炸弹,练枪舞刀。在他的热心操办下,乡亲们都齐心,就连他的父亲也参加了习武的行列。193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党的指示,以开药铺为掩护,与王洪生、候振义组成了党的地下交通站。他以买药材和走亲访友为名,开展党的工作。首先,在阎集、商家店、蒋家、梁家一带发展党员,建立起党的组织。

接着,又在劳店、水落坡一带,建立起党的组织和联络站,革命火种很快撒遍阳信大地。到1938年年底,全县已发展了97名党员,建立了17个党支部,22个党小组。

根据上级党的指示,建立了(无)棣、阳(信)、沾(化)三县工委,他任政治部主任。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建立了中共阳信县委,他任县委委员。 当时,敌情复杂,任务艰巨,来往过路的同志不断,吃饭、住宿以及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全由他筹措。

1939年,参与创建了阳信县抗日政府和抗日武装。

1941年2月,调任中共庆云县委书记。到庆云后,以教员的公开身份作掩护,秘密进行抗战的发动工作。他不畏艰险,深入城乡,积极组织抗日武装。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组建了庆云县大队,由他兼任县大队政委。

他带领县大队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击鬼子和汉奸,鼓舞了全县军民的抗日热情。同年7月,他配合湘江支队第八团到韩家桥去争取一个武装道会门,使这个道会门接受了我军整编,走上了抗日道路。

1942年3月29日,他到五区检查工作时,遭敌围困,不幸殉难。当群众找到他的尸体时,他手里还紧握着手枪。群众以最好的柏木棺材收殓了他的遗体,并妥善安葬。

纪念

为了悼念他,有人写了一首挽诗"古城阳信出英雄,英雄最属阎东瀛。卫国为民捐身躯,光辉一生垂汗青"。

参考来源

  1. 阎登三 ,360搜索
  2. 阎登三 ,滨州智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