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阜龙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阜龙乡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东北部,距白沙县城18公里,北邻儋州市,西与打安镇交界,南与牙叉镇接壤,是一个黎族同胞聚居的山区乡。

基本概况

乡情简介

阜龙乡成立于1971年,位于白沙县东北部,南与牙叉镇接壤,西与打安镇交界,北邻儋州市,总面积64.2平方公里。全乡国有林地25000亩,集体林地31100亩,耕地5885亩(其中,水田2138亩、旱田545亩、坡地3202亩),地势西高南低,有可任河,南北吉河查沟河三条河流,水源缺乏,土壤为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居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光势充足,适合种植各种热带作物和发展高效农业。

区划人口

全乡设4个村委会,21个村民小组和一个乡办农场,其中黎族自然村20个,壮族自然村1个。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5360人。主要语言为黎话、海南话、普通语、儋州话、粤语。[1]

经济发展

阜龙乡是革命老区乡,省定重点扶贫乡,也是白沙对外的重要窗口,全乡经济收入以橡胶、甘蔗和木薯为主。近年来,阜龙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使全乡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11年,全乡橡胶种植面积17159亩;甘蔗种植面积6740亩;木薯种植面积2850亩;生姜种植面积419亩; 冬种瓜菜427亩。全乡财政收入792万元,其中乡本级财政收入5万元,财政总支出734万元,全年农民人均收入4275元。共有水库4宗,其中,有小一型水库1宗,小二型水库3宗。

社会事业

阜龙乡各项社会事业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得到全面发展。截止2011年12月,计生工作方面,落实四术42例,其中结扎8例,上环34例,人流引产2例,出生率15‰,符合法定生育率96.4%,自然增长率12.4‰,征收社会抚养费23000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面,全乡60周岁以上人员参保人数为399人,16-59周岁人员参保人数为2171人,参保完成率81.6%,共缴费2707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方面,全乡4608人参合,参合率92.9%,收缴参合金138240元;

小城镇建设方面,乡委乡政府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白准村、方印村、新开村等12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此外,我乡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海南天涯驿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阜龙小学原址建设天涯驿站人间天堂项目以及采用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同建设的模式建设白准村"美丽乡村"项目。

教育工作方面,全乡设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2所,教学点1个,在校学生共653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生入学率达97%,教职工76人,全乡教室实现平顶房或楼房。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

获得荣誉

近年来,阜龙乡先后获得"全省先进老区乡"、"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先进乡"、"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全县计划生育先进乡"、"全县两个文明先进乡"等光荣称号。

特色产业

阜龙乡地势西高南低,有可任河,南北吉河,查沟河三条河流,水源缺乏,土壤为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居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光势充足,适合种植各种热带作物和发展高效农业。

种植业

阜龙乡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甘蔗、木薯、竹、槟榔、草蔻、益智等。截止2009年7月,全乡橡胶种植面积达12559亩,其中新种604亩,开割6200亩,产量176吨,种植甘蔗6512亩(下水田340亩),种植木薯2800亩,槟榔760亩,草蔻512亩,益智520亩。随着经济的发展,阜龙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家用机械使用率增高,全乡有水稻收割机2台,耕整机32台,农用四轮拖拉机47台,汽车5辆。

养殖业

优越的自然资源为阜龙的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先后出现打立养牛村,道拉养羊村及新开水库、天堂水库、道拉水库、大村水库、打腰水库养鱼和水面养禽专业户。至2009年上半年,全乡畜禽饲养量达16615头(羽),其中牛存栏量1882头,羊存栏量207只,"三鸟"存栏量14526羽,淡水产品产量33.4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