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防风根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防风根汤

防风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络虚而致之肩膊疼痛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症见肢体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以大关节为多见,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脉浮缓者。

临床常用于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

基本信息

  • 名   称:防风根汤
  • 出   处:《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组成防风根、于术、当归、姜黄、生黄芪、桑枝
  • 功   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 主   治:络虚而致之肩膊疼痛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

目录

1 歌诀

2 组成

3 用法用量

4 功用

5 主治

6 方义

7 运用

8 加减化裁

9 使用注意

10 附方

11 重要文献摘要

歌诀

防风根汤治风湿,当归黄芪炒于术;姜黄桑枝防风根,风祛湿除关节舒。

组成

防风根五钱(15g),于术三钱(10g),当归三钱(10g),姜黄三钱(10g),生黄芪三钱(10g),桑枝一两(3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水煎服。 2.现代用法:上药切碎。每次12g,水煎,去滓温服

功用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

络虚而致之肩膊疼痛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

方义

损伤后期,风邪乘虚而入,着于经络。风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肌肤不仁。治当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方中防风、桑枝善祛风邪而舒经络;黄芪、白术补气散湿;当归、姜黄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可使风邪祛、经络通,则痹痛止。

运用

1.本方以肢体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以大关节为多见,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脉浮缓者为辩证要点。

2.临床常用于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

加减化裁

上肢痛加桂枝、海桐皮;下肢痛加牛膝、瓜、独活;头痛加白芷、川芎;湿盛加苍术、豆卷。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附方

名称:防风根汤

组成:防风根、白术、当归、姜黄、生黄芪、桑枝各9g

用法:水煎服,可复煎药渣外洗患处

主治:损伤后期经络虚亏作痛

出处:《杂病源流惑论》

功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杂病源流犀烛》:“防风根汤(络虚)防风根、于术、当归、姜黄、生黄芪、桑枝。”

方论选录:

《沈氏尊生书》:“痛起肩膊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由络虚也宜防风根汤。”[1]

参考文献

  1. 作用和功效,百度,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