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尔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一次跨越个体回忆、哲学思辨与文化评论,

打破文体边界的越轨书写

直面身体与身份剧变带来的激情与痛楚,

在生命流转中捕捉爱的永恒

麦克阿瑟“天才奖”、《蓝》作者 玛吉·尼尔森 代表作

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

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纽约时报》畅销书、《巴黎评论》编辑精选、《出版人周 刊》2015年年度好书

“阿尔戈”,希腊神话中英雄们前往海外寻找金羊毛时乘坐的大船。尽管在航行中不断更换部件,乃至最终所有部件都被替换,但那艘船依然是“阿尔戈”。“爱”就如同“阿尔戈”之船,纵使身体与身份已经彻底变换,爱也仍旧是爱,历久弥新。

本书是玛吉·尼尔森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的代表作。她的写作彻底打破了文体边界,将捕捉个体经验的回忆录、大胆锋利的哲学思辨,与解构性别身份和社会规训的文化评论融合,成为一场奇异的“自我理论”的书写实验。通过精神分析、性别理论、后现代哲学等多重视角,重温与伴侣走过的情感旅程。她以不断创造自我、迎接未知与惊奇的生命姿态,突破了一切关于爱欲与语言、亲密关系与家庭生活的庸常想象。

1.玛吉·尼尔森是美国著名散文家、评论家、诗人,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令人振奋的作家之一”。曾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古根海姆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多项大奖。其作品风格鲜明,备受卡尔·奥韦·克瑙斯高、阮清越、奥利维娅·莱恩、韦恩·克斯滕鲍姆等诸多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与评论家推崇。

2.玛吉·尼尔森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其写作颠覆了既定的文体分类,将理论、批评、诗歌、散文、自传等多种体裁融合为一体。继《蓝》之后,她将跨文体的越轨书写发挥到极致,创作出了自己的代表作《阿尔戈》。这部作品荣获2015年度美国国家书评奖(全美最重要的图书奖项之一),受到评论界的广泛肯定,被视为当代“自我理论”书写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同时,作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打动了无数普通读者。

3.在《阿尔戈》中,玛吉·尼尔森的文字回旋在强烈丰沛的情感力量与绵密深邃的哲理沉思之间。结合当代文学与艺术,通过性别理论、精神分析、后现代哲学等多重视角,记述了自己与艺术家伴侣克服身体上的疼痛和文化上的偏见,组建家庭、孕育生命,最终完成自我转变的整个情感过程。在未知与惊奇、痛楚与磨难、喜悦与关爱中,探索着亲密关系与家庭生活、个体身份与语言表达的可能性,展示出了身为女性、身为母亲,不断追求自我创造的生命姿态。

名家推荐

玛吉·尼尔森是美国当代最令人振奋的作家之一,也是这一代人中最犀利、最柔韧的思想者。

——《卫报》

作者以抒情的风格、智性的坚毅和震撼灵魂的诚实,动摇了关于性别和婚姻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名利场》

闪耀着智慧,充分展现了爱情的愉悦和艰难,同时也照亮了母亲这个身份。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阅读这本书可能需要一些努力,但《阿尔戈》让我们能够以开阔的视角审视身份、照护与自由。也许它会改变我们思考和谈论他人以及我们自己的方式?

——艾玛·沃特森

在世的评论家中,没有一位能与玛吉·尼尔森比肩——她以如此热情、清晰、明确、流畅、有趣和慷慨的方式写作,以至于她重新定义了思想在今天能做什么。

——韦恩·克斯滕鲍姆

作者简介

玛吉·尼尔森(Maggie Nelson),散文家、评论家、诗人,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令人振奋的作家之一”。著有《阿尔戈》(The Argonauts)、《蓝》(Bluets)、《残酷的艺术》(The Art of Cruelty: A Reckoning)、《简:一桩谋杀案》(Jane: A Murder)等作品。曾获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多个大奖,现执教于加州艺术学院。


【译者简介】

李同洲,前外国文学编辑,译有《直到找到你》《我爱迪克》《那两个女孩》等作品。

原文摘录

我想要一个别人看不到的你,一个离我近到无须使用第三人称的你。 有时,一个人不得不反复了解一些事情。有时,一个人忘记后又再想起。然后,继续忘记,继续想起。最后,复归遗忘。

书评

在简体中文的出版界,如果说蕾切尔·卡斯克的《成为母亲》聚焦于母体与孩体间性的纠缠关系,以知识分子式的敏锐观察与思考本能去质疑、拆解“天然”母职所遭受的多重话语管制,却又不得不诚实地面对孕育生命带来的欢欣鼓舞与静谧的喜悦,这份情感体验无法被做一名“进步”女权主义者的自觉所抹消;

《最好的决定》与《初为人母》以口述与访谈资料的呈现做了一堂关于(不)生育决策与生育经验的公开课,在权利(自由)与责任(限制自由)的辩证法中,“生育”不再是不可抑制的繁衍冲动、不容置疑的人生任务或强制性的公民义务,其与职业发展、劳动分工、医疗制度、性别文化规范等的勾连互动通过集体的叙述祛魅、浮上历史地表;

而作为学术著作,《职场妈妈不下班》与《回归家庭》更为聚焦欧美城市中产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女性权利革命带来的虚假承诺背后的险峻现实——倡导女性也有权利参与政治生活与经济生产的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及反思“私领域”(异性恋家庭、亲密关系、性关系等)中性别权力不平等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似乎并没有带来女性在上述两个领域的双重解放,反而造成了双重束缚:她们不仅仅需要在职场上扮演好劳动者的角色,还要倒夜班全权负责家务育儿等无偿的再生产工作,即是上野千鹤子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总结的,资本主义和父权制新的妥协形式,就是让女性成为非全日制劳动者或者非全日制的家庭主妇,女性的部分生产者化和部分再生产者化,就是在看似更加进步的“新的性别角色分工”下压迫女性的物质基础。

在女性生育不再是一个被避讳的话题并被中文知识界逐渐锚定为谈论女性身体经验与性别处境的重要抓手之后,《阿尔戈》([美]玛吉·尼尔森)恰到好处地面世,挑战了且有益地增补了上述著作在关注女性生育问题时的顺性别异性恋中心预设——

首先是关于生育手段:当我们谈论生育时,是否仅将由顺性别男女通过性交行为完成的受精卵制造过程视作自然与正当?辅助生殖技术在文化伦理与权利程序上会遭受怎样的质疑和围追堵截?

再者是关于由生育所带来的对亲缘关系的建构与承认,以及新家庭结构对传统家庭样式的动摇——孕育新生儿的非传统异性恋家庭会否遭遇对其家庭整体身份的否认与无视?

最后则是在LGBTQ+社群内部发生的争议——选择生养小孩的酷儿女性会遭到“不够酷儿”“归附同性恋规范(homonormativity)”的指摘,似乎女性气质与生殖、传统文化规范相绑定,和与更具有挑战性和冒险精神的男性气质绑定的酷儿抵抗是互相抵触的。

在生育之外,与自我认同为性别酷儿/非二元(或,“依靠睾酮注射维持男性性征的T”)的伴侣哈里·道奇的亲密关系与婚姻关系,同样也给尼尔森带来了被各种规范挤压、拒斥、贬低、误认、错置的惶然与挫败。譬如,主流文化中性别二元的坚挺结构与部分社群对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的误读,要么是认为跨儿的性别转换过于保守和陈腐,要么取消了性别身份的身体性、政治性与经济面向,将其视作可以随意被购买、添置、修改、模仿的时尚单品。在社群内部,尼尔森时而被贴上P、直女的标签(被“男性气质”吸引的女性不够“女同性恋”);在社群之外,尼尔森则因为“女同性恋”的身份被抹上了次等公民的涂料——因为你是女同性恋,所以你所有的观点与感受都能够被你的性取向认同/性别身份所解释,不再有其它值得被探索、追问、感知、理解的部分,而你与哈里的关系也是在“过家家”,是对正常异性恋亲密关系的拙劣模仿。在不能够被任何可见的文化选项所正名的境遇里, 借由《阿尔戈》,借由语言这种最浮动、暧昧、变换常新、善于伪装与背叛的工具(一种魅魔),玛吉·尼尔森开始为自我立法。

在《阿尔戈》中,能够看见尼尔森在日常遭遇里提取出哲学思辨、用哲学思考再审视经验生活、用“人的境况”丰富理论框架的谨慎而勇敢的尝试。这是一场体验与规范、自由表达与公共责任、特殊性与总体性之间的天秤游戏,也是以自我民族志为主要创作方法的作者所需要把握的精细平衡。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