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根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根廷共和国
República Argentina


国旗


国徽
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最大城市  布宜诺斯艾利斯
官方语言  无
总统    毛里西奥·马克里 
面积

总计    2,780,400平方公里(第8名)
水域率   1.57%

人口    42,669,500人(第32名)
GDP    2016年估计

总计    6,377.17亿美元(第21名)
人均    12,425美元(第49名) 

货币     阿根廷比索(ARS,$)

阿根廷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Argentina、西班牙语:[aɾxenˈtina]),通称阿根廷,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与大多数拉美国家相当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种族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现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几乎是欧洲城市文化的延伸。[1]而社会素质、教育文化、市场经济与法规上的发达,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人权上有很大发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卫星操作技术的国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2][3]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4]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伊比利亚美洲国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Ibero-American States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与东南欧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5]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6]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独立宣言Argentin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内战Argentine Civil Wars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军事政变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国名

“阿根廷”这一名称由拉丁语中的“白银”(argentum)加上阴性指小词缀而成,首次书面使用可追溯至马丁·德尔巴尔科·森特内拉Martín del Barco Centenera1602年的诗作《阿根廷与拉普拉塔河的征服La Argentina (poem)》。[7]这个名称源自拉普拉塔河(西班牙文:Río de la Plata,意为银之河)的名称。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Juan Díaz de Solís一行踏上这片土地时,遇到了佩戴银饰的当地查鲁阿人,他们相信传说中的银山就在河的上游,便由此命名。西班牙王国给出的正式名称是“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独立之初的国名为“拉普拉塔河联合省”(西班牙语: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但阿根廷一名在18世纪就早已广为使用。

1826年宪法首次将阿根廷共和国这一名称应用于法律文书。“阿根廷邦联”(西班牙语:Confederación Argentina)一名也很常用,并出现在1853年阿根廷宪法中。1860年,阿根廷国名由总统令确定为“阿根廷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Argentina),同年宪法修正案规定,1810年以来的所有国名合法有效。在1866年、1898年、1949年、1957年、1972年和当前的1994年宪法修正案中,该表述出现于第35条。因“Argentina/-o”一词普遍被当作形容词使用,所以在国内,普遍使用“El País”或“El Estado”来表示阿根廷,在国外则使用“La Nación Argentina”(阿根廷)或“República Argentina”(阿根廷共和国)。

地理

阿根廷拥有2,780,40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位于南美洲南部,西与智利以安第斯山脉为界,[8]北邻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9] 南濒德雷克海峡[10][11]陆地边界全长9,376公里,拉普拉塔河口与大西洋上的海上边界全长5,117公里。[9]

阿根廷最高点为门多萨省阿空加瓜山,海拔6959米,[12]它也是南半球西半球最高点。[13] 最低点位于圣克鲁斯省圣胡利安洼地中的炭湖Laguna del Carbón,低于海平面105米,[12]也是南半球西半球最低点,世界第七低点。[14]

国土最北端位于胡胡伊省圣胡安格兰德河Río Grande de San Juan与莫西内特河交汇处,最南端是火地省圣皮奥角Cape San Pío;最东端位于东北部米西奥内斯省贝尔纳多-德伊里戈延市区,最西端在圣克鲁斯省冰川国家公园之内。[9]最大南北距离为3,694公里,纬度范围为南纬22度至南纬54度,最大东西距离为1,423公里,经度范围为西经73度至西经53度。[9]

最主要的河流有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汇入拉普拉塔河)、巴拉圭河萨拉多河内格罗河圣克鲁斯河皮科马约河贝尔梅霍河科罗拉多河[15]河水最终都归向阿根廷海,这是一个浅海,处于异常宽阔的阿根廷大陆架之上。[16]影响该水域的两个主要洋流是巴西暖流和福克兰寒流。[17]

地区

阿根廷分为七个地理区域:

气候

除了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阿根廷也有着北端的热带气候[23]和大陆南端的副极地气候,[22]气候模式大致遵循地理区域区分:

  • 西北地区的气候多种多样,雨量由北到南、由东到西递减:[16]临近安第斯山的干旱高原,寒冷而温差大,夜晚气温常降至冰点以下。[16]东部的永加斯位于炎热潮湿的热带。[24]
  • 美索不达米亚大部处于亚热带,北部为热带。气候由湿热多雨的北部[25]向温和而半湿润的南部过渡。[26]
  • 格兰查科具有酷热的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查科省里瓦达维亚Rivadavia (Chaco)保持着49℃的南美最高气温记录。[27]潮湿的夏季伴随大量季节性降水,[26]冬季较为干燥。[28]
  • 库约的气候大体温和,山区有着高山气候,一年中许多时候气温低于冰点。[29]
  • 潘帕斯草原和潘佩阿纳斯山脉气候温和,夏季炎热,风暴多发,冬季凉爽。东部较为湿润。[30]
  • 巴塔哥尼亚的降水量自西向东剧减。[31]此地时常狂风大作。夏季较为温和,[16]严寒的冬季伴随着大雪和霜冻,[32][16]山区更是如此。丘布特省的萨米恩托镇保持着-27.22℃的南美最低气温记录。[33]

潘佩罗冷风Pampero Winds是一种主要的地方性风,吹越巴塔哥尼亚与潘帕斯草原。在冷锋过后,暖气流会在冬季中后期从北方涌来,制造出温和的天气。[30]带雨的东南风通常会缓和寒冷天气,但也会带来暴雨、狂涛和沿海的洪水,在晚秋和冬季的中部海岸与拉普拉塔河口很常见。[30]佐达风Zonda是一种干热风,影响库约和潘帕斯草原中部,在从安第斯山脉六千米高处下沉的过程中失去所有水分。佐达风的阵风风速可高达每小时120公里,可能助燃野火,造成灾害。在刮佐达风的六月至十一月,被称为“白风”的暴风雪常会影响海拔较高地区。[34]

生态

阿根廷是生物多样性大国,拥有种类齐全的海陆生态系统,有记录动植物物种数相当之大,包括9,372种维管植物(数量居世界第24)、1,038种鸟类(世界第14)、375种陆生哺乳动物(世界第12)、338种爬行动物(世界第16)和162种两栖动物(世界第19)。

其中有529种脊椎动物和至少240种植物为受威胁物种。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用地占据自然土地以及森林开伐,也部分归因于工业化、城市化和越来越多的入侵物种。阿根廷森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为10.7%。

阿根廷也是生物承载力Biocapacity第九大国。截至2013年,该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包括了299个陆地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6.3%)、21个湿地保护区和11个生物圈保护区,涉及国内24个生态区的大部分。

参考文献

  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91.
  2. Wood 1988, p. 18.
  3. Solomon 1997, p. 3.
  4. Huntington 2000, p. 6.
  5. Abad de Santillán 1971, p. 17.
  6. Crow 1992, p. 128.
  7. Traba 1985, pp. 15, 71.
  8. McColl 2005,p. 52: "The Andes Mountains form the "backbone" of Argentina along the western border with Chile."
  9. 9.0 9.1 9.2 9.3 Albanese, Rubén. Información geográfica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the Argentine Republic]. Instituto Geográfico Nacional.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10. McKinney 1993, p. 6.
  11. Fearns & Fearns 2005, p. 31.
  12. 12.0 12.1 Albanese, Rubén. Alturas y Depresiones Máximas en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Maximum peaks and lows in the Argentine Republic]. Instituto Geográfico Nacional.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13. 13.0 13.1 13.2 13.3 McColl 2005, p. 52.
  14. Lynch, David K. Land Below Sea Level. Geology – Geoscience News and Informati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7). 
  15.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p. 5, 7, 8, 51, 175.
  16. 16.0 16.1 16.2 16.3 16.4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8.
  17.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18.
  18. Crooker 2009, p. 16.
  19. 19.0 19.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209.
  20. 20.0 20.1 Crooker 2009, p. 32.
  2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p. 5, 157.
  22. 22.0 22.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5.
  23. Crooker 2009, p. 22.
  24.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11.
  25.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203.
  26. 26.0 26.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6.
  27. Crooker 2009,第22页: “在查科省里瓦达维亚Rivadavia (Chaco)曾测得49℃的南美洲史上最高气温”
  28. Menutti & Menutti 1980, pp. 56–57.
  29. Crooker 2009, p. 17.
  30. 30.0 30.1 30.2 Menutti & Menutti 1980, p. 69.
  3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 p. 7.
  32. Crooker 2009, p. 25: "[Sarmiento, the] small town in the Chico River Canyon of Chubut holds [as of 2009] the record for the lowest temperature in South America, a bone chilling −27.22 °C(−17 °F)."
  33. Menutti & Menutti 1980, p. 73.
  34. Menutti & Menutti 1980, p.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