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拉慈龍類
阿瓦拉慈龍超科(Alvarezsauroidea)是群小型手盜龍類恐龍。阿瓦拉慈龍超科、阿瓦拉慈龍科等名詞,都以歷史學家阿瓦拉慈博士(Don Gregorio Alvarez)為名,而非以更著名的物理學家路易斯·阿弗雷茲(Luis Alvarez)為名;路易斯·阿弗雷茲曾提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假說,並由撞擊事件所造成。
在2010年,J.N. Choiniere等人在敘述、命名簡手龍(Haplocheirus)時,建立阿瓦拉慈龍超科,以包含非阿瓦拉慈龍科的原始物種。簡手龍的發現進一步把阿瓦拉慈龍類的地層證據擴大到了6300萬年前。阿瓦拉慈龍超科的分類阿瓦拉慈龍科和非阿拉瓦慈龍科的阿瓦拉慈龍類是基於它們的形態差異,尤其是它們手的形態。
目錄
介紹
阿瓦拉慈龍類的第一個化石於1990年代認可。自那以後,阿瓦拉慈龍類的發現標本數量也大幅提升。阿瓦拉慈龍類近期發現於中國,但它們也發現於美洲,以及歐洲。阿瓦拉慈龍類生存於晚侏羅紀到晚白堊紀。最基礎最古老的中國阿瓦拉慈龍類發現於新疆的石樹溝組(早於晚侏羅紀)。
另外,兩個屬於小馳龍亞科的衍生種類來自於內蒙古和河南(晚白堊紀)。阿瓦拉慈龍類的衍生種類大小在0.5米到2米(20 - 80英寸)之間,但也有的種類更大。因為簡手龍的大小以及其基礎分類,已有阿瓦拉慈龍類小型化的說法被提出。小型化在恐龍內非常罕見,但在近鳥類卻有着會聚性演化。
分類
阿瓦拉慈龍類的系統發生位置尚不清楚。起初,它們被詮釋為鳥翼類的姐妹分類或在鳥翼類之下並被認為是不會飛的鳥,這是因為阿瓦拉慈龍類與鳥翼類有着許多一樣的形態特徵,如鬆散的縫合頭骨、龍骨狀胸骨、融合的腕關節,以及向後指的恥骨。
但該分類關聯在發現簡手龍、巴塔哥尼亞爪龍和阿拉瓦慈龍的原始特徵後再重新評估,因這三種阿拉瓦慈龍類沒有如剛開始發現的單爪龍和鳥面龍的類似鳥類的特徵。[1]這顯示了類似鳥類的特徵在手盜龍類有多次發展。此外,阿瓦拉慈龍類有着簡化的同質牙列,這與一些現存的食蟲哺乳動物趨同。最近,阿瓦拉慈龍類被分類在手盜龍類之下或似鳥龍下目的姐妹分類。
參考文獻
- ↑ Holtz, R.T. (2007). "Ornithomimosaurs and Alvarezsaurs".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ISBN 978-0-375-82419-7.